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國學小史

四川國學小史
定價:90
NT $ 78
  • 作者:謝桃坊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日期:2009-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523239
  • ISBN13:9787807523239
  • 裝訂:163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中國的國學運動史上,四川國學有著光輝的地位:這是因為四川是風氣之先於民國元年(1912)由省政府創建了國學院,抗日戰爭時期國學運動的中心轉移到四川,抗戰勝利後四川國學繼續發展,直到新中國的建立。

四川國學運動的歷史是一個新的開拓性的課題,在中國的國學運動史上,四川國學有著光輝的地位。然而「什麽是國學」仍是一個令學者們感到困惑的問題,而且因國學的普及與通俗化又滋生了一些新的很有爭議的問題。本書將圍繞著四川國學運動展開一系列的話題。
 

目錄

總序
引言
一 國學院的首創意義
國學院的建立與國學學校——四川國學會與《四川國學雜志》——宋育仁與《國學月刊》——《四川公立國學專門學校學生會季刊》——國學院院長吳之英——國學院副院長謝無量——國學學校校長廖平——國學大師劉師培對四川國學的影響
二 成都私立國學學校
槐軒先生劉沅與劉氏家學——尚友書塾的國學教學——《尚友書塾季報》——劉成圻的學術思想與 國學觀念
三 國學運動的中心轉移在西南
抗戰與學術——重慶國學界的盛況志》與國學——侯外廬的中國古代思想學說研究——郭沫若對國學運動的貢獻
四 李庄留下的學術豐碑
李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學術避難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留下的歷史跡印——傅斯年和歷史語言學派——岑仲勉對唐代文獻的研究——王明對道教哲學的研究——楊志玖關於馬可波羅的考證——紀念碑
五 走上新學術之路
成都的文化高潮與國學的興盛——華西協合大學的《中國文化研究集刊》——陳寅恪以詩證史——王伊同的《五朝門第》——武漢大學的《文哲季刊》——不能忘記東北——金景芳關於《周易》的研究——顧頡剛與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錢穆的國學研究——蒙思明對考據學的評價
六 國學運動的光輝終結
重慶大學的中文系教師們——華西協合大學的文科教師們——四川大學的國學研究會——一趙少咸的音韻學研究——徐中舒的史學研究——成都私立尊經國學專科學校——四川國學運動的光輝結束者蒙文通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巴山蜀水自然風光旖旎,歷史支化璀璨。作為中華文明起源地之一的巴蜀故地,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滄桑和一代又一代巴人蜀人的篳珞藍縷,形咸了玄妙神奇、博大精深、瑰麗多姿的巴蜀文化,咸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紐咸部分!逮是四川,乃至中日的下座極為珍責的文化寶庠。

巴蜀文化植根於巴山蜀水,是一種典型的地域吏化。自上個世紀40年代初捉出「巴蜀支化」這一概念以來,隨著考古的新發現,特別是三星堆、金沙遺址等一批頗有影響的古跡相繼發現發掘,巴蜀文化的研究逐漸成為熱」蟲,齊陸續在歷史文化、考古文化和民族吏化等方面推出了一批在圉內外引起廣泛關注的學術戍果。這是我省文化亨業繁榮興旺的重要標志,是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矚目戍就。

十六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小康杜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童視發掘、研究巴蜀文化,大力普及、弘楊巴蜀文化,既是結合我省實際、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蓋增長的健康文化生活胥求、仝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既是發展繁榮我省文化亨業、建設文化強省的有杌內容,也是加強和推進我省精神文明蹙設、振奮廣大干部群眾精神的董要途徑。為此目的,省政府組織參亨、文史館員等一批學有專長的老專家、老教授編寫了《巴蜀支化走進千家萬戶》叢書。逮套叢書涵蓋了巴蜀文化的起源與傳承、歷史吏化、民族宗教、科學技術、民風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諸多方面,史實准確,文字精練,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對普及、宣傳和弘揚巴蜀文化,具有積極董要的作用。相信逮套叢書能受到廣大讀考的喜愛,齊從中頷略到巴蜀文化的獨特魅力。

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弘揚巴蜀文化,既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又要大力開展宣傳普及工作。堅持在普及基礎上提高,在提高指導下普及。希望仝省學術研究和文化界的同志始終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妤的、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文化婧品,為椎動我省乓化亨業的發展繁榮作出更犬貢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