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這個神聖的字眼,像朗照的真理之光,證明了人的生存意義。人正是通過自身的創造性活動,擺脫了動物的必然王國,邁向人的自由王國。我們不知道哪一天起人就有了這種寶貴的能力,但是我們明白,正是經由創造的途徑,人才發現和確證了自己的存在本質,回到了自己的生命家園。
本書的中心議題就是探討藝術的創造力。在本書的概念結構中,創造力是一個中心範疇,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包括創造的主體、創造的過程以及創造的產品三個基本方面。研究創造力,也就是在三個基本方面的統一中進行探討。因為很顯然,創造的主體不是靜止的抽象的主體,他只有在創造過程中得到確認和肯定,藝術家只有在藝術創造過程中才獲得自己的資格;同理,創造過程也不是一個虛幻的勞而無獲的心理活動或操作過程,它最終必須訴諸一定的物化形態,必須以藝術品的客觀實在物來了結創造。忽略這三個基本方面的任何一方,或把三者人為地割裂開來,都無助于揭示藝術創造力的真諦。
目錄
再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現代藝術創造心理學的研究現狀
第一節 經驗研究的幾種理論
第二節 精神分析學的理論
第三節 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
第四節 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第五節 人格心理學的理論
第六節 發展心理學的理論
第二章 藝術創造力的元心理學——心理哲學問題
第一節 藝術創造力的概念辨析
一 藝術創造概念的歷史描述
二 當代的藝術創造力概念
第二節 藝術創造力的本體論思考
一 藝術創造力是人生命力的自由洋溢
二 藝術創造力是建構可能性的世界的能力
第三節 藝術創造力的三個悖論
一 藝術創造力的文化悖論
二 藝術創造力的歷史悖論
三 藝術創造力的心理悖論
第三章 藝術創造力的認知心理
第一節 藝術創造的特殊認知對象——意象符號
一 藝術是意象符號的創造
二 意象與視覺化問題
三 意象與聯覺
第二節 藝術創造的認知形態
一 藝術創造的兩種認知形態
二 彌散認知與藝術創造
三 藝術創造過程的方向感和開放性
第三節 創造性發現的幾個認知策略
一 創造性發現的策略之一︰隨意操作
二 創造性發現的策略之二︰孤獨體驗
三 創造性發現的策略之三︰轉移
四 創造性發現的策略之四︰催眠狀態
第四節 藝術創造力的兩個認知悖論
一 切近現實與疏離現實
二 多收信息與減少信息
第四章 藝術創造力的情緒心理
第一節 藝術活動中的情緒
一 情緒的概念與本質
二 日常情緒與藝術中的情緒
第二節 情緒與創造力
一 藝術創造的心境
二 情緒與藝術技巧
第三節 藝術創造過程中的幾種典型的情緒反應
一 創造沖動與預期情緒
二 靈感頓悟與“啊哈”現象
三 自居作用與間離效應
四 超越感與高峰體驗
五 焦慮與挫折感
第五章 藝術創造力的動機心理
第一節 從一般行為動機到藝術創造的動機
一 動機心理學的基本總是
二 幾種關于藝術創造的動機理論
第二節 藝術創造動機的基本層次和維向
一 藝術創造的深層動機和表層動機
二 藝術創造動機的兩個維向
第三節 動機與創造力
一 藝術創造動機的不同形態與功能
二 動機強度與創作效率
三 創造動機激發的契機
第四節 藝術感受力的心理學描述
第六章 藝術創造力的人格心理
第一節 藝術人格與日常人格
第二節 藝術家人格二重性面面觀
一 穩定與不穩定
二 成熟與不成熟
三 健康與變態
四 獨立與順應
五 孤獨與開放
六 冒險與安全
七 獻身與游戲
第三節 心理類型與創造力
一 心理類型的幾種理論
二 藝術家的基本心理類型與創造風格
第四節 現代藝術與非人格化現象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人名索引
後記
前言
第一章 現代藝術創造心理學的研究現狀
第一節 經驗研究的幾種理論
第二節 精神分析學的理論
第三節 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
第四節 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第五節 人格心理學的理論
第六節 發展心理學的理論
第二章 藝術創造力的元心理學——心理哲學問題
第一節 藝術創造力的概念辨析
一 藝術創造概念的歷史描述
二 當代的藝術創造力概念
第二節 藝術創造力的本體論思考
一 藝術創造力是人生命力的自由洋溢
二 藝術創造力是建構可能性的世界的能力
第三節 藝術創造力的三個悖論
一 藝術創造力的文化悖論
二 藝術創造力的歷史悖論
三 藝術創造力的心理悖論
第三章 藝術創造力的認知心理
第一節 藝術創造的特殊認知對象——意象符號
一 藝術是意象符號的創造
二 意象與視覺化問題
三 意象與聯覺
第二節 藝術創造的認知形態
一 藝術創造的兩種認知形態
二 彌散認知與藝術創造
三 藝術創造過程的方向感和開放性
第三節 創造性發現的幾個認知策略
一 創造性發現的策略之一︰隨意操作
二 創造性發現的策略之二︰孤獨體驗
三 創造性發現的策略之三︰轉移
四 創造性發現的策略之四︰催眠狀態
第四節 藝術創造力的兩個認知悖論
一 切近現實與疏離現實
二 多收信息與減少信息
第四章 藝術創造力的情緒心理
第一節 藝術活動中的情緒
一 情緒的概念與本質
二 日常情緒與藝術中的情緒
第二節 情緒與創造力
一 藝術創造的心境
二 情緒與藝術技巧
第三節 藝術創造過程中的幾種典型的情緒反應
一 創造沖動與預期情緒
二 靈感頓悟與“啊哈”現象
三 自居作用與間離效應
四 超越感與高峰體驗
五 焦慮與挫折感
第五章 藝術創造力的動機心理
第一節 從一般行為動機到藝術創造的動機
一 動機心理學的基本總是
二 幾種關于藝術創造的動機理論
第二節 藝術創造動機的基本層次和維向
一 藝術創造的深層動機和表層動機
二 藝術創造動機的兩個維向
第三節 動機與創造力
一 藝術創造動機的不同形態與功能
二 動機強度與創作效率
三 創造動機激發的契機
第四節 藝術感受力的心理學描述
第六章 藝術創造力的人格心理
第一節 藝術人格與日常人格
第二節 藝術家人格二重性面面觀
一 穩定與不穩定
二 成熟與不成熟
三 健康與變態
四 獨立與順應
五 孤獨與開放
六 冒險與安全
七 獻身與游戲
第三節 心理類型與創造力
一 心理類型的幾種理論
二 藝術家的基本心理類型與創造風格
第四節 現代藝術與非人格化現象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人名索引
後記
序
本書是我在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攻讀研究生時的產物。完成于1988年,但一直拖到1992年才面世。當時正值國內出版業的艱難時世,學術著作的出版可謂難上加難。拙著能夠刊行,已是幸事!當時只印行一千多冊,估計市面上流通得不多。後來有不少學界朋友索要本書,作為作者我也無能為力。今天南京大學出版社有意舊作重印,對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回顧所走過的學術路程,該書算得上是我寫的第一本學術專著,大約是初入學術界之牛刀小試吧?那時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場景歷歷在目,終日泡在圖書館里,和管理人員混得很熟,時不時進入圖書館一些特藏室,看到一些未公開借閱的外文資料。那時既沒有電腦,也沒有網絡,更沒有電子圖書,完全靠信函和一些外國學者聯絡。寫作過程中,諸如阿恩海姆、蔡爾德、霍蘭、加德納等著名學者給予我不少幫助,不但回信給我指點,而且惠寄許多當時非常珍貴的學術著作。更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學著名的“零計劃”主持之一加德納教授信中約定在北京晤面,後來真的在友誼賓館與他們夫婦謀面,聊得頗為開心。讓人留念的80年代,那時學習風氣極好,好像在校園里除了討論學術沒有別的什麼誘惑。再加上北京大學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匿資料,還有當時文藝心理學很是熱門,這些都為本書的寫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大家都知道,心理學在20世紀是一個飛速發慌的新興學科。除了普通心理學之外,諸多門類心理學也很是發達。從教育心理學到管理心理學,從傳媒心理學到體育心理學,可以說,大凡是人的活動領域,總有心理學分支的存在。心理學;不但揭示了人復雜的內心活動及其反應,而且為人們在當代社會的自我關懷提供了某種路徑。說到藝術心理學,自19世紀費希特首創自下而上的經驗美學研究以來,已有很大的進展。國際經驗美學學會的蓬勃發展和諸多藝術心理學研究計劃的實施,就是明證!我盡管沒有受過心理學的專業訓練,但對藝術心理學或審美心理學卻情有獨鐘。所以在我學術研究起步階段,花了相當多的精力來研討藝術心理學問題。不過稍有遺憾的是,這一研究未能持之以恆地繼續下去。今天,藝術心理學的研究似乎有點兒凋敝,遠不是學術熱點問題。但我想,藝術心理學的問題問題存在著,而且越來越具有挑戰性。隨著文化越來越趨向于審美化,隨著體驗成為人們的重要生活方式,藝術心理學的復興是指日可待的。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兩位先生。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葉朗先生。回想起來,我在學術上如果有一點成就的話,離不開先生的提攜和指點。盡管在北大讀研究生期間公干的任務很重,但導師問題鼓勵我們探索自己硝鹽的課題,這本書也算是忙里偷閑“干私活”的一個產物。其次我要感謝錢中文先生,錢先生一向關懷後進,本書的寫作得到了他的熱情鼓勵,並被列入了他所主編的“文藝理論建設叢書”刊行。
本書寫作至今已經過去20年年頭。20年來,中國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化,學術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驚嘆的發展。如果這本書對今天的青年學子們來說還有用的話,那無疑是對我的一個令人欣慰的回報。
作者
2008年10月6日
回顧所走過的學術路程,該書算得上是我寫的第一本學術專著,大約是初入學術界之牛刀小試吧?那時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場景歷歷在目,終日泡在圖書館里,和管理人員混得很熟,時不時進入圖書館一些特藏室,看到一些未公開借閱的外文資料。那時既沒有電腦,也沒有網絡,更沒有電子圖書,完全靠信函和一些外國學者聯絡。寫作過程中,諸如阿恩海姆、蔡爾德、霍蘭、加德納等著名學者給予我不少幫助,不但回信給我指點,而且惠寄許多當時非常珍貴的學術著作。更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學著名的“零計劃”主持之一加德納教授信中約定在北京晤面,後來真的在友誼賓館與他們夫婦謀面,聊得頗為開心。讓人留念的80年代,那時學習風氣極好,好像在校園里除了討論學術沒有別的什麼誘惑。再加上北京大學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匿資料,還有當時文藝心理學很是熱門,這些都為本書的寫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大家都知道,心理學在20世紀是一個飛速發慌的新興學科。除了普通心理學之外,諸多門類心理學也很是發達。從教育心理學到管理心理學,從傳媒心理學到體育心理學,可以說,大凡是人的活動領域,總有心理學分支的存在。心理學;不但揭示了人復雜的內心活動及其反應,而且為人們在當代社會的自我關懷提供了某種路徑。說到藝術心理學,自19世紀費希特首創自下而上的經驗美學研究以來,已有很大的進展。國際經驗美學學會的蓬勃發展和諸多藝術心理學研究計劃的實施,就是明證!我盡管沒有受過心理學的專業訓練,但對藝術心理學或審美心理學卻情有獨鐘。所以在我學術研究起步階段,花了相當多的精力來研討藝術心理學問題。不過稍有遺憾的是,這一研究未能持之以恆地繼續下去。今天,藝術心理學的研究似乎有點兒凋敝,遠不是學術熱點問題。但我想,藝術心理學的問題問題存在著,而且越來越具有挑戰性。隨著文化越來越趨向于審美化,隨著體驗成為人們的重要生活方式,藝術心理學的復興是指日可待的。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兩位先生。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葉朗先生。回想起來,我在學術上如果有一點成就的話,離不開先生的提攜和指點。盡管在北大讀研究生期間公干的任務很重,但導師問題鼓勵我們探索自己硝鹽的課題,這本書也算是忙里偷閑“干私活”的一個產物。其次我要感謝錢中文先生,錢先生一向關懷後進,本書的寫作得到了他的熱情鼓勵,並被列入了他所主編的“文藝理論建設叢書”刊行。
本書寫作至今已經過去20年年頭。20年來,中國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化,學術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驚嘆的發展。如果這本書對今天的青年學子們來說還有用的話,那無疑是對我的一個令人欣慰的回報。
作者
2008年10月6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