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荃孫研究

繆荃孫研究
定價:348
NT $ 303
  • 作者:楊洪升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552616
  • ISBN13:9787532552610
  • 裝訂:492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繆荃孫是晚清民初的重要學者,著述等身,成就極高。他是目錄版本學大師,為眾多藏書家如劉承翰、盛宣懷等編刻書籍,為古籍的整理和保護提供了極大幫助其金石學集清代之大成。他又順應時代潮流,創辦江南高等學堂,江南、京師學部圖書館等,積極從事近代教育和文化事業;對張元濟、傅增湘、柳詒徵等著名學者有極大影響,其余緒嘉惠眾多現當代文獻學者。本書第一次對繆荃孫的文獻學成就作了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

在本書中,作者還多進行深入細致的個案研究,如「《藝風藏書記》、《續記》、《再續記》研究」,「《常州詞錄》」、「《皇朝經世文續編》」、「《續碑傳集》」研究、「略論《藝風堂金石文字目》」、「金石題跋十則平議」、「略論《江陰縣續志》」等就屬於這種情況。即以《常州詞錄》為例,作者從收錄范圍、編輯體例、詳注出處、校勘認真等方面,充分肯定了《常州詞錄》的價值,就收錄范圍而言,作者指出:「《常州詞錄》搜采廣泛。凡三十一卷,共收錄詞人四百九十八家,得詞三千一百一十首,其中閨秀有八十三家,方外八家。以一代之時限,一郡之地限,裒集如此之多,非廣見博聞,收藏豐富者不能為之。」讀了作者對《常州詞錄》的分析,我們也就充分認識到了繆荃孫在編纂總集方面水平之高,成就之大。
 

目錄

序一
序二
緒論
第一章 生平
第二章 交游考
第三章 著述考
第四章 藏書研究
第一節 藏書小史
第二節 善本書特點
第三節 藏書流散考
第四節 藏書思想
第五章 建設公共圖書館
第一節 繆荃孫與江南圖書館
第二節 繆荃孫與學部圖書館
第三節 歷史意義和影響
第六章 目錄學研究
第一節 目錄學著作分類
第二節 目錄分類的特點
第三節 鑒賞考訂並重
第四節 編目程式化
第五節 《藝風藏書記》、《續記》、《再續記》研究
第七章 版本學研究
第一節 精於鑒別
第二節 探討和總結
第三節 傳承和影響
第四節 集外題跋輯考
第八章 校勘學研究
第一節 目錄版本學家之校勘
第二節 校書考
第三節 客觀看待繆荃孫的校勘成果
第九章 編刻書研究
第一節 編刻書考
第二節 版刻特色
第三節 編刻叢書的特色和貢獻
第四節 編刻總集研究
第五節 編撰史表和《續碑傳集》的成就
第十章 金石學研究
第一節 金石拓本的搜集及其特色
第二節 對金石碑版的整理
第三節 略論《藝風堂金石文字目》
第四節 金石題跋十則平議
第五節 批校前人金石著述考
第六節 對金石文獻的利用
第十一章 方志學研究
第一節 方志學特色
第二節 略論《江陰縣續志》
結論
主要征引書目
後記
 

我師從程千帆先生,學的是唐宋詩,以後與先生合著《校讎廣義》,則是始料不及的。這些年來,我大抵是兼顧文獻學與詩學。楊洪升從我攻讀博士學位,對古典文獻學情有獨鍾,而且痴心不改,這清楚地反映在他的這部專著中。

繆荃孫是清末民初傳統文化向近現代文化過渡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文化教育方面,他在晚清政權風雨飄搖的形勢下,克服重重困難辦起了江南圖書館(後來發展為南京圖書館)與學部圖書館(後來發展為國家圖書館),還創辦了江楚編譯局、江南高等學堂、三江師范學堂(後來發展為南京大學)。在目錄學方面,他幫助張之洞編纂了《書目答問》,在社會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此外還使編目程式化,使得公私善本書目的編目工作變得更加統一規范,容易操作。在版本學方面,他不斷地搜集、整理、出版黃丕烈的藏書題跋與刻書題跋,普及了版本學知識,使得讀書、治學、藏書注重研究版本蔚然成風。在金石學方面,他編纂了《藝風堂金石文字目》十八卷,收錄其三十年所聚碑版一萬零八百種,被譽為「歷來金石收藏家之冠」。在方志學方面,他編纂了《光緒順天府志》、《光緒湖北通志》、《宣統江蘇通志》、《(民國)江陰縣續志》等一批堪稱典范的著作。在刻書方面,陳垣曾稱贊道:「藝風生平刻書甚夥,嘉惠士林,有清末葉,無與倫比。」遺憾的是,對於這麽重要的一位文獻學家,多年來學界研究得卻很不夠。楊洪升的這部專著第一次對繆荃孫的文獻學成就作了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應給予充分的肯定。

楊洪升有考據癖,記得《全宋詩》出版不久,他就在輯佚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績。本書在文獻考訂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譬如繆荃孫「交游考」、「著述考」、「藏書流散考」、「集外題跋輯考」、「校書考」、「編刻書考」、「批校前人金石著述考」等章節。除「交游考」外,其余各部分均采用目錄學的方法,對各種文獻的內容與形式做了詳細地描述,還記載了藏書印記、序跋以及藏書處,並作了必要的考證E「著述考」的「代人撰著」部分,共著錄款目三十三條,都一一交代了農捂。關於《書目答問》的著作權歸屬問題,學界長期爭論不休,文中弓|張之洞的學生、繆荃孫的朋友王秉恩一跋,跋雲:「文襄(指張之洞)知君(指繆荃孫)熟於目錄版本,命君草創《書目答問》稿。」這就令人信服地說明了該書著作權的歸屬問題。顯然,這些考述文字為我們進一步研究繆荃孫提供了完整而實用的資料。

當然,作者也不是為考據而考據,而是通過考據來說明一些問題,並總結出一些帶有規律性的結論來。如讀了「交游考」,我們就會知道繆荃孫的學術淵源以及時代學術風尚。像麗正書院的山長丁晏「教以讀經先研究小學」;座師李文田勖以目錄之學;繆荃孫受知於顯宦張之洞,終身獲益非淺;其與王懿榮情趣相投,書札往還,多談論金石版片和書籍;與葉昌熾皆勤於訪碑,有所得必互通有無;與出版家張元濟多有交往,商務印書館影印《四部叢刊》,即繆荃孫首倡之;陳慶年為繆荃孫得意門生,後繆荃孫創辦江南圖書館,由陳慶年任坐辦;曹元忠亦為繆荃孫高第弟子,繆荃孫總領江楚書局,聘元忠為分纂,後創辦學部圖書館,也引元忠為助;柳詒徵受知於繆荃孫,亦為繆之學生,後來接辦國學圖書館,使老師未盡的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余不一一。再如作者於「藏書流散考」之後,總結出三點帶有規律性的結論:一是繆氏藏書的流散和民族命運緊密相聯;二是繆氏遺書在流散中多為遞藏各家所寶愛;三是公共圖書館是私人藏書的最終歸宿。這樣的結論是實事求是的,也是令人信眼的。

就論述方法而言,該書的鮮明特點是一切憑材料說話,決不進行空泛的議論。如作者曾談到繆荃孫精於目錄、版本之學,使其在輯佚時能夠廣泛搜取資料,最大限度地獲得佚文。接著舉例說:「如其輯元元明善《清河集》,詩十四篇取自《元詩選》乙集;文三十九篇,分別取自《元文類》、《湖北金石存佚考》、《兩浙金石志》、《安南志略》、《名臣事略》、《茅山志》、《鐵網珊瑚》、《闕里文獻考》、明本《宛陵集》以及金石拓本,《元學士文序》取自吳澄《吳文正公集》;附錄一卷分別取自《元史》、張養浩《張文忠公集》、《元文類》。取材之廣,非博涉者不能為之。盡管僅得原書十分之二,也是僅見者。今人李修生輯《全元文》即不出該書范圍,今人編印《續修四庫全書》,也系據該本影印。」還有什麽論述能比這些材料更有說服力呢?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