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上卷以當代藝術中的公共藝術、水墨、油畫、裝置、行為等藝術現象為深度個案研究對象,從先驗藝術論、感性文化批評的角度和當代藝術的問題意識域展開了對當代藝術的批判性反思言說,尤其針對藝術的多元性與新保守主義、藝術意義的生成、當代藝術的邊緣化等進行人文學的反省。該著作是作者十多年來對當代藝術實施學者性批評的結果,標志著當代藝術的批評不再囿于八五時期以來的新聞性批評的模式,在藝術界開啟了一種人文學批評的新進路。
本書下卷著重以20世紀90年代後期成都地區產生的先鋒藝術為考察對象。它以生態關懷為主題的多次展覽,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早在1997年,中央電視台圍繞《本源‧生命》展,曾制作專題片在全球播放。該書考察生態藝術在中國尤其是在成都產生的社會背景、展覽呈現、藝術生態,特別討論了當代藝術與都市的關系邏輯,指出其宏觀背景和現代藝術理論中的虛無論、藝術肉身論與亞人類價值觀、批評家的素質之類問題相關,並將這種反省植根于藝術的本質、莊子學派的前先驗藝術觀。首次發表的人文學者與藝術家在90年代後期以來的幾次對話,為讀者給出了中國先鋒藝術在區域文化中的特有生存處境和艱辛歷程,以及豐富的圖像文獻。在漢語學界及藝術批評界,此書屬于第一部研究成都生態藝術的專著。
查常平,筆名西美正,1966年生,重慶長壽人。博士,著名批評家、人文學者。1987年在四川大學、1990年在四川師範大學、200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日語、美學、基督教,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學術方向為藝術評論、歷史邏輯、《聖經》研究,能夠使用英語、日語等多種語言進行學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