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藝木雕

北京工藝木雕
定價:252
NT $ 219
 

內容簡介

有著悠久歷史基礎的北京工藝木雕是經明、清兩代發展起來的宮廷木雕的延續。北京工藝木雕是在皇權的特定環境下,集中了全國木雕優勢發展起來的地方文化,反過來又影響著各地木雕文化的發展。

以木材制成器物,古已有之,但由于木的材質不便于悠久存儲和使用,因而實物流傳至今的如同鳳毛麟角。我們從古代文籍及其他出土文物中,可見一斑。

《北京工藝木雕》針對北京的工藝木雕做一些介紹。
 

目錄

第一章 工藝木雕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中國木雕工藝略述
第二節 北京木雕的昨日與今天
第三節 中國民間木雕流派

第二章 北京工藝木雕
第一節 北京木雕的特征
第二節 北京工藝木雕的內涵
第三節 木雕行業分類

第三章 木雕制作技法
第一節 制作工具
第二節 木雕的表現技法
第三節 木雕的制作工序
第四節 木雕的制作技巧

第四章 木雕用材與干燥
第一節 適合雕刻的木材
第二節 國家紅木標準
第三節 木材的干燥處理

第五章 小器作的產品類別
第一節 木座
第二節 木雕工藝陳設

第六章 家具
第一節 家具的沿革
第二節 明、清家具的分類
第三節 家具的設計與技術用語

第七章 室內外裝飾木雕傳統木裝修
第一節 傳統木裝修的內涵
第二節 內檐裝修木雕裝飾
第三節 外檐裝修木雕裝飾

第八章 木雕裝飾的繼承與發展
 

朱洪、馬慕良合著的《北京工藝木雕》書稿完成後,要求我給寫序言。我推托再三,誰知這二位認定了我,盛情難卻,我只好盡力而為。

以木材制成器物,古已有之,但由于木的材質不便于悠久存儲和使用,因而實物流傳至今的如同鳳毛麟角。我們從古代文籍及其他出土文物中,可見一斑。

傳說堯舜時期,中國已使用漆器。由于漆是一種液狀物,只是附著在器物的表面上,漆對器物有著牢靠的保護作用,因而我們往往可以從古代保留至今的漆器中,窺見木制器物。《韓非子‧十過》載︰“堯禪天下,虞舜受之,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之跡,流漆墨其上……”這里的“斬山木”、“削鋸修之跡”,顯然是以木制成器物的胎型。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鄉西周燕國墓地中,曾出土了許多漆器,器型有豆、觚、垂、壺、簋、杯、盤等,均采用木制成器的胎形,表層涂繪漆飾,有的還瓖嵌著加工成裝飾紋樣的蚌片、蚌泡等。從中可以了解當時木器生產發展的狀況。

通過歷朝歷代的沿襲,北京地區的木制器具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也是逐步發展、豐富起來的。木雕在成為一門獨立的雕刻藝術之前,其主要功用是為木結構建築構件進行外表裝飾。至遲到戰國,工藝木雕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準。此後隨著歷史的推進,工藝木雕也在繼承中不斷發展創新。

北京的木雕工藝自金代時已具相當的規模。金中都(北京)是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中心,金朝政府創辦了十分龐大的官府手工業,龐雜的設置分別屬于工部、少府監和其他政府機構。少府監是除工部之外最重要的官方手工業管理機構,其屬尚方署“掌造金銀器物、亭帳、車輿、床榻、簾席、鞍轡、傘扇及裝訂之事。”裁造署“掌造龍鳳車具、亭帳、鋪設諸物,官中隨位床榻、屏風、簾額絛結等及陵廟諸物並省台部內所用物。”木雕成為其中內容。

元朝時,大都(北京)的木器業很發達。木制品種類繁多,有大小木櫃、鐙檠、鐵格量罐,刳成或旋成的盤類如碗、盂、盞、托等,櫥、矮桌、矮床、門框、窗格等。木器制作業集中在海子橋南和哈德門外,那里的工匠“皆做粗作生活”。木雕工藝刻作商鋪標志,如 “市中醫小兒者(醫生)”“門首以木刻板作小兒,兒在錦棚中若方相模樣為標榜。”“醫獸之家,門首地位上以大木刻作壺瓶狀,長可一丈,以代赭石紅之。”

元大都城內的官營手工業分別由政府和內廷諸王貴族所控制。將作院有從事雕木、制玉、犀象、珠翠等手工業局院十余所。大都留守司屬下修內司有制大木局、小木局等手工業局院。器物局有旋局、轎子局等,犀象石局有雕木局。宣徽院、儲政院屬下的各路諸色人匠、都總管府有大小木局、雕木局等。元大都官營手工業中有一大批技藝高超的工程建築、工藝雕刻的技藝專家。

明代北京的手工業中,官營手工業主管機構主要是工部和內廷各監局。內廷的二十四監局幾乎都經管官方手工業生產,如司禮監轄有御前作“專管營造龍床,龍桌箱櫃之類”(見《酌中志‧卷16‧內府衙門識掌》),內官監管有木、石、瓦等十余個造作工場,此外御前所用銅錫木鐵器等。司設監成造“各官進用龍床頂架、帳幔、轎椅鋪設”等物。御用監“凡御前所用圍屏、擺設器具,皆取辦焉,有佛作等事。凡御前安設硬木桌椅及象牙花梨、紫檀、烏木、雞翅木、雙陸、棋子、骨牌、梳櫳,螺鈿、填漆、雕漆、盤匣、扇柄等件皆造辦之。”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