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諸病源候論
定價:240
NT $ 209
  • 作者:高文柱 沈澍農/主/編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8049284
  • ISBN13:9787508049281
  • 裝訂:平裝 / 31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醫名著浩如煙海,積澱了數以千年的精華,養育了難以計數的英才,昭示著絢麗無比的輝煌。歷史證明,中醫的成才之路,非經典名著滋養下的躬身實踐,別無蹊徑。如何面對如此龐大的寶庫,如何在這個寶庫中迅速找到不同學科、不同層次學者最需要的著作,這是不少中醫人士在讀書中經常遇到的困惑。

《中醫必讀百部名著》叢書,匯古代名醫巨匠臨證經驗,集當今專家學者集體智慧,有針對性地從數以萬計的醫著中精選書目百種,采用最佳版本為底本,認真校勘,合理注釋,撰寫導言,添加按語,分門別類,結集出版,以方便讀者學習和使用。一卷在手,可以獲得一把打開某個領域知識大門的鑰匙;全套在握,可以獲得一組破解整個中醫學發展的密碼。

所謂“必讀”者,學醫之人不可不讀,業醫之人不能不讀。此乃學醫之門徑,業醫之津梁,案頭之必備。願《百部名著》成為中醫藥院校在校學生和中醫、中西醫結合醫生的良師益友;願本套叢書成為醫療、教學、科研機構及各圖書館的永久珍藏。

本書是《中醫必讀百部名著》叢書中的《諸病源候論》。
 

目錄

卷一
風諸病上凡二十九論
卷二
風諸病下凡二十論
卷三.
虛勞諸病上凡三十九論
卷四
虛勞諸病下凡三十六論
卷五
腰背諸病凡十論
消渴諸病凡八論
卷六
解散諸病凡二十六論
卷七
傷寒諸病上凡三十三論
卷八
傷寒諸病下凡四十四論
卷九
時氣諸病凡四十三論
熱諸病凡二十八論
卷十
溫諸病凡三十四論
疫癘諸病凡三論
卷十一
瘧諸病凡十四論
卷十二
黃諸病凡二十八論
冷熱諸病凡七論
卷十三
氣諸病凡二十五論
腳氣諸病凡八論
卷十四
咳嗽諸病凡十五論
淋諸病凡八論
小便諸病凡八論
大便諸病凡五論
卷十五
五髒六腑諸病凡十三論
卷十六
心痛諸病凡五論
腹痛諸病凡四論
心腹痛諸病凡七論
卷十七
痢諸病凡四十論
卷十八
濕蜃諸病凡三論
九蟲諸病凡五論
卷十九
積聚諸病凡六論
瘕諸病凡十八論
卷二十
疝諸病凡十一論
痰飲諸病凡十六論
癖諸病凡十一論
否噎諸病凡八論
卷二十一
脾胃諸病凡五論
嘔噦諸病凡六論
宿食不消諸病凡四論
水諸病凡二十二論
卷二十二
霍亂諸病凡二十四論
卷二十三
中惡諸病凡十四論
尸諸病凡十二論
卷二十四
注諸病凡三十四論
卷二十五
蠱毒諸病上凡九論
卷二十六
蠱毒諸病下凡二十七論
卷二十七
血諸病凡九論
發毛諸病凡十三論
面體諸病凡五論
卷二十八
目諸病凡三十八論
卷二十九
鼻諸病凡十一論
耳諸病凡九論
牙齒諸病凡二十一論
卷三十
唇口諸病凡十七論
咽喉等諸病凡二十五論
卷三十一
癭瘤諸病凡十五論
凡諸病凡十三論
腫諸病凡十七論
丁瘡諸病凡十三論
卷三十二
癰疽諸病上凡十六論
卷三十三
癰疽諸病下凡二十九論
卷三十四
瘺諸病凡三十五輪
痔諸病凡六論
卷三十五
瘡諸病凡六十五論
傷瘡諸病凡四論
卷三十六
獸毒諸病凡四論
蛇毒諸病凡五論
雜毒諸病凡十四論
金瘡諸病凡二十三論
腕傷諸病凡九論
卷三十七
婦人雜病一凡三十二論
卷三十八
婦人雜病二凡十九論
卷三十九
婦人雜病三凡四十論
卷四十
婦人雜病四凡五十論
卷四十一
婦人妊娠諸病上凡二十論
卷四十二
婦人妊娠諸病下凡四十一論
卷四十三
婦人將產諸病凡三論
婦人難產諸病凡七論
婦人產後諸病上凡三十論
卷四十四
婦人產後諸病下凡四十一論
卷四十五
小兒雜病一凡二十九論
卷四十六
小兒雜病二凡三十四論
卷四十七
涉兒雜病三凡四十五論
卷四十八
小兒雜病四凡四十六論
卷四十九
小兒雜病五凡五十論
卷五十
小兒雜病六凡五十一論
 

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玉清昭應宮判官中散大夫尚書左司郎中知制誥史館修

撰判館事上護軍常山郡開國候食邑一千二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宋綬奉敕撰

臣聞人之生也,陶六氣之和,而過則為(�人�);醫之作也,求百病之本,而善則能全。若乃分三部九候之殊,別五聲五色之變,換盈虛于表里,審躁靜于性韻,達其消息,謹其攻療,茲所以輔含靈之命,裨有邦之治也。

國家丕冒萬宇,交修庶職。執技服于官守,寬疾存乎政典。皇上秉靈圖而迪成憲,奉母儀而隆至化。明燭幽隱,惠綏動植。憫斯民之(�火)苦,仁嘉醫之拯濟。且念幅員之遼貌,閭巷之窮厄,肄業之士,罕盡精義;傳方之家,頗承肄舛。四種之書或缺,七年之習末周,以彼粗工,肆其億度,夭害生理,可不哀哉!是形慘怛,或懷重慎,以為昔之上手,效應參神,前五日而逆知,經三折而取信,得非究源之微妙,用意之詳密乎?

蓋診候之教,肇自軒祖,中古以降,論著彌繁,思索其精,博利于眾。乃下明詔,疇咨舊聞,上稽聖經,旁摭奇道,發延閣之秘蘊,敕中尚而讎對。《諸病源候論》者,隋大業中太醫巢元方等奉詔所作也。會粹群說,沈研精理,形脈之證,罔不該集。明居處、愛欲、風濕之所感,示針(金免��)、撟引、湯熨之所宜。誠術藝之楷模,而診察之津涉。監署課試,固常用此。乃命與《難經》、《素問》圖鏤方版,傳布海內。洪惟祖宗之訓,務推存育之惠,補《農經》之缺漏,班禁方于遐邇。逮今搜采,益窮元本,方論之要殫矣,師藥之功備矣。將使後學段而柔之,視色毫而靡愆,應心手而胥驗。大哉!味百草而救枉者,古皇之盛德;憂一夫之失所者,二帝之用心。弭茲札瘥,躋之仁壽,上聖愛人之旨,不其篤歟。

翰林醫官副使趙拱等參校發既終,繕錄以獻,爰俾近者,為之題辭。顧惟空疏,莫探秘賾,徒以述善誘之深意,用勸方來,揚勤恤之至仁,式昭大庇雲爾。謹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