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新中國成立1949年到1966年這17年間的中國當代小說為研究對象,探索這一時期不同階段小說的藝術特點及其成因,對趙樹理、周立波、女性寫作等一些作家作品的個案做了專題論述,把這一段歷史時期匯聚了豐富文化內涵和歷史因素的小說藝術過程,展現於讀者眼前。本書是「十七年文學」研究的一部富有創見之作,填補了唐弢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以及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教程》之間的現當代文學研究縫隙,是現當代文學研究者的必讀之作。
董之林,女,1952年12月生於北京,1998年7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審。
目錄
自序
前言 無法還原的歷史——「十七年文學」研究的歷史症結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初春時節:當代小說的早期形態(1950-1955)
第三章 「百花時代」的小說趨勢(上篇1956-1957)
第四章 「百花時代」的小說趨勢(下篇1958-1959)
第五章 「調整時期」的小說與知識分子話語(1960-1966)
第六章 亦新亦舊的「新時期」小說
第七章 宏觀背景下的個案分析
結語 「歷史」背後——關於當代文學研究中歷史相關性問題
後記
前言 無法還原的歷史——「十七年文學」研究的歷史症結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初春時節:當代小說的早期形態(1950-1955)
第三章 「百花時代」的小說趨勢(上篇1956-1957)
第四章 「百花時代」的小說趨勢(下篇1958-1959)
第五章 「調整時期」的小說與知識分子話語(1960-1966)
第六章 亦新亦舊的「新時期」小說
第七章 宏觀背景下的個案分析
結語 「歷史」背後——關於當代文學研究中歷史相關性問題
後記
序
《舊夢新知:「十七年」小說論稿》面世四年後,又能以「十七年」小說研究為專題,再出一本新書,對於我,無疑是奧運之年的一個驚喜。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初,幾乎與新中國同齡,這代人如今早過了「知天命」的歲數; 「十七年」結尾即1966年出生的人,也過了「不惑之年」。我不期盼今天的讀者對「十七年」小說還有興趣,追逐新潮是人類普遍的天性,時尚引領著社會潮流,這是今天不爭的事實。但不那麽時尚的事,也會有人去做,拿眼前「十七年」小說研究這件事,就不那麽「時尚」。所以有位朋友非常誠懇地對我說,你的想法大概要等五十年後才有定論。我明白,他不好意思說出那句話的潛台詞:你看不到結果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總要現實一些。
從最初的「論稿」到經過補充修訂的《熱風時節:當代中國「十七年」小說史論(1949—1966)》,並非出自怎樣服務社會的高尚動機,實在是為擺脫自己的某種焦慮。除了對原作字句的修改和調整,為方便讀者閱讀,我把原書的附錄「亦新亦舊的『新時期』小說」改為第六章,以順延前面五章的時序,增加了第七章的五節)和一篇「前言」,總共大約十萬字篇幅。
我在《舊夢新知:「十七年」小說論稿》「後記」曾說,在博士學位論文《五十年代小說藝術類型論》的答辯中,有老師提出:「藝術類型研究的方法對這一時期政治運動所產生的影響似有所忽略。」老師的意見「拓展了我的研究思路」。刀阝本書是一次嘗試,也是一種探索,運用後現代理論的研究方法,發現在文學被規約、撒播與移植過程中,「十七年」小說所覆蓋的是一個極為生動而復雜的文化網絡,其中不僅有政治和經濟,也有藝術和傳統,歷史與民俗,等等。在此意義上,「十七年」小說好比由多種因素促成、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分析這一時期小說形成和演化過程,發現其中一些重要的歷史扭結,比如關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激進年代的傳統回流」、「階級斗爭小說模式」等,使思路延伸至不同領域,開闊了研究視野;也對以往那些陷在非此即彼、簡單僵死的思維方式里,對「十七年文學」得出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結論,有了一個自己的解答。
由於這種發現牽引著我,該書在這些環節下的力氣較多,來不及對一些作家作品做更深人的個案分析,雖然文字中也有展開,但馬上覺得寫作進度似乎被凝固了,也不大符合全書的體例。於是「論稿」完成後,我有一種不安:盡管後現代理論給我一定啟發,但它們比較適用於對歷史的總結,確切地說,為重述歷史開放思路;不可能成為本土寫作與接受的先導。只有深入到作家作品的個案研究中,才有對當代小說本土進程更清晰的把握。這樣,我從 05年至08年,陸續完成《回想「春暖時節」———份大躍進年代的女性寫作個案》、《關於「十七年文學」研究的歷史反思——以趙樹理小說為例》、《周立波小說的唯美傾向》、《觀念與小說——關於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和《王蒙與(王蒙自傳〉:以寫作反抗「幻滅」與虛無》,以彌補這方面不足。我非常感謝華東師范大學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的羅崗教授,他建議我把後來有關「十七年」小說的個案研究另辟一章,並幫助我聯系出版事宜,使我又有機會,把自己的研究所得呈現給讀者,就教於方家。
另外,本書增加一篇「前言」,概括說明我對「十七年文學」研究狀況的一些看法,也作為從《舊夢新知》到《熱風時節》的過渡。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初,幾乎與新中國同齡,這代人如今早過了「知天命」的歲數; 「十七年」結尾即1966年出生的人,也過了「不惑之年」。我不期盼今天的讀者對「十七年」小說還有興趣,追逐新潮是人類普遍的天性,時尚引領著社會潮流,這是今天不爭的事實。但不那麽時尚的事,也會有人去做,拿眼前「十七年」小說研究這件事,就不那麽「時尚」。所以有位朋友非常誠懇地對我說,你的想法大概要等五十年後才有定論。我明白,他不好意思說出那句話的潛台詞:你看不到結果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總要現實一些。
從最初的「論稿」到經過補充修訂的《熱風時節:當代中國「十七年」小說史論(1949—1966)》,並非出自怎樣服務社會的高尚動機,實在是為擺脫自己的某種焦慮。除了對原作字句的修改和調整,為方便讀者閱讀,我把原書的附錄「亦新亦舊的『新時期』小說」改為第六章,以順延前面五章的時序,增加了第七章的五節)和一篇「前言」,總共大約十萬字篇幅。
我在《舊夢新知:「十七年」小說論稿》「後記」曾說,在博士學位論文《五十年代小說藝術類型論》的答辯中,有老師提出:「藝術類型研究的方法對這一時期政治運動所產生的影響似有所忽略。」老師的意見「拓展了我的研究思路」。刀阝本書是一次嘗試,也是一種探索,運用後現代理論的研究方法,發現在文學被規約、撒播與移植過程中,「十七年」小說所覆蓋的是一個極為生動而復雜的文化網絡,其中不僅有政治和經濟,也有藝術和傳統,歷史與民俗,等等。在此意義上,「十七年」小說好比由多種因素促成、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分析這一時期小說形成和演化過程,發現其中一些重要的歷史扭結,比如關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激進年代的傳統回流」、「階級斗爭小說模式」等,使思路延伸至不同領域,開闊了研究視野;也對以往那些陷在非此即彼、簡單僵死的思維方式里,對「十七年文學」得出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結論,有了一個自己的解答。
由於這種發現牽引著我,該書在這些環節下的力氣較多,來不及對一些作家作品做更深人的個案分析,雖然文字中也有展開,但馬上覺得寫作進度似乎被凝固了,也不大符合全書的體例。於是「論稿」完成後,我有一種不安:盡管後現代理論給我一定啟發,但它們比較適用於對歷史的總結,確切地說,為重述歷史開放思路;不可能成為本土寫作與接受的先導。只有深入到作家作品的個案研究中,才有對當代小說本土進程更清晰的把握。這樣,我從 05年至08年,陸續完成《回想「春暖時節」———份大躍進年代的女性寫作個案》、《關於「十七年文學」研究的歷史反思——以趙樹理小說為例》、《周立波小說的唯美傾向》、《觀念與小說——關於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和《王蒙與(王蒙自傳〉:以寫作反抗「幻滅」與虛無》,以彌補這方面不足。我非常感謝華東師范大學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的羅崗教授,他建議我把後來有關「十七年」小說的個案研究另辟一章,並幫助我聯系出版事宜,使我又有機會,把自己的研究所得呈現給讀者,就教於方家。
另外,本書增加一篇「前言」,概括說明我對「十七年文學」研究狀況的一些看法,也作為從《舊夢新知》到《熱風時節》的過渡。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