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主要價值在於從宏觀視角和國家發展整體性方向上重新審視國家統一問題。通過對影響台海局勢發展走向各個因素的系統分析,找出決定台海局勢走向的根源性因素,並對台海局勢的深層結構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解析。在此基礎上,充分認識大國格局變動中國際安全觀轉變和國際力量重新組合的新變量,以便於我們駕馭矛盾和利用矛盾,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為實現我國的國家發展戰略目標服務;積極因應台海形勢的發展,加強對台工作,使本世紀頭20年也能夠成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戰略機遇期。
自《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關系》課題作為200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獲得立項以來,來自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美國研究所的專家學者,經過兩年多的通力合作、辛勤研究,交出了這部最終研究成果。
目錄
序言
緒論
一、大國格局及其動態演變
二、兩岸關系在大國格局中的戰略價值
三、大國格局動態平衡背景下的戰略選擇
第一章 冷戰中的大國格局與兩岸關系
第一節 戰后大國格局與兩岸關系的形成
一、戰后冷戰格局和兩岸關系的形成
二、新中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
三、台灣當局得到美國的支持
第二節 大國格局的政治焦點與台灣當局的反共方針
一、反共是西方陣營的主要手段
二、反共成為台灣當局的基本路線
第三節 兩大軍事集團對抗下的兩岸軍事對峙
一、兩大軍事集團對抗是對峙的基本形式
二、以解決內戰勝負問題為目標的軍事較量
三、以「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為目標的軍事較量
第四節 大國格局早期調整對台灣問題的影響
一、聯合國成為大國較量的主要舞台
二、剝奪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三、中美關系的改善對台灣問題的影響
四、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得到恢復
五、中美建交是大國格局早期調整的重要特征
第五節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台海政策
一、美國調整台海政策的特點與意義
二、美國繼續支持台灣,干涉中國內政
第二章 冷戰后大國格局的變動
第一節 兩極格局的終結
一、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的終結
二、兩極格局的和平終結對新格局形成的影響
第二節 「一超多強」大國格局的形成
一、冷戰后「一超多強」格局的形成
二、冷戰后大國格局的特征
第三節 美國的單邊主義傾向及其對大國格局的影響
一、美國對外政策中的單邊主義傾向
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與大國格局的變動
三、大國格局變動下的美國亞太戰略調整
第三章 冷戰后中國統一的國際環境
第一節 美國因素與中國統一
一、美國是影響中國統一的主要外部因素
二、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台海政策
三、中國的崛起與美國的台海政策走向
第二節 日本與日美同盟對中國統一的影響
一、日本因素與台灣問題
二、日美同盟對台灣問題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崛起與中國統一的國際新環境
一、中國對外關系的新局面
二、中國的崛起改善了中國統一的國際環境
第四章 大國格局下海峽兩岸在國際上的較量與斗爭
第一節 海峽兩岸在台灣加入聯合國與邦交問題上的較量
一、海峽兩岸在台灣加入聯合國問題上的斗爭
二、海峽兩岸在爭取建立邦交問題上的斗爭
第二節 海峽兩岸在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上的較量
一、台灣參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進展與策略
二、台灣參與的三大政府間國際組織模式與兩岸之間的斗爭
三、台灣參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現狀與策略
四、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問題與大國的較量
第三節 海峽兩岸在國際經濟領域競爭格局的變化
一、海峽兩岸對外貿易發展及其國際地位的變化
二、海峽兩岸對外投資能力與經濟影響力的變化
三、海峽兩岸在國際經濟區域合作中的策略與較量
第五章 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博弈
第一節 大國格局的變化與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
一、大國格局的變動與「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提出
二、冷戰結束后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
三、統一路徑的調整和「反獨」力度的強化
第二節 大國格局的變動與台灣當局的策略選擇
一、大陸政策:政治與經濟分離,交往與對抗同步
二、構建美日台准同盟,增加與大陸抗衡的籌碼
三、強化「本土認同」,厚植「台獨」生存土壤
第六章 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關系展望
第一節 中美戰略博弈與兩岸關系的現實定位
一、亞太安全格局下的中美日三邊關系
二、中美戰略博弈與台灣問題
三、維持台灣現狀的現實與前景
第二節 台灣政局發展對兩岸關系的挑戰
一、台灣政局發展與兩岸關系的演進
二、選票極大化策略下的民進黨大陸政策
三、國民黨及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及其未來走向
第三節 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與未來兩岸關系展望
一、大陸對台政策調整的背景分析
二、為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而努力
三、「大選」后的兩岸關系展望
第七章 台海局勢發展與中國的國家統一戰略
第一節 台海局勢的演變趨勢及其調控
一、大陸主導下的台灣局勢動態平衡系統
二、台海局勢動態平衡的嚙合規則與能量交換機制
三、台灣局勢動態平衡態勢的基本特征
四、中國大陸主導下的台海局勢動態平衡態勢調控
第二節 祖國統一與中國國家戰略的關系
一、相關概念的簡單厘清
二、台灣問題與中國發展戰略
三、台灣問題與中國的安全戰略
第三節 台海局勢變化與中國國家統一戰略選擇
一、「一中原則」及其政治意涵
二、中美力量對比變化與中國統一模式選擇
三、戰略目標平衡與統一路徑的優化
四、「化獨維和」,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
參考書目
緒論
一、大國格局及其動態演變
二、兩岸關系在大國格局中的戰略價值
三、大國格局動態平衡背景下的戰略選擇
第一章 冷戰中的大國格局與兩岸關系
第一節 戰后大國格局與兩岸關系的形成
一、戰后冷戰格局和兩岸關系的形成
二、新中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
三、台灣當局得到美國的支持
第二節 大國格局的政治焦點與台灣當局的反共方針
一、反共是西方陣營的主要手段
二、反共成為台灣當局的基本路線
第三節 兩大軍事集團對抗下的兩岸軍事對峙
一、兩大軍事集團對抗是對峙的基本形式
二、以解決內戰勝負問題為目標的軍事較量
三、以「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為目標的軍事較量
第四節 大國格局早期調整對台灣問題的影響
一、聯合國成為大國較量的主要舞台
二、剝奪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三、中美關系的改善對台灣問題的影響
四、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得到恢復
五、中美建交是大國格局早期調整的重要特征
第五節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台海政策
一、美國調整台海政策的特點與意義
二、美國繼續支持台灣,干涉中國內政
第二章 冷戰后大國格局的變動
第一節 兩極格局的終結
一、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的終結
二、兩極格局的和平終結對新格局形成的影響
第二節 「一超多強」大國格局的形成
一、冷戰后「一超多強」格局的形成
二、冷戰后大國格局的特征
第三節 美國的單邊主義傾向及其對大國格局的影響
一、美國對外政策中的單邊主義傾向
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與大國格局的變動
三、大國格局變動下的美國亞太戰略調整
第三章 冷戰后中國統一的國際環境
第一節 美國因素與中國統一
一、美國是影響中國統一的主要外部因素
二、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台海政策
三、中國的崛起與美國的台海政策走向
第二節 日本與日美同盟對中國統一的影響
一、日本因素與台灣問題
二、日美同盟對台灣問題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崛起與中國統一的國際新環境
一、中國對外關系的新局面
二、中國的崛起改善了中國統一的國際環境
第四章 大國格局下海峽兩岸在國際上的較量與斗爭
第一節 海峽兩岸在台灣加入聯合國與邦交問題上的較量
一、海峽兩岸在台灣加入聯合國問題上的斗爭
二、海峽兩岸在爭取建立邦交問題上的斗爭
第二節 海峽兩岸在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上的較量
一、台灣參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進展與策略
二、台灣參與的三大政府間國際組織模式與兩岸之間的斗爭
三、台灣參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現狀與策略
四、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問題與大國的較量
第三節 海峽兩岸在國際經濟領域競爭格局的變化
一、海峽兩岸對外貿易發展及其國際地位的變化
二、海峽兩岸對外投資能力與經濟影響力的變化
三、海峽兩岸在國際經濟區域合作中的策略與較量
第五章 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博弈
第一節 大國格局的變化與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
一、大國格局的變動與「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提出
二、冷戰結束后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
三、統一路徑的調整和「反獨」力度的強化
第二節 大國格局的變動與台灣當局的策略選擇
一、大陸政策:政治與經濟分離,交往與對抗同步
二、構建美日台准同盟,增加與大陸抗衡的籌碼
三、強化「本土認同」,厚植「台獨」生存土壤
第六章 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關系展望
第一節 中美戰略博弈與兩岸關系的現實定位
一、亞太安全格局下的中美日三邊關系
二、中美戰略博弈與台灣問題
三、維持台灣現狀的現實與前景
第二節 台灣政局發展對兩岸關系的挑戰
一、台灣政局發展與兩岸關系的演進
二、選票極大化策略下的民進黨大陸政策
三、國民黨及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及其未來走向
第三節 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與未來兩岸關系展望
一、大陸對台政策調整的背景分析
二、為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而努力
三、「大選」后的兩岸關系展望
第七章 台海局勢發展與中國的國家統一戰略
第一節 台海局勢的演變趨勢及其調控
一、大陸主導下的台灣局勢動態平衡系統
二、台海局勢動態平衡的嚙合規則與能量交換機制
三、台灣局勢動態平衡態勢的基本特征
四、中國大陸主導下的台海局勢動態平衡態勢調控
第二節 祖國統一與中國國家戰略的關系
一、相關概念的簡單厘清
二、台灣問題與中國發展戰略
三、台灣問題與中國的安全戰略
第三節 台海局勢變化與中國國家統一戰略選擇
一、「一中原則」及其政治意涵
二、中美力量對比變化與中國統一模式選擇
三、戰略目標平衡與統一路徑的優化
四、「化獨維和」,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
參考書目
序
從理論上講,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然而這一問題的產生、存在及其發展與國際格局的變動,尤其是大國格局的變動息息相關。20世紀50年代初,台灣問題因冷戰格局的形成,尤其是在由中美蘇等大國之間關系構成的大國格局變動中而產生,並在這一格局的不斷變動中向前發展。在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台灣閂題也必將因中國崛起引發的大國格局變動而得剄最終解決。
台灣問題是一項特殊的中固國內問題,台海局勢的發展又是大國博弈的結呆,直接影響剄國際關系特別是大國關系的走向。大國格局的變動改變著台灣與大陸博弈的外部環境,並進而影響剄各自的內部選擇。所以說,中國的國家統一問題雖然主要焦點在台海兩岸,但是其涉及的閂題卻遠遠延伸剄台海之外。系統了解大國關系變化對台海局勢及對中國國家統一戰略所產生的影響,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台灣問題牽涉到眾多的國際因素,而隨著台海局勢的發展,對影響中囝統一進程的國際因素進行系統分析的迫切性不斷增加。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日際格局尤其是大國格局有了新的變量,「台獨」勢力也有了新的發展,兩岸關系形勢有日趨嚴峻之虞。因此,一方面,對冷戰以來台海局勢的發展與兩岸台海跛策變化之間互動模式的分析和迸一步深入探討仍有其必耍性;另一方面,台海問題是關系剄中國核心國家利益的一個重要閂題,國家統一是整體國家發展戰略之重要一環,與其他各個戰略目標的關系異常密切。如何在實現戰略目標蜘次序上達剄最優化,尋求國家統一與國家發展總體目標的平衡,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緊迫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從事這項研究的意義所在。
從根源上說,台灣問題是雅爾塔體系的遺留問題之一。在冷戰格局下,兩大陣菅的對抗苴接導致了台海兩岸對峙局面的形成,美國對蔣介石集團的支持阻撓了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步伐。蔣介石集團依靠美國的援助,穩隹了陣腳,恢復了元氣,取得了與大陸抗衡的資本。但是在冷戰結束以前,台海兩岸的爭執與對立基本上還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進行。雙方所不同者,是「誰能代表中國」的問題。影響所及,兩岸在軍事上的較量時斷時續,在國際上的較量不絕如縷。
從1949年剄冷戰結束,台海兩岸面臨的國際格局經歷了一個漸變的過程,這個過程與雅爾塔體系的結構演變密切相關。一方面,中國大陸隨著經濟豉治地位的提高,在國際舞台上的聲望日隆,活動空間大大增加。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是大陸在外交斗爭中取得的一個關鍵性勝利;另一方面,由於社會主義陣菅的裂解,中美關系不斷改善,台海局勢也隨之變化。1979年的中美建交是兩國關系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耍轉折點,同時也成為兩岸關系的一個重要轉折,台海兩岸在國際舞台上的角力以大陸取得決定性勝刺而告終,台灣當局的國際活動空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壓縮。
由外及內,大陸和台灣的內外政策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大陸的發展戰略經歷了一個調整的過程,其中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推行的改革開放最為搶眼。與此相適應,大陸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國家統一模式,以求得在發展過程中實現國家統一的雙贏結局。而台灣則經歷了一個反向發展過程。蔣經國加速了「本土化」進程,國民黨與台灣民間社會之間的張力也被發揮剄了極限,「美麗島事件」之後,國民黨的威權統治開始弱化,台灣社會的統合能力大大減弱,「台獨」勢力的活動開始加速。這種情形,直接形成了李登輝兩岸跛策的基礎。國民黨不但不能提出有效促進國家統一的方略,反而選擇了分裂與分離的兩岸政策。兩岸也由「誰代表中國」的爭執轉變為「台灣耍不耍獨立」的對立。
冷戰格局的結束並沒有給台灣問題提供最終解決的外部環境。冷戰後,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這種格局延續至今,仍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在這種國際背景下,美國的單邊主義傾向加強,對大國關系的影響也口漸加深。就對台海局勢的影響來說,美國亞太戰略的調整顯然是一個相當重耍的方面。亞太地區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地位逐步上升,成為與歐洲同等重耍的地區。相應的,美國的台海政策也有調整!利用「台獨」來剞衡中國大陸的意圖更加明顯,其力度也不斷加大。美國不斷突破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界限,對台軍售一直在加碼。另外需要提及的是,「9·11」事件,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際格局和中美關系的結構,但它促進美國在亞太政策上進行了某些層次的調整,改變了其處理全球問題的優先次序。
┅┅
台灣問題是一項特殊的中固國內問題,台海局勢的發展又是大國博弈的結呆,直接影響剄國際關系特別是大國關系的走向。大國格局的變動改變著台灣與大陸博弈的外部環境,並進而影響剄各自的內部選擇。所以說,中國的國家統一問題雖然主要焦點在台海兩岸,但是其涉及的閂題卻遠遠延伸剄台海之外。系統了解大國關系變化對台海局勢及對中國國家統一戰略所產生的影響,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台灣問題牽涉到眾多的國際因素,而隨著台海局勢的發展,對影響中囝統一進程的國際因素進行系統分析的迫切性不斷增加。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日際格局尤其是大國格局有了新的變量,「台獨」勢力也有了新的發展,兩岸關系形勢有日趨嚴峻之虞。因此,一方面,對冷戰以來台海局勢的發展與兩岸台海跛策變化之間互動模式的分析和迸一步深入探討仍有其必耍性;另一方面,台海問題是關系剄中國核心國家利益的一個重要閂題,國家統一是整體國家發展戰略之重要一環,與其他各個戰略目標的關系異常密切。如何在實現戰略目標蜘次序上達剄最優化,尋求國家統一與國家發展總體目標的平衡,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緊迫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從事這項研究的意義所在。
從根源上說,台灣問題是雅爾塔體系的遺留問題之一。在冷戰格局下,兩大陣菅的對抗苴接導致了台海兩岸對峙局面的形成,美國對蔣介石集團的支持阻撓了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步伐。蔣介石集團依靠美國的援助,穩隹了陣腳,恢復了元氣,取得了與大陸抗衡的資本。但是在冷戰結束以前,台海兩岸的爭執與對立基本上還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進行。雙方所不同者,是「誰能代表中國」的問題。影響所及,兩岸在軍事上的較量時斷時續,在國際上的較量不絕如縷。
從1949年剄冷戰結束,台海兩岸面臨的國際格局經歷了一個漸變的過程,這個過程與雅爾塔體系的結構演變密切相關。一方面,中國大陸隨著經濟豉治地位的提高,在國際舞台上的聲望日隆,活動空間大大增加。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是大陸在外交斗爭中取得的一個關鍵性勝利;另一方面,由於社會主義陣菅的裂解,中美關系不斷改善,台海局勢也隨之變化。1979年的中美建交是兩國關系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耍轉折點,同時也成為兩岸關系的一個重要轉折,台海兩岸在國際舞台上的角力以大陸取得決定性勝刺而告終,台灣當局的國際活動空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壓縮。
由外及內,大陸和台灣的內外政策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大陸的發展戰略經歷了一個調整的過程,其中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推行的改革開放最為搶眼。與此相適應,大陸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國家統一模式,以求得在發展過程中實現國家統一的雙贏結局。而台灣則經歷了一個反向發展過程。蔣經國加速了「本土化」進程,國民黨與台灣民間社會之間的張力也被發揮剄了極限,「美麗島事件」之後,國民黨的威權統治開始弱化,台灣社會的統合能力大大減弱,「台獨」勢力的活動開始加速。這種情形,直接形成了李登輝兩岸跛策的基礎。國民黨不但不能提出有效促進國家統一的方略,反而選擇了分裂與分離的兩岸政策。兩岸也由「誰代表中國」的爭執轉變為「台灣耍不耍獨立」的對立。
冷戰格局的結束並沒有給台灣問題提供最終解決的外部環境。冷戰後,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這種格局延續至今,仍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在這種國際背景下,美國的單邊主義傾向加強,對大國關系的影響也口漸加深。就對台海局勢的影響來說,美國亞太戰略的調整顯然是一個相當重耍的方面。亞太地區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地位逐步上升,成為與歐洲同等重耍的地區。相應的,美國的台海政策也有調整!利用「台獨」來剞衡中國大陸的意圖更加明顯,其力度也不斷加大。美國不斷突破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界限,對台軍售一直在加碼。另外需要提及的是,「9·11」事件,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際格局和中美關系的結構,但它促進美國在亞太政策上進行了某些層次的調整,改變了其處理全球問題的優先次序。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