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現代戲劇譯作(第2輯)

西方現代戲劇譯作(第2輯)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吳朱紅/譯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11272067
  • ISBN13:9787811272062
  • 裝訂:263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戲劇編導、戲劇翻譯家吳朱紅近年來引進、翻譯的外國優秀劇目,分為加拿大卷和美國卷。其中加拿大卷包括《紀念碑》、(第一部引進來中國的加拿大話劇)、《明槍暗箭》(加拿大總督獎得主)、《測謊器》(當代加拿大著名實驗戲劇作品),可以「當代加拿大新戲劇」為主題;美國卷包括《安妮日記》、《屋外有花園》、《大酒店套房》,以「當代美國戲劇新經典」為主題。

1907年在日本東京,一批中國留學生演出了西方名劇《茶花女》,由此開啟了中國人演出西方戲劇的歷史。為了有別於中國傳統戲曲,引入中國的西方戲劇隨即被國人定名為「話劇」。話劇以演外國戲為起點,由模仿而至原創,走過了多姿多彩的一百年,始終與其本源千絲萬縷。外國戲劇、中外戲劇的交流伴隨了中國話劇的發展歷程。 本書則是一本專門收錄最近十年來國內西方現代戲劇新劇本的選集——《西方現代戲劇譯作》的第2輯。這個集子里收集了《安妮日記》和兩部最新加拿大劇本《明槍暗箭》、《測謊器》,可以說在風格上兼容了現實主義經典和現代主義實驗,仿佛展現了世界戲劇半個世紀以來觀念樣式的流轉變遷,透過它們,或許可以領略一下舞台上下的風雨雲煙。
 

目錄


測謊器
序幕
投影一
投影二
投影三
投影四
投影五
投影六
投影七
投影八
投影九
投影十
投影十一
投影十二
投影十三
投影十四
投影十五
投影十六
投影十七
投影十八
投影十九
投影二十
投影二十一
投影二十二
明槍暗箭
一場
二場
三場
四場
五場
六場
七場
八場
九場
十場
十一場
十二場
十三場
十四場
安妮日記
第一幕 第一場
第一幕 第二場
第一幕 第三場
第一幕 第四場
第一幕 第五場
第二幕 第一場
第二幕 第二場
第二幕 第三場
第二幕 第四場
第二幕 第五場
 

1907年在日本東京,一批中國留學生演出了西方名劇《茶花女》,由此開啟了中國人演出西方戲劇的歷史。為了有別於中國傳統戲曲,並突出其台詞語言的特點,引入中國的西方戲劇隨即被國人定名為「話劇」。話劇以演外國戲為起點,由模仿而至原創,走過了多姿多彩的一百年,始終與其本源千絲萬縷。外國戲劇、中外戲劇的交流伴隨了中國話劇的發展歷程。最初搬演《茶花女》、《玩偶之家》,改編《瓊斯皇》等西方經典劇目奠定了話劇現實主義的基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布萊希特作品在中國首演,成為現代主義的試探性露面;而後話劇與外界開始了漫長的隔絕,外國戲幾乎成為話劇舞台上的盲點。20世紀80年代初,外國戲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重返中國,推動了舞台敘事觀念和形式的轉變,中國話劇實現了從寫實向寫意的全面突圍和拓展。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認識上的偏差出現了拿過時當新潮來模仿的波折,比如小劇場戲劇引入中國之初,出現的一些形式大於內容的實驗性演出,以及類似情景今天依然時有重演等等,但畢竟更多的外國戲從此被介紹到了中國。至上個世紀90年代末,新的一批外國劇目紛至沓來:《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科諾克或醫學的勝利》、《安妮日記》、《紀念碑》、《屋外有花園》、《哥本哈根》……·形成了話劇舞台上又一個外國戲高潮。這些劇目以不同的特點給觀眾帶來新鮮興奮的視覺享受,在開闊視野、豐富劇目、營造風格題材多樣化方面都作出了一定貢獻。回顧新世紀以來的演出劇目,如果按叫好數量與上演數量做一個比較,外國戲占的叫好比例顯然是比較高的,對近年本土創作的啟示也是明顯的,就像有評論所說「夕卜國戲還要送話劇一程」。(薛曉金:《外國戲還要送話劇一程》,《新劇本》nnnmdUUd,4)

1999年在北京演出的《安妮日記》,既是世紀之交中國話劇舞台外國新劇目風潮的起點,也是我個人引進外國戲劇的事業的發端。1999年盛夏,北京經歷着歷史罕見的高溫。在高達40'C的酷暑當中,一部話劇激發起人們更高漲的熱情,歷時一個月之久。引進《安妮日記》,使我的藝術積累第一次比較全面地釋放——舞台經驗、藝術感受力等都成為我進行再創作的便利和優勢。與翻譯小說、散文等其他文學作品不同,翻譯劇本要以戲為本,要求譯者有對劇作充分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對人物、情境准確的理解力,還要有較為深厚的中文功底,對台詞語言的處理符合戲劇演出的要求。1999年夏天的《安妮日記》,因為較好地體現了原作的精髓,散發出安妮那獨特的人性光輝,引發了北京戲劇舞台上的一片感動,也鼓舞我在發掘外國新劇目、進行戲劇創作的道路上逐漸前行。以后的九年里,我相繼引進、翻譯了《紀念碑》、《屋外有花園》、《遠去的家園》、《家有嬌妻》(並改編),均已公演,演出單位包括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島市話劇院、廣州話劇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等。另外還應邀完成了Ill/l/l/l/l/, 00/1的英譯本,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出,及《我愛桃花》英譯本等。應該說,這幾部外國新戲比較符合我選擇劇本的標准和要求。在我看來i一個好劇本應該好懂好看,風格題材多元化。從《安妮日記》到《紀念碑》、《屋外有花園》及《家有嬌妻》的本土化嘗試,題材風格內容各有不同,但各有其「新」:《安妮日記》從孩子的視角講述戰爭的悲劇,凄美壯麗;《屋外有花園》用荒誕手法批判人性弱點,深邃而透徹;《紀念碑》以全新的概念譴責戰爭,哲理啟迪直指人心……這幾部外國新劇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戲劇的新面貌或者戲劇創作的新趨向,演出情況也印證了一個事實,即在表導演力量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劇本仍舊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本來,對於戲劇而言,劇本毋庸置疑是根本。然而近年來,在不斷增加的演出數量背后,存在着一種弱化內涵、沉迷形式的趨向:蔑視劇本,忽略情節,淡化戲劇沖突,只用莫名其妙的形式取代戲劇應有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這種現象既與急功近利的觀念有關,也與劇本創作功力貧弱有關。其結果就是這類演出普遍缺乏起碼的藝術水准。很多正反兩方面的例子,都印證了當今話劇觀眾需要好戲,話劇舞台需要好劇本。好劇本是演出成功的重要保證。好劇本出好戲,好劇本還可以充分展現好演員的潛質。影視明星凱麗就是因為在《紀念碑》的出色表演榮獲了當年的「中國戲劇梅花獎」,孫紅雷在影視圈大紅大紫前主演《屋外有花園》的時候,評論就斷言他會大有前途,說「《屋外有花園》為中國磨練了又一位演技派男明星」。而能夠比較准確地發現一個好劇本需要獨到的眼光,這眼光之於一部作品來說,確實有着同等重要的文化價值。因為經典都是從新劇目當中發掘、搬演、沉淀而來的,沒有天生的經典,就跟沒有天生的大師、權威一樣。目中只有舊的經典,眼界就會受到局限,創造力也會消減。比照一下西方戲劇的現實狀況,我們的戲劇當下似乎更需要一種能夠包容新作品的胸懷,放達的心態能夠活躍創作思維、激發創造力。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