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美國大學的建制有其嚴肅的宗教背景。就在一個世紀之前,幾乎所有的州立大學都有必須參加的禮拜,而且有的大學還要求星期天去教堂。然而今天,宗教在美國一流大學和學院的學術與文化生活中的深遠影響幾乎盪然無存了。在《美國大學之魂》中,喬治•M.馬斯登探討了這一戲劇性變化發生的過程及原因。

《美國大學之魂》絕不是一篇對那個已經一去不返的、由主流新教支配美國教育的黃金時代的悼詞,而是一份對於那個時代的深刻批評。它審視了新教在17世紀30年代哈佛學院成立之后,直到20世紀60年代白人清教徒的建制崩潰之前的高等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通過對許多曾經在歷史上特定時期處於領先地位的大學里故事的分析,以及對有關達爾文主義的爭論和不斷改變的學生風氣的影響等難題的分析,喬治•M.馬斯登令人信服地指出,正如高等院校已經給女權主義和多元文化的觀點提供了空間一樣,它們也應該再次為傳統宗教觀點留出空間。
 

目錄

緒論
導言一 上帝與耶魯的巴克里(1951)
導言二 亨利·斯樓恩·科芬的耶魯(1897)
導言三 一所「基督教學院」?諾亞·波特與威廉·格拉姆·薩姆納的耶魯(1879-1881)
第一部分 新教無宗派主義的確立
1 基督教王國的負擔:17世紀的哈佛
2 新的科學女王與新的共和政體
3 兩種宗派主義
4 一種輝格黨式的正義輿論
第二部分 科學時代的美國大學之定義
5 美國的實用與德國的理想:對改革的兩種設想
6 科學時代的基督教遺產
7 諾亞·波特治下的耶魯:積極的基督教與實證主義
8 加利福尼亞:沒有多少意識形態成分的革命
9 霍普金斯大學的方法世俗化及其基督教原理
10 密歇根大學的自由派新教:帶來了傑斐遜主義的后果的新英格蘭動機
11 哈佛與人道宗教
12 在普林斯頓堅守
13 使世界免受傳統建制的危害
14 低教會派的大學理念
第三部分 當聯系切斷之后
15 舊式的宗教所帶來的困擾
16 令人費解的學術自由觀念
17 基要主義者的威脅
18 基督教的生存障礙
19 局外人
20 尋找一種靈魂
21 一個擁有國家靈魂的教會
22 沒有新教的自由派新教
非科學的最后附言
中英譯名對照表
譯者后記
 

為了使一部錯綜復雜的歷史變得易於理解和研究,我按照大的主題着重考察了美國的主要大學及其前身的關鍵歷史時期。因為在美國的高等院校中,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所大學為其他大多數高等院校樹立了典范,所以我着重考察了這些具有開拓性質的大學。

在我看來,無論是對於作者還是讀者而言,這種做法都可以使資料變得易於處理,盡管它也意味着許多事件將遭到省略。例如,我沒有過多地討論那些直到⒛世紀上半葉還保持着基督教特色的、成百上千的小型宗教學院,雖然這些學院是大學式教育的重要補充。我的興趣在於那些最終決定了大多數宗教學院的發展前景的大學,而它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主要是通過為其他的學院培養教師。

我也沒有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天主教的學院和大學上,因為在美國的學術生活中,它們同樣沒有確立多少主導性的准則。長期以來,女子學院、非洲裔美國人學院、大多數南方學院和大學以及保守的新教學院都被邊緣化了,造成這種邊緣化的原因來自那些在美國的學術生活中確立了最重要的准則的大學。盡管前者可能在它們自身的領域里有着相對出色的表現,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未能涉足划時代的學術活動。雖然宗教在這些院校中的歷史影響可能有着其自身的魅力和價值,但是它們並非美國大學歷史的核心。盡管如此,我還是試圖描述出這些院校的邊緣化的意義。同樣,雖然我沒有密切關注為數不多的猶太教育機構,但是卻着重描述了猶太人的作用在20世紀的大學中的快速增長以及新教對此做出的反應。

任何一部討論美國大學的起源的歷史著作都必須考慮到,這些大學在某種程度上是按照外來的模式創建的,尤其是按照英格蘭、蘇格蘭和德意志的模式創建的。任何一份關於宗教在現代大學中的影響的歷史記錄都必須提到上述國家的文化和大學的基督教化與非基督教化,並且將這些過程與美國的發展相對照。如果我們在研究美國的發展時能夠考慮到那些融人了美國歷史的外來因素,我們將可以從中學到許多其他的東西。

因為本書所敘述的主要是新教在美國高等教育的創建過程中的影響,所以它要考察的歷史主要限於新教建制尚未受到撼動的時代。它論述的重點是美國高等教育得以基本成型的19世紀晚期,不過它也回顧了美國高等教育得以起源的殖民地時期和19世紀早期,並且一直追溯了20世紀60年代。最后一章從總體上描繪了這些歷史的當代意義。

正如我在緒論中指出的那樣,本書的主要興趣是探討宗教觀點為什麼可以影響到大學的學術活動。在這段歷史中有一個具有啟迪性的方面,那就是有關該問題的討論幾乎完全局限在本科教育以及大學的神學院當中。而在研究生教育和其他專業教育中卻幾乎乏善可陳。這種現象本身就是一個最有意義的說明;然而,由於缺乏直接的宗教影響幾乎是一個不容辯駁的事實,所以我們很難對它的極端重要性加以相應的探討。

我對大學里的神學院的重視也微乎其微。因為我的興趣是探討當代美國學術活動中的主導因素是如何在大學的創建過程中形成的。事實上,把宗教觀點排除在大學的其他部分之外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對它們的興趣局限在神學院里。例如,在⒛世紀的大部分時期,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和杜克大學等幾所高校都曾把神學院視為它們的組成部分,盡管是次要的部分。然而,即便在這些神學院的鼎盛時期,它們的存在對於大學的其他部門而言也是反常的和令人困惑的。況且只有少數幾所美國大學擁有神學院。因此,盡管大學神學院的歷史具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它們所服務的教會而言。但是對於美國學術活動的核心特色的形成而言,傳教活動和神學教育都未能發揮持久的影響。

出於同樣的理由,我僅僅把次要的注意力放在了那些服務於大學社團的民間宗教的作用上。盡管這樣的宗教可能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它們與大學的主要事業幾乎沒有什麼關系。從宗教的角度看,我們不妨認為宗教關懷被有效地排斥在了現代大學生活中的最有影響的領域之外,而它們則對這種排斥做出了有意義的補償。

因為本書所涵蓋的面十分廣泛,所以盡管我做出了這些限制並且總是力所能及地尋找原始資料,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借助了二手資料。當然,我利用二手資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保證本書的綜合性。我在注釋中列出了大量的二手資料作為相關問題的參考書目,它們說明歷史學界的同仁使我受益匪淺,並且表達了我對他們的工作的感謝。在我的所有作品中,本書最能使我認識到學問是怎樣從各種各樣的學術交流中脫穎而出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