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你》通過對關系世界三種維度的探索,啟發人們和外部世界的相處之道,從而用更好的方式來回答「我該如何存在」的問題。馬丁·布伯說,關系分為兩種——我與你,我與它。當我放下預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與一個人或事物建立關系時,我就會與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這種沒有任何預期和目的的關系,即「我與你」的關系。
以親子關系為例,很多父母聲稱自己愛孩子,但對孩子真實的願望和感受不感興趣,此時孩子就成為了父母表達愛的工具,他們的關系就是「我與它」的關系,而如果父母能放下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去面對孩子,以自己的本真擁抱孩子的本真,他們的關系就是動人的「我與你」的關系。
愛情、友誼和同事關系,概莫能外。一個人是否真的存在,取決於是否被另一個人全心全意地「看到」。沒有評價,沒有控制,沒有要求,只是此時此刻與另一個人「相遇」過,便是存在的證明。
馬丁·布伯,Martin Burber 1878-1965出生於奧地利,哲學家、翻譯家、教育家。影響遍及整個人文學科,特別是在社會心理學、社會哲學和宗教存在主義領域。
譯者簡介:徐胤,青年學者、翻譯家,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在讀,從事「文學與精神分析」方向研究,已出版譯作《性學三論》《精神分析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