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而客觀地介紹了塔吉克族歷史文化各方面的情況,其中包括生態環境、歷史、經濟、旅游、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等內容。為了使本書更具有科學性,編者翻閱了大量的古史典籍和有關文獻資料,利用了考古的新發現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塔吉克民間文化資料。

書中所使用的有關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倫理道德和民間文學方面的材料,很多都是編者親自搜集、整理的。在介紹一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時,本書依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從當時的社會角度出發,客觀地給予評價,盡量避免誇張和失實。對一些有爭議的和尚未進行科學論證的問題,本書采取了實事求是、存而不論的保留態度。
 

目錄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
二、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
三、金子的河流——澤勒普善河
四、古徙多河——塔什庫爾干河
五、帕米爾高原的明珠——塔什庫爾干
第二節 資源
一、氣候資源
二、土地及草場資源
三、林業及野生動植物資源
四、水資源和能源地熱資源
五、礦產資源
六、冰川資源
第三節 塔吉克族人口、分布和語言狀況
一、人口、分布
二、語言狀況

第二章 遠古時代至1840年的塔吉克族先民
第一節 帕米爾地區的史前歷史
一、舊石器時代的吉日尕勒文化遺址
二、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香寶寶古墓群
三、塔什庫爾干縣下坂地墓地考古發現
第二節 古代西域各地的東伊朗部族
一、雅利安人
二、塞人
三、粟特人
四、吐火羅人
第三節 古代蔥嶺各國
第四節 漢唐之際的■盤陀國
一、■盤陀國的建立、發展及滅亡
二、■盤陀國的歷史影響
第五節 清朝以前塔吉克族的社會發展變化
一、蔥嶺守捉
二、喀喇汗、西遼與蒙古、元朝、察合台汗國時期的塔吉克族
三、伊斯蘭教伊斯瑪儀派的傳入
四、葉爾羌汗國時期塔吉克族社會的變化
第六節 清朝時期塔吉克族的社會變革
一、清代色勒庫爾回庄的建立
二、蔥嶺上的乾隆紀功碑
三、反對浩罕侵略的斗爭與英雄庫爾察克

第三章 1840年至1949年的塔吉克族
第一節 反對阿古柏侵略的斗爭
第二節 清朝設立蒲犁廳和保留阿奇木伯克
第三節 新疆建省后塔吉克族社會經濟的發展
第四節 反對沙皇俄國和英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
第五節 社會經濟概況
第六節 軍閥統治時期塔吉克族人民的反壓迫斗爭
第七節 中國共產黨人在塔吉克牧區的革命活動
第八節 蒲犁革命

第四章 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塔吉克族
第一節 塔吉克族人民的翻身解放
一、五星紅旗插上帕米爾高原
二、新政權的建立
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節 社會變化
第三節 經濟發展
一、畜牧業
二、農業
三、傳統手工業和工業
四、商業貿易
第四節 改革開放后的塔吉克族

第五章 民俗文化
第一節 生活民俗
一、飲食民俗
二、服飾民俗
三、起居民俗
四、交通民俗
第二節 婚姻家庭
一、家長制大家庭
二、遺產繼承
三、子女教育
第三節 倫理道德與各種禮儀
一、日常禮儀
二、婚戀民俗
三、喪葬習俗
第四節 宗教信仰
一、原始崇拜及其印跡
二、「四要素」的觀念
三、色彩的觀念
四、伊斯蘭教伊斯瑪儀派的信仰
第五節 節日民俗
一、古爾邦節
二、肉孜節
三、肖公巴哈爾節
四、皮里克節
五、祖吾爾節
六、鐵合木祖瓦斯提節
第六節 民間文學
一、故事類
二、詩歌類
第七節 民間藝術
一、音樂
二、樂器
三、舞蹈
第八節 民間體育與娛樂活動
一、叼羊
二、賽馬
三、馬球
四、跑馬射擊
五、跑馬拾銀元
六、賽耗牛、騎氂牛叼羊

附錄 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修訂后記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包括《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記錄了中國55個少數民族從起源至21世紀初的歷史發展進程,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薈萃了大量原始的、鮮活的、極其珍貴的資料,是一部關於中國民族問題的大型綜合性叢書,是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展開。為了摸清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狀況,搶救行將消失的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料,1953年,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和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進行全國性的民族識別調查,1956年又開始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在三次大規模的系統調查的基礎上,中央民委從1958年開始組織編寫《中國少數民族簡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三種叢書。「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央民委機構撤銷,此項工作被迫中斷。1978年國家恢復民族工作機構,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改為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1979年,國家民委決定繼續組織編寫以上三種叢書,並增加編寫《中國少數民族》和《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兩種叢書,定名為《民族問題五種叢書》。《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編輯出版列入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六五」規划的重·點科研項目。

《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共計402本,一億多字,該項目自1958年啟動至1991年基本完成,歷時JU多年,涉及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及中央有關單位400多個編寫組,1760多人參與,分別由全國30多家出版社出版。縱觀歷史,像這樣全面系統地調查研究、編輯出版介紹各個少數民族的叢書在中國前所未有;橫看世界,像這樣由政府部門組織為國內各少數民族著書立說實屬罕見。

盛世修史、修志,這是中國的傳統。由於《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出版時間長,涉及地區廣,出版單位分散以及受當時環境條件局限,難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體例版本不統一;二是有些解釋不准確;三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所發生的變化和取得的成就沒有得到充分的反映。為適應民族工作發展和民族問題研究的需要,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國家民委決定從2005年開始對《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進行修訂再版。

這次修訂再版的總體原則是基本保持原貌」,統一體例、版本,增加新內容」,統一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其中:

《中國少數民族》的修訂,旨在原版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結構,更新有關數據和資料,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增加各少數民族在改革開放以來各方面的發展成就。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