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與我們習慣於用一種獵奇的觀點來看待西方不一樣,庄雪嬋研究中國民間戲曲的功力深厚,完全是以人類學的視角,探討它們與中國古代或當代社會的深刻關系。為了尋找日益衰敗的「民間」,過去的許多年,庄雪禪去了不同地方,研究了不同戲曲種類,比如屬於面具戲的儺戲,比如川劇的火把劇團,比如山西的蒲劇,比如皮影戲,她深入到了中國的鄉村和小城鎮,深入到了官方劇團的幕後,深入到了那些自主經營的劇團和戲曲愛好者中,比如對京劇票友的獨特研究。


作者簡介:
庄雪嬋(Catherine Capdeville—zeng)1959年出生於法國巴黎。曾在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學習中文,後赴新加坡及南京大學學習。1984年6月,在南京生活了兩年之後,她與曾年結婚,婚後兩人定居北京。她先後在中國和法國工作多年,獲得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人類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搖滾樂。2001年,庄雪嬋開始關於中國民間戲曲的研究,直至2005年,她和曾年共同完成了多項關於該課題的實地調查。本書是這些探索的成果。
 

目錄

序《逢場作戲》
前言
石郵儺戲
川劇:火把劇團
黃河蒲劇
皮影戲
京劇票友
後記
讓想象力飛起來的畫面(代後記)
致謝
 

庄雪嬋是法國人,看名字,首先想到了金庸小說,應該是個輕功十分了得的東方奇女子,事實卻是中學畢業,她才第一次來到中國。顯然是次非同尋常的旅行,這位法國姑娘開始對東方產生興趣,於是進巴黎東方語言學院學習,並得到一項獎學金去新加坡大學進修。1982至1984年,她在南京大學學習中國近代文學,恰巧這期間我也在那兒讀書,理論上講我們還是同學,不過從未謀面。她老公是中國人,看完了《逢場作戲》,我突然鬧明白她是我朋友曾年的妻子。

世界說大很大,說小,真不知說什麼好。庄雪嬋第一部關於中國的著作是《禮和中國搖滾樂》,這本書在西方曾經受到好評,因為我沒見過,不敢在這亂說。能說幾句的是《逢場作戲》,說老實話,我是帶着看笑話的心情來閱讀的,一個老外談搖滾樂,或許還能胡扯幾句,要議論中國的民間戲曲,難度也太大了一點。

據說馬可·波羅當年最不能原諒的錯誤,是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翻譯成了「杭州是天上的城市,蘇州是地下的城市」,中國人因此很得意,洋人嗎,難免一知半解隔靴搔癢。我從小在一個地方劇團的大院里長大,自信對民間戲曲還有幾分發言權,然而這部不是很厚的書稿幾乎立刻讓我感到了汗顏,無疑是小看了人家,這一次,真正無知膽大的不是老外,而是我自己。

與我們習慣於用一種獵奇的觀點來看待西方不一樣,庄雪嬋研究中國民間戲曲的功力深厚,完全是以人類學的視角,探討它們與中國古代或當代社會的深刻關系。為了尋找日益衰敗的「民間」,過去的許多年,庄雪嬋去了不同地方,研究了不同戲曲種類,比如屬於面具戲的儺戲,比如川劇的火把劇團,比如山西的蒲劇,比如皮影戲,她深入到了中國的鄉村和小城鎮,深入到了官方劇團的幕后,深入到了那些自主經營的劇團和戲曲愛好者中.比如對京劇票友的獨特研究。「,

不得不佩服老外做學問的認真.當然.更讓我們感到佩服的是研究方法。有些事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去做,可結果都讓老外們去忙乎了。因此,近水樓台未必先得月,庄雪嬋分明比我們更了解當下的中國民間戲曲。總算還有蘇東坡的詩可以用來遮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真相就是這樣,中國人自以為耳熟能詳,更可能是熟視無睹。

也許,庄雪嬋的最初目的,是寫一部講述中國民間戲曲整體狀況的專著,然而通過對豐富的體驗進行整理,對不同種類和風格進行比較,她終於揭示出了多彩景象下存在的一個中國民間戲曲的共性。這種共性的根基,不僅僅停留在藝術層面之上,更主要的還根植於社會層面之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