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利用了大量未刊信函,其中彌足珍貴的是巴夏禮的日記及私人信件,加上與阿禮國、包令、額爾金、卜魯斯之間的來往公函,較全面地再現了1842至1865年間巴夏禮在中國擔任翻譯官、副領事、領事的全部生活和工作圖景。《巴夏禮在中國》作為歷史文獻資料性質的著作,對了解和研究英國人眼中的殖民歷史、英國人眼中的中國大有裨益,其中的珍貴書信資料,是那段歷史的標本。

哈里‧史密斯‧巴夏禮(1828--1885),1841年來華投靠在澳門的親戚,並師從馬儒翰學習中文。從親歷1842年《南京條約》的締結到促成1860年常駐北京代表的設立,巴夏禮所從事的工作基本上覆蓋了當時中英交往的全部內容。1865年後他出任日本公使,見證了日本推翻封建幕府統治,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可以說他在英國和遠東關系的大部分歷史事件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在中國人的眼里,巴夏禮是臭名昭著的強權外交官,他本人信奉“在中國獲取尊敬的唯一方式是下命令”。在日本人看來,他對日本近代化和現代國家意識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而獲得了日本政治家的高度認同。巴夏禮的師長和上司們均評價他是一個富有能力、精力充沛和值得信賴的人。

本書可以作為巴夏禮的生平傳記來閱讀。作者將個人置于歷史之中,生動地刻畫了巴夏禮的成長歷程,對其性格之形成的分析細致人微。作為一名行動主義者,幼年的巴夏禮具有超群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來到中國之後所經歷的變化和工作上的轉戰使他一步步成為處理中國事務的明日之星。他管理中國的城市,參與條約的談判,擔任領事和外交職務,在能力方面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他的野心在功名和榮譽的鼓勵下,越發膨脹。巴夏禮抓住了歷史賦予他的每一個良機來好好表現自己,獲得了政府的認可、公眾的稱許和英女王授予的榮譽。
 

目錄

譯者前言
第1章 第一次中英戰爭1828—1842
第2章 揚子江上1842
第3章 學徒1842—1844
第4章 翻譯官1844
第5章 和阿禮國在一起1844—1845
第6章 福州1845—1846
第7章 上海1846—1849
第8章 島上的任務1849—1852
第9章 廣州1852—1854
第10章 暹羅條約1855—1856
第11章 “亞羅”號事件l856
第12章 入城問題1856—1857
第13章 佔領廣州1857—1858
第14章 西江遠征1859
第15童 等待戰爭1859—1860
第16章 向北京行進1860
第l7章 北京的囚犯1860
第18章 沿河口岸的開放1860—1861
第19章 廣州使命的終結1861
第20章 上海1864—1865
第21章 在中國的戈登1864—1865
第22章 琉球與台灣1874
第23室 朝鮮1874—1883
第24章 東京問題1883—1884
第25章 在北京的外交1883—1884
第26章 尾聲
譯名對照表
 

中國白晚明到晚清,大致完成了從“中國的世界”到“世界的中國”的觀念的轉變。晚明以前,中固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中國。表示世界觀念的是“天下”這個概念,中國人心目中的世界就是中國加上四夷的天下。這樣思考問題似乎是有其合理原因的,自先秦剄晚明,中國就一直都被視為天下的中心,在陸上有參天可汗之道,從海上則是萬國梯航來朝。中國文化的影響既深且遠,按照晚明人的算法,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至少有五十多個,所謂“聲教廣被,元遠弗界”是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與其周圍的國家之間並不存在平等外交的意識,有的只是藩屬朝貢的概念。但16世紀末,情況開始有了變化。歐洲天主教耶穌會士來到中國,帶來了先進的世界地圖。一些中國知識分子注意到,聲教所被的周邊國家與中國合在一起,也只不過佔世界的五分之一而已,還有更多的國家處在“化外之地”里。原來中國只不過是萬國之一的知識開始出現,也就是說,在少數人中間,世界的概念已經開始代替了天下的意識。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晚明這還只是部分知識分子的覺悟而已。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他們並不知道有世界地圖這回事,而對于統治者而言,則是不願意正視這一事實。其實清朝前期天主教傳教士在宮廷中繪制過幾種世界地圖,但這並沒有動搖皇帝的天下意識。1793年來華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要求的是平等而不是朝貢式的外貿關系,但裝載使團進獻給皇帝的禮物的車子上,依然被插上了寫有進貢字樣的旗子。乾隆皇帝不但認為天朝大國無所不有,毋庸與遠在九萬里之外的蕞爾小夷互通有元,而且仍以天下共主的意識,要求使團人員行不平等的三跪九叩禮。乾隆是看過世界地圖的,但心理上依然不放棄“中國的世界”的觀念。但不過半個世紀,他的孫輩就不得不面對從“中國的世界”到“世界的中國”的痛苦的、真正的轉變。列強要求中國建立近代化的外交制度,而不是將他們當朝貢國看待。他們要求在京派駐外交官,以平等禮節覲見皇帝,也就是建立近代化的外交關系。但是很不幸,這些要求都是在中國被西方列強打敗的情況下提出來的,所以中西及後來中日的外交關系,從一開始就處于不平等的狀態。對于這一時期的外交史的研究,自然是晚清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外交史舞台上主要演員的外交官又當然是外交史的重要研究對象,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晚清外交史的研究還相當薄弱,而其中對駐華外交官的研究更幾乎是一個空白的領域。

正當傳教士研究近些年來已經進人我們的視野中時,我們對最早來華的三類洋人之中的外交官與商人實際上並沒有開展多少深人的研究,尤其是在個案方面。例如,19世紀後期先後擔任過駐華與駐日外交官的巴夏禮,其傳記的下半部寫的是駐日生涯,在日本早就被翻譯了出來。而在中國可以說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傳記的存在,更不知道其上半部主要寫的是巴夏禮的在華經歷。(晚清駐華外交官傳記叢書》的目的就是想對晚清外交史的研究貢獻一些基本的文獻資料。法國史學家朗格魯瓦(C.V.Langlois)和塞格諾博(Charles Seignobos)說過:“歷史學家與文獻一道工作……不存在文獻的替代物:沒有文獻就沒有歷史。”這套叢書就是從這一宗旨出發而提供給讀者的一批基本文獻,讓讀者看到晚清的外交史的部分圖景。當然,傳記並非原始資料,而是傳記作者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不掌握第一手資料的一般讀者看來,它仍然可以作為研究傳主生平的津梁,只要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不被其結論所制約,而只著重其對事實的鋪陳。當然事實也可以粉飾,更可以歪曲,但如果我們能不止于鬩讀下種傳記,而是在閱讀傳記的同時參考更多的歷史資料,粉飾與歪曲是可以被我們看穿的。這就是魯迅所說的比較的閱讀法。因此這樣的文獻是必須進行批判性的閱讀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的,這一點相信任何讀者都是心中有數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