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策蘭傳:一個背負奧斯維辛尋找耶路撒冷的詩人

保羅·策蘭傳:一個背負奧斯維辛尋找耶路撒冷的詩人
定價:180
NT $ 157
 

內容簡介

★飲譽世界詩壇的奇跡
一個背負奧斯維辛尋找耶路撒冷的詩人,單憑任何一個側面都不足以解說這位詩人——他是天生的,更是后天選擇的。

本書是第一部關於二戰后最著名的詩人保羅策蘭的評傳。講述了策蘭的生平,提供了其多件詩作的新譯,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背景,探索了詩人的人生經歷與其詩歌創作之間的聯系。

保羅策蘭是飲譽世界詩壇的奇跡:生於羅馬尼亞,逗留奧地利,逃離奧斯維辛,隱居巴黎,尋找耶路撒冷,自沉塞納河…… 以敵人的語言寫作,強力篡改德意志語言的生態口令,呈現猶太人的精神流亡史。
 

目錄

石頭開花與策蘭之死——《保羅·策蘭傳》代譯序
引言
上部 遭受打擊
1.喪親與母語(1920—1943)
2.奧斯維辛之後的賦格曲(1944—1945)
3.荒野歌聲(1944—1948)
4.流亡中的「德語」作家(1948—1953)
5.欲說是,先說否(1953—1954)
6.不肯愈合的文字(1954—1957)
7.穿過記憶的獨一語言(1958)
8.你自己的另一種聲音(1958—1959)
9.忍受痛苦,消除痛苦(1959—1960)
10.與天使較力(1961)
11.論說東方(1962)
12.翻譯的對拉法(1961—1963)
下部 現實
13.蝕刻與煉金術(1963—1965)
14.寄望希伯來語(1965—1967)
15.流放中的預言(1967)
16.重返母語(1968—1969)
17.為耶路撒冷命名(1969)
18.就終極事務的發問(1970)
 

策蘭作為詩人,在中國為人了解也有不少年頭了,分別有錢春綺、王家新和張棗等人的譯作,詩人北島對策蘭的某些評論也是相當精淮和有見地的,比如他說,策蘭的詩「越來越短,越來越破碎,越來越抽象。每個詞孤立無援,往往只指向自身┅┅對抒情性回聲的壓抑,對拆解詞義的熱衷,使他慢慢關上對話之門┅┅也許是內心創傷所致,驅使他在語言之途走得更遠·遠剄黑暗的中心,直剄我們看不見他的身影。」北島在《收獲》雜志上分10節連載的文章,雖然大部分取自斯坦福大學講授英語及猶太研究課程的約翰『費爾斯坦納所著《保羅·策蘭評傳》一書,但他對亍幾位中譯者譯文的評價及對策蘭某些詩的理解,還是能見出速位詩人對策蘭詩歌的洞察力的。這種雖然基於有隈資料但又透露出敏銳澗察力的評介,還見諸許多網友或羔他詩歌愛妤者的評論中。如福建網友lsaiah說:「他用投入其中的方式,將『死亡』與『黑暗』重新帶回人間,以期生活可以真正開始的可能。」雖然在同一篇丈章里,該文又說策蘭「用同樣堅硬的沉郁痛楚,回應了阿多諾的吶喊Ⅱ,因而與事實有很大出入(後丈將說明阿多諾與策蘭的關系),但對策蘭以死亡與黑暗的形象「投入」的理解的確是相當有判斷力的。另一位網友宋烈毅的評論切入策蘭的語言風格:

言說那不可言說之物,必然導玫對語言的逼迫。這種逼迫,敖現為詩歌語言的一種加強的詩意,需要詩人進行克制而輕盈的把握。詩歌的語言一苴就在卜奧特所詵的「日常語言的彼岸」,那是一種令人震驚的「真實」。策蘭的這秤「別具一格的言說」使得他的詩歌語言內省、沉邪、自我約束,但遞也就有可能赦人們誤讀為一種語言的蒼白。

「河邊草」對策蘭不同時期的詩歌特色做了相當精辟的分析,說他早期的詩歌「句法和語法符合規范,承襲古希臘的詩韻┅┅詩句大多由流暢的、音樂性強的長句構成┅┅隱喻較為明晰,圖像十分豐富,德岳浪漫主義和法岳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尤其明顯」°;這正是他以「死亡賦格」為最高成就的早期詩歌的特色。「回歸水」在《以遺言的方式——保羅·策蘭的幸存》一文中揭示了許多人沒有看出來的策蘭對於「人類理性的莫大懷疑」和「上帝存在的深刻拷問」,策蘭對理性與基督教(甚至猶太教)的雙向否定,畢竟是其最後極其深刻的一個死因。「意志死死壓著的尖銳的絕望與屈辱,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他審視的一個宏大背景,他用詞語搭建起一種向度,一種對語言的超越,成為了他態度的一部分,更多的則呈現為一種對於上帝的對抗。」對策蘭精神境地如此細致的觀察與體諒,足見作者的詩性天賦。詩人王家新也是較早翻譯策蘭請歌的中譯者之下,雖然他譯的策蘭詩歌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其中許多是翻譯策蘭詩歌時無法避免的),但他對策蘭的「言語」困境甚至「生」的困境的理解,的確是許多人都不及的。在《一種絕望背景下的希望》一文中,他提及策蘭後期極力「回避」並努力伸及言語內核的原因:「布萊希特式的社會諷喻請歌往往過於簡單、廉價,早期詩中慣用的生與死、光明與黑暗的辯證修辭也日益顯得表面化和模式化┅┅對於語言表達和公眾趣味的不信任,使他傾向於成為一個『啞巴』┅┅」詩人成名的痛 之一是被人「標簽化」,而他又「他不想讓個人成為歷史的廉價的犧牲品┅┅不希望以苦難的渲染來吸引人們的同情」,這就部分地解釋了人們後來看剄的策蘭的詩為何是些「極庋濃縮、不知所雲的詩歌文本」並「伴隨著來自社會甚至文學界的不理解和責難」,「在此意義上,策蘭自始至終仍是一位頂著死亡和暴力寫作的詩人。」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也有多篇丈章論及策蘭詩歌藝術及主題,如《用優美的形式描述丑惡的事實——保爾·策蘭《死亡賦格》分析》、《穿越死亡的戀情——保爾·策蘭情詩研究》,還有眾多文章論及策蘭作品的猶太意識。詩人北島和王家新還就策蘭詩的翻譯有過一番爭執,這些爭執有些是有道理的!有些兩個人都錯了,但對於讀者來說,倒是增添了理解策蘭詩歌的另一個維度,益多而害少。

然而,盡管策蘭晚期詩歌抵抗翻譯,也極力避兔別人的誤讀,但是,詩歌之發表,畢竟不是詩人一己之事,一旦付諸紙面,從哪個角度宋理解,畢竟已經不是詩人自已能夠把持的了。詩要讀,畢竟就少不了讀者各自的理解。從策蘭作為德語猶太作家和翻譯家、請人的精神構成、他流亡歐洲的身世和他對詩歌藝術本身的探索途徑幾方面看,雖然「是石頭願意開花的時候了」,但石頭卻沒有開花,所以策蘭必死。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