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約翰·博格是美國先鋒共同基金集團的創始人,美國投資界的至尊級人物,被譽為「指數基金之父」。在《博格長贏投資之道》中,他立足於華爾街的貪欲橫流,闡釋了與「知足」相關的投資、基金業與人生問題,引導讀者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中,如何取得長贏投資之道。與巴菲特的投資之道一樣,博格認為成功的投資最終都與一個成功的「人」所必備的優良品質息息相關:不要輕易去追逐物質富裕的短暫滿足,應該把投資乃至人生的重心放在實現持久性知足上,這才是真正的長贏投資之道。
 

目錄

引言 永無止境的知足
第一部分 贏家的博弈
第1章 我贏頭,你輸尾:成本太多,價值不足
如果你現在就開始投資,那麽幾十年之後,你將擁有足夠的資金享受退休後的生活。我鼓勵你對全球股市中的低成本指數基金進行投資。無論我們的金融市場能慷慨地提供多少收益,唯有這種操作模式可以確保你能公平分享自己的收益。
第2章 烏龜贏,還是兔子贏:投機太多,投資不足
金融市場的每日波動與投資價值的長期增值是沒有任何聯系的。事實上,雖然當前的短期導向和投機性金融市場中有無數的黑天鵝,但股市創造的長期投資回報中地鄧沒有黑天鵝。
第3章 土雞能否變成金鳳凰:復雜性太多,簡單性不足
在這種復雜的潮流中,我們忘記了一個事實,即最具成效的投資是最簡單的投資、最和平的投資、成本最低的投資和最具稅收效率的投資,並采用一貫戰略和長期戰略的投資。是這樣嗎?事實顯然如此。
第二部分 重新打造共同基金業
第4章 「皇帝的新衣」還要穿多久:計算太多,信任不足
顯然,如果投資者是基於當前的回報來源而不是陷入過去回報的陷阱來確定其未來回報預期,那麽他們是非常明智的。任何商業組織都必須明白「並不是一切重要的事物都可以量化」。如果沒有信任,計算充其量是一場空空的演習,甚至是危險的演習。
第5章 CEO多少錢方可知足:商業行為太多,職業操守不足
我所探討的問題是嚴重依賴股票價格作為CEO薪酬的主要依據。根據公司業務的內在價值確定薪酬要遠比根據變化無常的股票價格來獎勵高管好得多,並且更能取得持久性的長期業績。除此之外,CEO的資金應該不超過一種最低預期回報率,並且規定只有當該公司的回報超過資本成本時才能發放。
第6章 誰說基金生來就是要死亡的:推銷太多,管理不足
我最終追求的是一種重在管理的基金業,能夠純粹為了投資者的利益而審慎處理他人的資金;我最終追求的是一種代表股東、由股東治理、並為了股東利益而存在的基金業;我最終追求的是一種既有願景又充滿價值的基金業。
第7章 做「超級公司」,做正確的事:管理者太多,領導者不足
相反地,我僅僅提出了一個全面而簡單的規則:「做正確的事。如果拿不准,就問你的老板。」為什麽?因為我已經說過一千遍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就是良好的業務能力。」這是一種新的工作思路嗎?恐怕不是。
第三部分 華爾街的良心
第8章 快跑的未必能贏:物質太多,奉獻不足
對於先鋒集團的每一次有膽魄的行為,我確實收獲了天賦、力量和奇跡,當然,這些是我的集團成員和我們所擁有的那種理念帶來的:創立一個更美好的策略,吸引客戶主動上門,削減成本,並推行長期投資,同時,即使捷徑會突然出現在我們身邊,也要堅定地通過正確途徑去做。
第9章 用過去改變未來,21世紀價值觀太多,18世紀價值觀不足
在遠遠超越個人生命的意義上,這些關於思想、心臟和品行的標准,與我對生產企業領導者及金融行業管理者的希望是相通的。我希望,在管理別人委托給他們的萬億美元資金時,這些人員能夠再次把我們商業和金融企業的意願與努力用到為他人的服務當中去。
第10章 追逐人生中的真兔子:「成功」太多,品行不足
如果我們通過挑戰自我來追求社會創造價值的事業,而且不以個人財富為目標,而是作為附帶結果,那麽我們將成為更好的人並取得更大的成就。最重要的是,通過為自己設置這樣的挑戰,我們將塑造起能夠支撐我們各種勞作的品行。
結束語 什麽是知足
附錄 我挖掘的那些鑽石
後記 為什麽我要努力去奮斗
致謝
譯者後記
 

當出版商第一次提出要我撰寫本書時,我未置可否。我本入先前撰寫的六本書,主要側重於探討美圖經濟中的共同基金業和金融業。我對這二者的批評以及無休止的改革呼聲,讓我蠃得了「行業良心」這一贊譽。但在本書中,我對此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討,不僅將自己挑剔的眼光著眼於金融業和美國企業,而且更著眼到整個社會中去。雖然多年來我在講話中頻繁強調了性格和美德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讀者是否渴望閱讀一位年邁的共同基金業管理者的理想化沉思之言,對此我無法肯定。

然而,在本書出版後的幾個月內,這些問題都已煙消雲散了。讀者對本書的反應與對任何其他我寫的書都截然不同。我幾乎每天都能收到一些無名氏的信件或電子郵件,感謝我撰寫了本書,並鼓勵我永遠不要停止傳播本書的思想。總之,對於我這個即將80歲的商人而言,這種經歷是相當難得的。多年前,一位評論家曾否定我,說我只不過是擁有「一點不可思議的見微知著的能力」而已。

雖然我以前的許多書籍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中文),但我仍感到非常好奇,那就是美圈讀者產生的積極反應是否能夠獲得國際讀者的響應。我們現在面對的金融危機,被很多人視為是對美國資本主義的一大控告。因此,隨著金融危機的加深,我的這種好奇心便也愈發強烈了。

本書與當商的全融危機

毋庸置疑,迅速傳遍全球的金融危機,其根源是美岳金融業中許多社會成員不計後果的行徑。雖然此次危機帶來的巨大損失難於估量,但很多人以當前的金融危機為借口而草率地拋棄了資本主義,的確頗具悲劇色彩。

是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容易導致無節制行為的產生,並常常讓不道德的市場參與者輕易地去俘虜那些粗心的受害者。但是,資本主義的缺點是不可能杜絕的,而其優點也自然是元法否認的——它有著巨大的增長、適應和創新能力,能夠提供不凡的機遇,擁有若干驚人的辦法來豐富參與者和公民的人生。在我近乎60年的商業生涯中,我創造了自己「僅適用於美國」的人生故事,締造了一個成長為業內最大企業的公司。這家號稱「先鋒集團」的公司,讓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參與並受益於美國資本主義的長期財富創造之中,同時公司本身也得到了繁榮壯大。

當然,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沒有必要推進廣泛的金融業改草。事實上,在過去二十多年中,我從未停止呼吁改革我們的金融市場和整個商業世界。正像孩童那樣,資本主義需要嚴格而又開明的管理與監督(有人也許會說成是「成人監管」),以保護它免遭時常出現的自我毀滅傾向的破壞。我希望並期待,我們能夠著眼於當前金融危機的長遠利益進行改革,以使子孫後代能夠受益於資本主義歷來賦予的經濟獎勵。

一次講話,一本書

這本書起源於2007年5月我在美國喬治敦大學麥克多諾商學院發表的一篇演講。當時那個MBA畢業班的學員,與十年前或更早的美國及世界各地商學院的學員並無二致,都是同時代人中最優秀且最具智慧的精英人才,都因為目睹了金融在世界經濟中發揮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及金融從業人員積累的巨額財富,而被吸引到了各自的研究領域。

美國人的就業傾向,從傳統的包括商業(如制造業)及同類產業在內的產業轉移到了投資銀行和資金管理行業。這表明,在經歷先前的20年發展之後,美國經濟已經不再出產品制造企業主導,而是由那些只是通過各種票據交易來賺取利潤的企業主導了。2006年,金融業的發展達到了巔峰,金融業單個行業的收益占據了標准普爾500股票指數公司總民收益的33%,這一份額更是遠遠高於標准普爾500股票指數公司的制造業、技術和衛生保健三大行業的收益總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