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傳承與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民族文化傳承與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金志遠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5097027
  • ISBN13:9787105097029
  • 裝訂:442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文化學視角出發,系統全面地探討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若干基本問題,表現了論者具有較強的理論敏感度和實踐取向意識。這一研究對於促進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本書力圖借鑒多學科的知識與研究成果,廣泛涉及課程論、民族教育學、教育文化學、語言學、文化社會學、文化學等多學科理論知識,展示了論者較開闊的學術視野。本書首先從文化學的視角對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演變脈絡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分析,划分出認同、斷裂、發展、多元四個階段並逐一分析了特征及得失;在分析文獻的基礎上,對民族文化采取了民族學、民族語言學、民族心理學等方面的分析探討,從文化、社會、心理的深層揭示課程改革的機理和原理;在研究總體構架上,論者分別從民族知識、民族語言、民族心理結構以及生活方式等維度,全面闡述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課程建構的目標、內容及實施過程,分析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制度安排和行為選擇,提出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中整合科學與人文知識、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等重要命題。研究取得的這些認識成果,不僅具有強的現實性,而且具有前瞻性。
 

目錄


導言
一、問題的提出及其預期價值
二、研究的思路、研究域和分析框架
三、本書的分析視角與研究方法論
第一章 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分析
第一節 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民族化探索的回顧
第二節 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民族化探索的反思
第三節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亟待回答的問題

第二章 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狀調查分析
第一節 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面臨的民族文化現狀調查
第二節 調查結果的總結與分析

第三章 基於民族文化的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建構分析
第一節 關聯:民族知識系統與課程改革
第二節 聯結:民族語言符號與課程改革
第三節 平衡:民族心理結構與課程改革
第四節 協調:民族生活方式與課程改革

第四章 基於民族文化的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分析
第一節 科學性與人文性整合的民族教育課程價值觀
第二節 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相整合的民族教育課程知識觀

第五章 基於民族文化的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分析
第一節 基於民族文化課程改革的課程目標
第二節 基於民族文化課程改革的課程內容
第三節 基於民族文化課程改革的課程實施
第四節 結語
附錄
附錄一調查問卷
附錄二中國各民族語言系屬表
附錄三中國各民族文字類型表
附錄四中國民族自治地方簡表一
中國民族自治地方簡表二
附錄五內蒙古自治區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設置表
附錄六中國少數民族情況簡表
附錄七全日制民族中小學漢語文教學大綱
參考文獻
后記
 

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民族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一個民族的教育,尤其是民族基礎教育,必須傳承本民族的文化,使本民族的知識、語言、民族心理和生活方式傳承下去,以保證民族文化的延續性。

  從民族文化傳承的角度研究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很難的課題,問題不僅在於已有研究基礎的缺乏,更主要的是這一課題研究本身的難度。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清晰地界定民族文化的內涵及其豐富的表現形態,同時還必須尋求在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滲透民族文化的合理的分析緯度。金志遠博士作為蒙古族子弟,是我帶的第一位少數民族博士生,在他2003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課程時,就把少數民族教育有關的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大量的實踐考察基礎上,金志遠博士以極強的學術敏感與研究勇氣,選定了從文化的視角人手來思考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問題,並作為研究的中心議題。經過了三年多的積淀、醞釀和修改完善,在他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形成了今天展現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稿。

《基於民族文化的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一書,可以說是填補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的一項空白。本書從文化學視角出發,系統全面地探討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若干基本問題,表現了論者具有較強的理論敏感度和實踐取向意識。這一研究對於促進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本書力圖借鑒多學科的知識與研究成果,廣泛涉及課程論、民族教育學、教育文化學、語言學、文化社會學、文化學等多學科理論知識,展示了論者較開闊的學術視野。本書首先從文化學的視角對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演變脈絡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分析,划分出認同、斷裂、發展、多元四個階段並逐一分析了特征及得失;在分析文獻的基礎上,對民族文化采取了民族學、民族語言學、民族心理學等方面的分析探討,從文化、社會、心理的深層揭示課程改革的機理和原理;在研究總體構架上,論者分別從民族知識、民族語言、民族心理結構以及生活方式等維度,全面闡述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課程建構的目標、內容及實施過程,分析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制度安排和行為選擇,提出了民族基礎教育課程中整合科學與人文知識、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等重要命題。研究取得的這些認識成果,不僅具有強的現實性,而且具有前瞻性。 . ·

本書堅持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原則,采用了歷史研究、文獻研究、理論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等多種方法開展研究。尤其可貴的是,論者將歷史研究、調查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在研究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查研究,對民族地區(主要是內蒙古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把握,從而為論文研究提供了翔實、可靠的一手資料,為全面、客觀地分析民族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提供了較為堅實的實證基礎。關於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問題,還有許多方面需要作進一步深入研究,譬如,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標准的國家統一性與民族特殊性的關系處理問題,民族課程的設計主體及設計思路問題,民族基礎教育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問題等。但我們堅信,有對民族教育滿腔熱忱地摯着的研究追求,有對民族教育改革實踐問題的關注及勇於探索的態度和精神,金志遠博士在以后的研究中將會不斷取得更多的新的研究成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