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土家醫方劑學》是闡明和研究方劑配伍及臨床應用的學科,是土家醫的基礎學科之一。本書分上、下兩篇及附錄三部分。上篇總論,主要介紹土家醫方劑的起源和發展,土家醫常用方劑與治法,藥物鮮用方劑的分類原則,方劑的組成與變化,方劑的劑型和用法等內容。下篇各論,按治法分為表出劑、清敗劑、松祛劑、撒開劑、攻殺劑、通泄劑、趕熄劑、震拔劑、消撥劑、提斂劑、控停劑、調和劑、固澀劑、補益劑、接續劑、利竅劑等16章,收入常用代表方335首,附方193首,單驗方253首。附錄包括檢方索引、參考書目,以利讀者檢索。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土家醫方劑學發展概況
第一節 土家族醫藥發展簡史
第二節 土家族醫藥學術特點
一、土家族醫學基礎理論
(一)天人合一的認識觀
(二)人體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
(三)病因學特點
(四)病理學特點
(五)診斷學特點
(六)臨床治療學特點
(七)養生學特點
二、土家醫臨床醫學
(一)疾病命名的特點
(二)疾病分類的特點
(三)臨床證候與證治特點
(四)「服侍」技術特點
三、土家醫藥物學
(一)藥物性味功能
(二)藥物分類方法
(三)用藥方法及特點
(四)醫方的學術特點
(五)臨床藥物反畏與禁忌的學術特點
(六)藥物炮制特點
四、土家族人文醫學
(一)人文醫學的傳承特點
(二)人文醫學的基礎——人文關懷
(三)人文醫學模式——集醫藥護於一家
第三節 土家醫方劑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地下考古文獻資料中的方藥文化
二、土家族傳統地道藥物與方藥文化
三、土家族民俗文化中的方藥文化現象
四、歷代文獻資料中有關土家族方藥文化
五、土家族民間流傳的方藥文化
六、當代土家族醫方劑學研究
(一)對土家族藥物進行篩選和臨床驗證
(二)方劑研究
(三)方藥的研究與開發
第二章 方面軍子與治法
第一節 方子與治法的關系
第二節 治療方法
第三章 藥物鮮用與方劑分類原則
第一節 鮮藥鮮用的原則
第二節 方劑分類的原則
第四章 方劑的組成與變化
第一節 方劑組成原則
第二節 配伍類型與引藥應用
一、配伍類型和作用
二、引藥應用方法和原則
第三節 組成變化
一、藥味的加減變化
二、藥量增減變化
三、劑型的變化
第五章 劑型與用法
第一節 劑型
一、常用劑型
第二節 煎服法與禁口
一、湯劑煎法
二、服藥方法
三、服藥禁口
下篇 各論
第一章 表出劑
第二章 清敗劑
第三章 松祛劑
第四章 撒開劑
第五章 攻殺劑
第六章 通泄劑
第七章 趕熄劑
第八章 震拔劑
第九章 消撥劑
第十章 提斂劑
第十一章 控停劑
第十二章 調和劑
第十三章 固澀劑
第十四章 補益劑
第十五章 接續劑
第十六章 利竅劑
主要參考書目
方名索引
後記
第一章 土家醫方劑學發展概況
第一節 土家族醫藥發展簡史
第二節 土家族醫藥學術特點
一、土家族醫學基礎理論
(一)天人合一的認識觀
(二)人體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
(三)病因學特點
(四)病理學特點
(五)診斷學特點
(六)臨床治療學特點
(七)養生學特點
二、土家醫臨床醫學
(一)疾病命名的特點
(二)疾病分類的特點
(三)臨床證候與證治特點
(四)「服侍」技術特點
三、土家醫藥物學
(一)藥物性味功能
(二)藥物分類方法
(三)用藥方法及特點
(四)醫方的學術特點
(五)臨床藥物反畏與禁忌的學術特點
(六)藥物炮制特點
四、土家族人文醫學
(一)人文醫學的傳承特點
(二)人文醫學的基礎——人文關懷
(三)人文醫學模式——集醫藥護於一家
第三節 土家醫方劑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地下考古文獻資料中的方藥文化
二、土家族傳統地道藥物與方藥文化
三、土家族民俗文化中的方藥文化現象
四、歷代文獻資料中有關土家族方藥文化
五、土家族民間流傳的方藥文化
六、當代土家族醫方劑學研究
(一)對土家族藥物進行篩選和臨床驗證
(二)方劑研究
(三)方藥的研究與開發
第二章 方面軍子與治法
第一節 方子與治法的關系
第二節 治療方法
第三章 藥物鮮用與方劑分類原則
第一節 鮮藥鮮用的原則
第二節 方劑分類的原則
第四章 方劑的組成與變化
第一節 方劑組成原則
第二節 配伍類型與引藥應用
一、配伍類型和作用
二、引藥應用方法和原則
第三節 組成變化
一、藥味的加減變化
二、藥量增減變化
三、劑型的變化
第五章 劑型與用法
第一節 劑型
一、常用劑型
第二節 煎服法與禁口
一、湯劑煎法
二、服藥方法
三、服藥禁口
下篇 各論
第一章 表出劑
第二章 清敗劑
第三章 松祛劑
第四章 撒開劑
第五章 攻殺劑
第六章 通泄劑
第七章 趕熄劑
第八章 震拔劑
第九章 消撥劑
第十章 提斂劑
第十一章 控停劑
第十二章 調和劑
第十三章 固澀劑
第十四章 補益劑
第十五章 接續劑
第十六章 利竅劑
主要參考書目
方名索引
後記
序
土家族人民長期生活在武陵山脈為中心的祖國腹地。歷史上這里交通不便,地域封閉,民族聚居相對穩定,藥草資源非常豐富,具有發展傳統醫藥的優越條件。土家族自稱「畢茲卡」,乃「本地人」的意思。從文化傳承而言,除了顯著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外.這里是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匯之地,民族醫藥同樣帶有多元文化的色彩。
土家族醫藥的發掘整理是從20世紀80年代全面展開的。此前,當地有些藥匠或醫藥愛好者總結、收集了不少土家族醫療經驗和草藥驗方,也從外地傳入了少量中醫、針灸、推拿的方書手抄本。1985年以後,湖南湘西州民族醫藥研究所對土家族醫藥進行了系統的發掘整理,調查了湘、鄂、川(渝)、黔四省邊區27個土家族居住較為集中的縣市,特別是對土家族聚集的酉水流域和清江流域作了重點考察。湖北恩施地區、重慶黔江地區、貴州銅仁地區也做了不少類似的工作。後來編寫出版的《土冢族醫藥學》、《土家族醫藥史》、《土家族醫藥學概論》等著作,都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我強調指出這一點有三層意思:第一,20世紀80年代開展的全國民族醫藥發掘整理工作是由上級號召、地方承辦,由下而上從廣泛的田野調查開始的,它們收集的資料具有原創性、真實性和原生態特點。第二,這件工作大多是本民族具有一定漢文水平的研究人員和當地干部操作的,他們熱愛民族醫藥,沒有語言障礙,工作認真細致,直接問道於「藥匠」和老農,完全屬於自主研究。大家知道,國際上人類學、民族學形成的早期,帶有相當濃厚的殖民色彩。雖然其中不乏真正的學者,但確有一些人帶著殖民者對野蠻人的獵奇心情,以探險家對異國定期的窺探眼光從事掠奪性的發掘。直到今天,我們還須提醒大家,發掘整理民族傳統醫藥首先要尊重民族文化,依靠少數民族人民和民族醫生包括民間醫生,承認它們是民族醫藥文化的創造者、擁有者和繼承者,是保護、利用、研究、開發民族醫藥的主角。第三,要總結並接受現代中醫藥發展和中西醫結合的歷史經驗與教訓,分清「中醫研究」和「研究中醫」、「自我研究」和「他者研究」的區別,防止主體錯位,喧賓奪主,支解整體,丟失特色。
土家族醫藥發掘整理工作的深刻發展和臨床能力的逐步恢復,必然引發對藥物學和方劑學的研究。土家「藥匠」把單方驗方都叫「方子」,方子好比零散的磚瓦,方劑學可是構架謹嚴的房子。從民間單方驗方的收集、歸類到方劑學的出現,是一個理性思維和理論構架的過程。近20年來,湘、鄂、渝、黔地區收集了近萬首土家醫的方子。彭芳勝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編成了《土家醫方劑學》一書。《土家醫方劑學》的編著是一項總結性加創造性的工作,土家醫匠把藥物作用分為敗毒藥、表藥、趕性加創造性的工作,土家醫匠把藥物作用分為敗毒藥、表藥、趕氣藥、趕風藥、趕火藥、趕食藥、消水藥、下藥、止咳藥、喜藥、隔喜藥、打傷藥、打蟲藥、火疤藥、蛇藥等20多類,或分「三十六血」、「三十六蜈蚣」、「七十二七」、「七十二還陽」、「七十二參」、「七十二蓮」、「七十二風」若干大類,總結了20多種用藥方法和10多種藥物劑型,把治法概括為「表、散、清、敗、趕、攻、止、調、提、補」10法(也有歸納為汗、瀉、趕、止、補、溫、清7法的),從眾多的方劑中提煉出組成方子的四大要素即「主、幫、客、信」,略同於中醫方劑學的君臣佐使,主藥為君,幫藥如臣,客藥有兩種意義,一是克制主藥的過火,二是治療與主病無關的兼病。信藥如使,包括藥引子在內,於是,藥分成類,對應於症(與西醫的病和中醫的證均有所不同),治症有法,最後疏理出組方原則和各類方劑,形成一條環環緊扣的學術之鏈。
《土家醫方劑學》的編著是相當嚴謹的,例如每方均有出處,言之有據,便於溯源查檢。功效和主治的表述切實具體,較有民族醫藥的特色,「解析」是編者的著力之處,其中有很多土家醫醫理的概括和臨證經驗的發揮,這一點應與編者豐富的臨床經驗有關,也反映了這些方劑現實的生命力。主編彭芳勝認為:「在編著過程中最大難點是大多數方劑無方名、無功效、無解析,有些方子難以用漢文表述,只好采用中醫術語加以記載,其編寫體例,也參照現行的《中醫方劑學》進行編纂。」彭芳勝無奈地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是編者的最大苦衷。」這實際上反映了編者做學問的認真和艱辛,也反映了編者清醒謙和的自我品評,說明民族醫藥的發展越往前行,會碰到許多新的、更高層次的困難和問題,更需要有一種駕駛學術發展全局的能力,堅持原旨,埋頭苦干;高瞻遠矚,不斷創新。
現在,土家醫藥學既有醫學史和醫學概論,又有了方劑學,無疑是學術發展的一大進步,為臨床和教學提供了更好的基礎,標志著土家醫藥學的繼承發展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但時代繼續前進,學問未有盡期,同道仍需努力,土家族醫藥學的發掘整理只能說初具規模,輝煌的學術殿堂尚待我們精心建設。
土家族醫藥的發掘整理是從20世紀80年代全面展開的。此前,當地有些藥匠或醫藥愛好者總結、收集了不少土家族醫療經驗和草藥驗方,也從外地傳入了少量中醫、針灸、推拿的方書手抄本。1985年以後,湖南湘西州民族醫藥研究所對土家族醫藥進行了系統的發掘整理,調查了湘、鄂、川(渝)、黔四省邊區27個土家族居住較為集中的縣市,特別是對土家族聚集的酉水流域和清江流域作了重點考察。湖北恩施地區、重慶黔江地區、貴州銅仁地區也做了不少類似的工作。後來編寫出版的《土冢族醫藥學》、《土家族醫藥史》、《土家族醫藥學概論》等著作,都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我強調指出這一點有三層意思:第一,20世紀80年代開展的全國民族醫藥發掘整理工作是由上級號召、地方承辦,由下而上從廣泛的田野調查開始的,它們收集的資料具有原創性、真實性和原生態特點。第二,這件工作大多是本民族具有一定漢文水平的研究人員和當地干部操作的,他們熱愛民族醫藥,沒有語言障礙,工作認真細致,直接問道於「藥匠」和老農,完全屬於自主研究。大家知道,國際上人類學、民族學形成的早期,帶有相當濃厚的殖民色彩。雖然其中不乏真正的學者,但確有一些人帶著殖民者對野蠻人的獵奇心情,以探險家對異國定期的窺探眼光從事掠奪性的發掘。直到今天,我們還須提醒大家,發掘整理民族傳統醫藥首先要尊重民族文化,依靠少數民族人民和民族醫生包括民間醫生,承認它們是民族醫藥文化的創造者、擁有者和繼承者,是保護、利用、研究、開發民族醫藥的主角。第三,要總結並接受現代中醫藥發展和中西醫結合的歷史經驗與教訓,分清「中醫研究」和「研究中醫」、「自我研究」和「他者研究」的區別,防止主體錯位,喧賓奪主,支解整體,丟失特色。
土家族醫藥發掘整理工作的深刻發展和臨床能力的逐步恢復,必然引發對藥物學和方劑學的研究。土家「藥匠」把單方驗方都叫「方子」,方子好比零散的磚瓦,方劑學可是構架謹嚴的房子。從民間單方驗方的收集、歸類到方劑學的出現,是一個理性思維和理論構架的過程。近20年來,湘、鄂、渝、黔地區收集了近萬首土家醫的方子。彭芳勝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編成了《土家醫方劑學》一書。《土家醫方劑學》的編著是一項總結性加創造性的工作,土家醫匠把藥物作用分為敗毒藥、表藥、趕性加創造性的工作,土家醫匠把藥物作用分為敗毒藥、表藥、趕氣藥、趕風藥、趕火藥、趕食藥、消水藥、下藥、止咳藥、喜藥、隔喜藥、打傷藥、打蟲藥、火疤藥、蛇藥等20多類,或分「三十六血」、「三十六蜈蚣」、「七十二七」、「七十二還陽」、「七十二參」、「七十二蓮」、「七十二風」若干大類,總結了20多種用藥方法和10多種藥物劑型,把治法概括為「表、散、清、敗、趕、攻、止、調、提、補」10法(也有歸納為汗、瀉、趕、止、補、溫、清7法的),從眾多的方劑中提煉出組成方子的四大要素即「主、幫、客、信」,略同於中醫方劑學的君臣佐使,主藥為君,幫藥如臣,客藥有兩種意義,一是克制主藥的過火,二是治療與主病無關的兼病。信藥如使,包括藥引子在內,於是,藥分成類,對應於症(與西醫的病和中醫的證均有所不同),治症有法,最後疏理出組方原則和各類方劑,形成一條環環緊扣的學術之鏈。
《土家醫方劑學》的編著是相當嚴謹的,例如每方均有出處,言之有據,便於溯源查檢。功效和主治的表述切實具體,較有民族醫藥的特色,「解析」是編者的著力之處,其中有很多土家醫醫理的概括和臨證經驗的發揮,這一點應與編者豐富的臨床經驗有關,也反映了這些方劑現實的生命力。主編彭芳勝認為:「在編著過程中最大難點是大多數方劑無方名、無功效、無解析,有些方子難以用漢文表述,只好采用中醫術語加以記載,其編寫體例,也參照現行的《中醫方劑學》進行編纂。」彭芳勝無奈地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是編者的最大苦衷。」這實際上反映了編者做學問的認真和艱辛,也反映了編者清醒謙和的自我品評,說明民族醫藥的發展越往前行,會碰到許多新的、更高層次的困難和問題,更需要有一種駕駛學術發展全局的能力,堅持原旨,埋頭苦干;高瞻遠矚,不斷創新。
現在,土家醫藥學既有醫學史和醫學概論,又有了方劑學,無疑是學術發展的一大進步,為臨床和教學提供了更好的基礎,標志著土家醫藥學的繼承發展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但時代繼續前進,學問未有盡期,同道仍需努力,土家族醫藥學的發掘整理只能說初具規模,輝煌的學術殿堂尚待我們精心建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