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海心語:中醫藥文化翻譯別論

譯海心語:中醫藥文化翻譯別論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李照國
  • 出版社: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10109596
  • ISBN13:9787810109598
  • 裝訂:261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春來困頓,輯近年發表之散記激篇,自題《譯海呻吟》,送同窗好友消遣。子木先生閱罷,提筆批道:「君自言心為形役風卷雲,竟不知呻吟為何物?呻吟者,心語也。愚人不識,以為病焉。」遂改《譯海呻吟》為《譯海心語》。

文中之牛喘月,本人是也。昔時諸友聚首太白論道,各取名號以自喻。因感時務勞苦,不堪其負,故取牛喘月以為號,自比吳牛,見月而喘。舊文常以此號見諸報刊,同窗故舊多有不知,常竊以為喜。豈料前年海上論譯,不慎公之於眾,為師友所恥笑。雖然如此,至今未改。

我雖先學英文,後習醫學,現譯中醫,但平生所喜,卻既非外語,又非醫學,更非翻譯,實為諸子之學。故而散記之中,多以諸子之論探究事理,頗不入時學之道。幸而此編僅供師友噴飯,並不旁涉,遂不以為慮。

本集所錄者,均為近三年發表於《中西醫結合學報》及其他刊物上之譯論、雜感,此前在《中國翻譯》、《中國科技翻譯》、《上海翻譯》、《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等刊物上所發表之文稿,因時過境遷,均未收錄。
 

目錄

雜感篇
譯海心語
譯海散憶
誠惶誠恐譯《內經》
《黃帝譯經》引言
《黃帝內經》英譯札記
《黃帝內經》英譯外感
中醫翻譯的「境界」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桴浮於海
「論」中醫翻譯
讀書別議
祭菊
也說歸化與異化
千古一盜
蘇先生
如此而已
尊聖敬賢
安心術
譯論篇
曲罷不知人在否 余音嘹亮尚飄空
——從「翻譯」名稱的演變說起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早期中醫西譯者的翻譯思路與方法
一團茅草亂蓬蓬 驀地燒天驀地空
——從西方第一次針灸熱看語言與翻譯問題對中醫西傳的影響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黃帝」尊號的翻譯說起
千岩萬轉路不定 煙濤微茫信難求
——談《黃帝內經》英語翻譯的原則與方法
說與旁人渾不解 杖藜攜酒看芝山
——再談《黃帝內經》英語翻譯的方法問題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從「中醫」名稱的英語翻譯談翻譯中的「信」與「不信」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從「中西醫結合」之名的英語翻譯談起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中醫名詞術語國際標准化工程正式啟動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翻譯的局限性及其研究芻議
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談談中醫英語翻譯的方法問題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古今詞義的演變及其對中醫翻譯的影響
笑啼俱不敢 方驗作人難
——談談中醫翻譯中的「形合」與「意合」
仰觀葉曜 俯察含章
——中醫英語翻譯理法別議
形與神俱 不可分離
——從語義與語境的演變看中醫翻譯中的「常」與「變」
 

回首當年,秋深風急。太白初雪,夜氣正寒。
策馬向西,不期遇君。見文識人,遂為莫逆。
志趣相投,甚為幸焉。君法孔孟,欲明其德。
力志從譯,交通中西。山高路遠,無畏其險。
巉岩絕壁,無慮其艱。風餐露宿,無憂其苦。
秋涼冬寒,無患其變。博覽諸子,探索譯事。
精研百家,考究譯理。半轉星移,荒漠孤旅。
恬淡虛無,了無旁務。見賢四齊,漸近道矣。
歷經風雨,業已脫塵。天地鬼神,皆識君意。
山林野老,寄語東風。天高地遠,人生苦短。
冷眼向陽,身心兩忘。

太白山翁 子木
乙酉年秋於長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