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經濟格局與發展戰略

中國區域經濟格局與發展戰略
定價:252
NT $ 219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985工程」建設項目——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蘭州大學)學術研究與學科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經過三年建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在區域經濟學的理論研究上又有新的進展,本書就是這一理論研究進展的成果之一。

區域經濟格局的演進問題一直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一個時期的區域經濟格局的形成,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一個時期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思路的反映,也是一個時期政府宏觀指導區域經濟發展和進行宏觀決策思路的反映。當今,中國四大經濟區域的形成,以及所呈現的經濟發展水平自東向西、自南向北遞減的局面,都是與中國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為不同戰略目標而實施的不盡相同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的。

本書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進行比較全面的分析和評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別論述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優先發展戰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等。

聶華林,陝西涇陽人,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區域經濟學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心主任、蘭州大學西北開發綜合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西部區域經濟發展、農村經濟發展和發展生態經濟問題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成果顯著,在學術界有一定影響。主持完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博士點基金項目和地方重要項目20多項。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區域經濟總體格局
第一節 中國區域經濟格局的歷史沿襲與演變
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1947—1957)的特點
二 改革開放以前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1958—1977)的特點
三 改革開放前期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1978—1991)的特點
第二節 當前中國區域經濟格局的特點
一 當今中國區域經濟格局形成的背景
二 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逐漸形成
三 東部地區仍然是全國經濟的重心所在
四 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狀況依然嚴重
五 區域經濟合作取得一定進展
第三節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走勢分析
一 區域增長重心有向北移動的趨勢
二 區域產業分工不斷深化
三 區域合作步伐明顯加快
第二章 東部地區——中國經濟的發動機
第一節 東部地區的經濟特征
一 區位優勢突出,是對外開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二 產業結構較為合理,工業化水平較高
三 經濟發展迅速,是國家宏觀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第二節 東部地區與國際經濟
一 東部地區經濟與國際經濟是密不可分的
二 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趨勢及對東部地區的影響
三 東部地區應對國際經濟影響的策略
第三節 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戰略
一 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戰略提出的背景
二 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戰略的科學內涵
三 以自主創新為核心,推動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第三章 中部地區——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保障
第一節 中部地區的經濟特征
一 二元經濟結構突出,是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 能源與原材料豐富,是東部發展的重要資源支撐
三 區位重要,是中國經濟協調均衡發展的關鍵區域
第二節 中部地區塌陷現象的產生
一 中部地區的塌陷現象
二 制約中部地區發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節 中部崛起戰略
一 中部崛起戰略的提出
二 中部崛起戰略的具體實施
第四章 西部地區——中國經濟的平衡舵
第一節 西部地區的經濟特征
一 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二 經濟發展比較落後,農村貧困人口較多
三 戰略地位重要,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
第二節 西部地區後發優勢的發揮
一 西部地區的後發優勢
二 西部地區實現後發優勢的障礙因素
三 西部地區後發優勢的實現途徑
第三節 西部大開發戰略
一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形成
二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前期效果分析
三 繼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
第五章 東北地區——中國經濟的信號燈
第六章 協調發展: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第七章 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與區域新發展
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