基因

基因
定價:276
NT $ 83
  • 作者:葉瀾/主/編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3381996
  • ISBN13:9787563381999
  • 裝訂:平裝 / 43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生命‧實踐”教育學基于實踐,又高于實踐,是在社會轉型時期中國教育改革實踐土壤中生長出的新芽;它將成為新世紀中國教育學創建中的一個流派,以自己的扎實、智慧、真誠去釀造教育學的新酒;它將是鮮活的、生長的,但不是膚淺的、盲目的;它是當代的、創造的,但不是割斷歷史的、自命不凡的,我們想通過“生命‧實踐”教育學的創生,在世界舞台上發出中國教育學者的聲音。這聲音將揭示平凡教育事業蘊涵的豐富與偉大,蘊涵的與人類最基礎的存在——生命與實踐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蘊涵的對創造、智慧和發展的呼喚,蘊涵的對健康人性、幸福人生、美好社會的價值追求。

本書是《“生命‧實踐”教育學論叢》叢書中的《基因》。
 

目錄

“生命‧實踐”教育學引論(上)
——關于以“生命‧實踐”作為教育學當代重建基因式內核及其命脈的論述
基因式突變和學術新傳統的奠基
——關于“生命‧實踐”教育學派創建的源‧原式辨析
“生命‧實踐”之際:教育學境域性目光的開啟
學科文化生態的演變
——解讀“生命‧實踐”教育學派的一種視角
“生命‧實踐”概念作為承擔教育學更新功能的基本單位初探
“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的突破
走向“生命自覺”
——葉瀾教育理論中的“生命”概念史簡論
潛能發展觀
——形成于“新基礎教育”改革實踐的漸悟漸構
論學生的三層可能世界
“生命‧實踐”教育學立場下“生命自覺”的構成與品性初探
論教育實踐
學校轉型實踐中領導的精神生命自覺
學校教育中知識的存在形態及其轉換
“新基礎教育”評價研究的思考
教學對話的三種境界
“新基礎教育”理論研究者評課實踐中的價值追求
超越“技術性實踐”
——從“新基礎教育”拒絕“模式化”說起
試論學校變革對教育學者的生存論意義
——關于教育學者介入學校變革的一種解讀
論“雙向滋養型”的大學與中小學合作教育研究
試析教育學研究的學術魅力
“新基礎教育”:我的精神家園
校長角色與學校發展
“新基礎教育”使學校管理者學會了創造
靈感在互動中激活 智慧在實踐中進發
“生命‧實踐”在我們之中
——“新基礎教育”基地學校校長沙龍研討記錄摘要
征稿啟事
 

“生命‧實踐”教育學論叢第三輯——《基因》的主題,書名已將其點明。收入本輯的論文圍繞著教育學理論基因式核心概念的探究,開展了廣泛的、不同視角的討論,表達了對同一問題各自獨特的理解。

本人以“生命‧實踐’教育學引論”為題,對這一學派的“基因”與“命脈”作貫通式、整體性的概述。因篇幅的關系,論文分上、下兩篇,分錄于第三、四輯。本輯刊出上篇。如此上下的劃分並不意味著文中將有關主題裁成兩段︰上篇中並沒有將“基因”的主題論述窮盡,卻已涉及“命脈”的部分。

緊接著的一組論文在“生命‧實踐”關聯的意義上,對“基因”作了不同維度的論述,包括研究視角、境遇、功能等方面。有關“生命”、“實踐”的分別解讀,構成了隨後的兩組文章。“生命”組合中的論文,突出了本學派有關“生命自覺”概念的探索,並對學生的“潛能發展”和可能性世界作了專論。“實踐”框架中的研究,除一般性論述外,還進人了學校教育中的不同領域,如管理、教學、評價等。

本輯最後兩部分的內容,集中在教育研究實踐領域,聚集于研究中人的問題。新基礎教育研究是這些文本基礎性的、生動的實踐支撐。閔行教科所和“新基礎教育”研究基地學校的校長、教師的文章,則是在變革實踐中投入者的生命體悟的傾訴,他們將我們帶入教育變革研究實踐的真實場域,感受“生命‧實踐”交互生咸的獨特魅力。

完成全輯的編輯,只覺一股清新的風撲面而來。擱筆,我在清風的吹拂中沉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