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有多種宗教的國家,世界三大宗教在我國均有傳播。在我國,佛教已有2000年左右的歷史,道教有1700多年的歷史,伊斯蘭教有1300多年的歷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則主要在鴉片戰爭之后獲得較大的發展。青海不僅是一個多民族、而且也是一個多宗教的地區,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青海都有傳播;此外,還有薩滿教、苯教和民間信仰。其中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信教群眾多,影響深遠。藏傳佛教作為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主要在藏族、土族、蒙古族和部分漢族中傳播,地域上遍及全省各個地區;伊斯蘭教主要在回族、撒拉族中傳播,地域上主要在東部農業區、西寧地區和其他一些農業區的村鎮中傳播;道教、漢傳佛教及民間信仰在西寧地區和東部農業區有廣泛影響;基督教主要在西寧地區和東部農業區少數縣城及鐵路沿線流傳;苯教和薩滿教在部分地區有活動,影響范圍很小。
伊斯蘭教於公元7世紀中期傳入中國,差不多與此同時,以屬於隴右而處於絲綢之路河西走廊西廂的河湟地區,伴隨着以經商等來到這一帶的回族先民們的活動足跡,伊斯蘭教開始在河湟地區傳播,並以此為紐帶形成了回回民族,對這一新的人們共同體的心理感情和民族性格的鍛鑄發生了直接而極其深刻的影響。時至今日,伊斯蘭教仍然是回族以及在河湟流域因其他種種社會歷史條件形成的東鄉、撒拉和保安族精神信仰的支柱。不僅如此,在青海回族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由於廣泛而密切的生產、生活聯系,與雜居的漢族以及周邊其他民族,既結成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以友好為主流的民族關系;又因伊斯蘭教的作用,融入了漢族、蒙古族和藏族成分,從而與這些民族結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聯系,這正是今天青海各族人民共建和諧社會的天然基礎。還應看到,由於伊斯蘭教的作用與影響,青海回族、撒拉族以及分布在省內的包括全國10個信仰伊斯蘭教民族成分的百萬穆斯林,以其虔敬誠篤的信仰,井然有序的禮拜,隆重盛大的節慶,美味可口的飲食,還有遍布河湟的數以千計不同風格的清真寺和拱北建築,以其特有的氛圍形成了青海瑰麗奇異的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所有這些,也構成了青海多民族地區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青海伊斯蘭教》一書的撰著和出版,正是為了展現青海多民族省情多元文化而向社會提供的一個讀本。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伊斯蘭教簡述
第一節 伊斯蘭教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伊斯蘭教經典、教義和教派
第三節 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第二章 中國伊斯蘭教及其在青海的傳播與發展
第一節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進程
第二節 伊斯蘭教在青海的傳播與發展
第三章 青海伊斯蘭教教派與門宦
第一節 教派門宦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及其特征
第二節 各教派門宦的宗教主張和宗教功修
第三節 青海伊斯蘭教教派與門宦
第四章 經堂教育
第一節 經堂教育概述
第二節 青海回族撒拉族經堂教育
第五章 清真寺和拱北
第一節 清真寺
第二節 青海的重點清真寺
第三節 拱北
第六章 著名阿訇、經師和教主
第七章 青海伊斯蘭文化
第一節 宗教典籍與著述
第二節 清真寺文化
第三節 青海清真寺(拱北)匾額楹聯碑文集萃
附錄 回族等穆斯林常用阿拉伯語、波斯語和經堂語
后記
第一章 伊斯蘭教簡述
第一節 伊斯蘭教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伊斯蘭教經典、教義和教派
第三節 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第二章 中國伊斯蘭教及其在青海的傳播與發展
第一節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進程
第二節 伊斯蘭教在青海的傳播與發展
第三章 青海伊斯蘭教教派與門宦
第一節 教派門宦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及其特征
第二節 各教派門宦的宗教主張和宗教功修
第三節 青海伊斯蘭教教派與門宦
第四章 經堂教育
第一節 經堂教育概述
第二節 青海回族撒拉族經堂教育
第五章 清真寺和拱北
第一節 清真寺
第二節 青海的重點清真寺
第三節 拱北
第六章 著名阿訇、經師和教主
第七章 青海伊斯蘭文化
第一節 宗教典籍與著述
第二節 清真寺文化
第三節 青海清真寺(拱北)匾額楹聯碑文集萃
附錄 回族等穆斯林常用阿拉伯語、波斯語和經堂語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