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與繼承法

親屬與繼承法
定價:330
NT $ 287
 

內容簡介

親屬法和繼承法同為民法大家庭的成員。在民法典立法體例中,它們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編。本書系統介紹了親屬法和繼承法的基本概念、原理與規則;注重通過案例和實際問題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對現有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融會貫通綜合應用能力;注重對親屬法和繼承法學科前沿性問題的介紹與分析。書中將親屬法和繼承法的理念與制度聯系起來系統闡釋,有助於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和進一步認識我國的民法體系,從而建立科學的民法學知識系統。
 

目錄

第一編 親屬法
第一章 親屬法概述
第一節 親屬法的概念與性質
第二節 親屬法的變遷
第三節 親屬法的基本原則
案例分析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二章 親屬關系原理
第一節 親屬與親屬制度
第二節 親屬的分類
第三節 親系和親等
第四節 親屬的范圍及其法律效力
思考題
學術爭鳴
閱讀書目
第三章 婚姻的成立與生效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結婚的實質要件
第三節 結婚的形式要件
第四節 無效婚姻與可撤銷婚姻
案例分析
思考題
問題與思考
閱讀書目
第四章 婚姻的效力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婚姻的身份效力
第三節 婚姻的財產效力
第四節 夫妻財產制
案例分析
思考題
問題與思考
閱讀書目
第五章 婚姻的終止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登記離婚
第三節 訴訟離婚
第四節 離婚對當事人的效力
第五節 離婚對父母子女的法律後果
第六節 離婚救濟措施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六章 親子關系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親權
第三節 親生子女
第四節 人工生育子女
第五節 繼子女
第六節 養父母子女關系
案例分析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七章 監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監護的設立
第三節 監護人的職責
第四節 監護的變更、撤銷與終止
案例分析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二編 繼承法
第八章 繼承與繼承法概述
第一節 繼承概述
第二節 繼承法概述
第三節 繼承權
案例分析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九章 法定繼承
第一節 法定繼承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
第三節 法定繼承人的應繼份
第四節 代位繼承
第五節 轉繼承
第六節 共同繼承
案例分析
思考題
學術爭鳴
閱讀書目
第十章 遺囑繼承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遺囑的形式
第三節 遺囑的變更與撤銷
第四節 遺囑的執行
第五節 遺囑的法律效力
案例分析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十一章 遺贈與遺贈扶養協議
第一節 遺贈概述
第二節 遺贈扶養協議及其效力
案例分析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十二章 遺產及其處理
第一節 遺產的清算
第二節 繼承的開始
第三節 遺產的管理及其使用、收益和處分
第四節 遺產的分割
案例分析
思考題
閱讀書目
思考題解答提示
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Juris Master,簡稱JM)教育旨在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法律實務人才,它不同於以培養學術類法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法學碩士學位教育,是下種新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開辟和發展,有利於會通當今世界英美與大陸兩大法系法學教育的特色和優勢,有利於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圉家和社會對法律人才特別是法律實務人才快速增長的需要,有利於推進法治領域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中圄社會科學院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陶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承擔着「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大使命。作為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法學研究所秉承「正直精邃」的所訓,以深厚的科研實力和獨特的教育風格,在中國法學教育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指導下,法學研究所開辦了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為適應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學需要,推進我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決定編輯出版一套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通用教材。

根據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求,本套教材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用於傳播法學知識、進行基礎學術訓練的教材。這部分教材囊括了各主要法學學科。二是用於職業訓練的教材,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從事法律實務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和各種技能,如職業倫理與修養、法律文書寫作、談判技能、證據的取得與應用、法庭辯論技巧等。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材編寫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和法學碩士學位這兩種同一層次學位教育相同點和相異點的認識和把握。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優勢在於其非法律專業的背景(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學生除外),這使得該學位的畢業生比起主要是法學本科專業背景的法學碩士研究生更能適應不同專業背景下法律實務的要求。另一方面,同樣是因為知識背景的問題,法學碩士研究生一般說來在其本科階段已經接受了系統的法學教育,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通常在入學后才開始系統地學習法律和法學知識,接受基本的法學訓練,這是進行高層次職業技能訓練的基礎。與法學碩士學位教育相比,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更注重培養「操作掣」人才,但這兩種教育之間的區別並不是絕對的。

有鑒於此,我們在編寫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材時強調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結合。

(1)針對性與通用性的結合。

與法學碩士研究生教材相比,本套教材的側重點不同,但兩者在知識的層次和水平上不應有高下之分。教材編寫既要適應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要具備很強的通用性,即教材也能夠適應法學類研究生的教學和鬩讀需求,能夠吸引法學類研究生以及相當水平的讀者。沒有針對性,教材就不會有特色;而沒有通用性,教材的學術質量便無法保證。力求將教材內容的針對性和通用性結合起來,是本套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

(2)應用性與理論性的結合。

根據法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特點,教材在內容安排或取材上強調突出應用性或實用性,盡可能減少「純學術」的內容,力求寓學術性和研究性於知識性和應用性之中。在教材編寫過程中不應把應用性和理論性對立起來。缺乏理論性的應用性,不可能達到研究生教材所要求的學術水准;反之,純理論的知識、推理和論證也不符合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材的特點和要求。

(3)知識性與創新性的結合。

鑒於法律碩士研究生入學前多未受過系統的法學教育與訓練,教材強調系統介紹相關學科的基本概念、原則原理和其他知識。在敘述時力求把「實然」的知識和「應然」的知識區分開來,把「通說」和作者個人的見解區分開來。對∵實然」的知識要准確、清晰和簡潔地告訴讀者「事實是什麼」;而對「應然」的知識,觀點要明確,說理要充分而精練。「應然」的知識體現作者的學術敏感性和鑒別力,是教材具備創新性不可缺少的內容,但是,在比例搭配上,教材的重點放在對「實然」知識的介紹、分析和實際運用上,「應然」的部分要求少而精。務求避免對「實然」知識把握不准,而對「應然」知識的闡述過於艱澀、玄虛,以致產生或超出學生理解能力或誤導學生的弊端。

在把握好上述三個結合的基礎上,我們要求教材對概念的闡述務必准確、簡練。對有分歧的概念,原則上要明確表明作者的態度。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有沒有通說、通說是什麼、通說對不對,如不對,問題在什麼地方。

以對案例和實際問題的分析引領和貫穿全書,是我們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反復強調、要求各教材編寫組努力做到的。案例可以是法院判例以及其他實際發生的事件,也可以是根據教學需要假想的。對實際發生的有重大影響的法律事件或案件,要求本教材加以引用和分析,不使遺漏。

為增強教學效果,本套教材在結構上除正文外還設立了「要點提示」、「問題與思考」、「復習題及其解答提示」、「鬩讀書目」、七術語索引」等輔助部分。其中「要點提示」起提綱挈領的作用,使讀者在每章伊始即可了解本章主要內容的概貌;「問題與思考」是本套教材特別設立的一個部分,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部分內容將使教材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更能體現研究生教材的特色和要求。在每章之后給出復習題,不是本教材的首創,但對學生或讀者如何解答復習題給予提示卻是本套教材的特色。「鬩讀書圍」意在開出一個精選的書單,使學生能夠在教材的基礎上研習更廣、更深的知識,了解更為復雜的學術展開或學術論證的過程和特點等。「鬩讀書目」是對教材內容十分有益的補充,更是學生自學的階梯。而「術語索引」則使教材兼具了「法學詞典」的功能,方便學生和讀者隨時查鬩教材要點。除「術語索引」外,部分教材還將編列「法規和判例索引」,使教材規范化和可讀性達到更高水平。

編寫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材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不足之處在所難免♂竭誠歡迎從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相關單位和從事法學、法律碩士教育工作的教師及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利在再版時對教材加以修改和完善。我們相信,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學術資源和優勢為后盾,經過不斷摸索、改進和提高,本套教材下定能夠成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材的精品,為推進我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促進法學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作出應有的貢獻。本套教材的出版得到中圄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謹致衷心感謝。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通用教材
編輯委員會
2004韋18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