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一位曾從事科學前沿研究的科學技術學家的自然主義視角出發,逐一消解了“學院科學”的默頓規範。作者證明,科學知識那些熟悉的“哲學”特征與日常認知能力以及科學知識生產者之間奇特的社會關系難分難解。作者對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進行了廣角特寫,既承認了它們的獨特價值,又揭示出其本身所具有的理性、可信性和普適性的局限。他還證明,注重團隊合作和考評制的新“後學院”研究文化在哲學上正或好或壞地改變著那些一度曾被認為是永恆的科學特征。

作者簡介︰

約翰‧齊曼(1925-2005),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和科學技術學家。他在牛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在劍橋大學任教,1964年成為布里斯托爾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67年因金屬電特性的研究而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82年後長期致力于科學技術的社會關系、科學技術學的系統分析和研究,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權威學者。出版有《電子與光子》、《公眾知識——科學的社會維度》、《可靠知識——科學中信念之基礎探索》、《關于科學與社會的教學與研究》、《科學學導論》、《一心一意——科學的集體化》等十余部著作。
 

目錄

對本書的評價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中文版序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一種特殊的建制
1.1 捍衛傳統遺產
1.2 科學是什麼?科學干什麼?
1.3 一種特殊的社會建制
1.4 一種知識體
1.5 大自然研究中的自然主義
1.6 保持其簡單
第2章 科學本是純學術
2.1 構架不可定義之物
2.2 弄窄構架
2.3 研究即探究
2.4 工具主義模式里的科學
2.5 基礎研究︰一個政策範疇
2.6 基本知識︰一個認識論範疇
2.7 出于純粹的好奇心
2.8 學院科學︰一種文化
2.9 一種科學,多種學科
第3章 學院科學
3.1 學問共和國
3.2 科學精神氣質的要素
3.3 公有主義
3.4 普遍主義
3.5 祛私利性,謙遜
3.6 獨創性
3.7 懷疑主義
3.8 制度化的CUDOS
3.9 專業化
3.10 業余愛好
3.11 社會中的科學
第4章 知識生產的新模式
4.1 學院模式
4.2 科學值得信賴嗎?
4.3 科學正在發生什麼?
4.4 後學院科學的興起
4.5 一場平淡的革命
4.6 集體化
4.7 增長的極限
4.8 推銷知識
4.9 科學政策
4.10 產業化
4.11 官僚化
第5章 共同體與交流
5.1 何種知識?
5.2 何為事實?
5.3 根除主觀性
5.4 定量化
5.5 工具
5.6 實驗
5.7 信任
5.8 確證
5.9 個人因素
5.10 我們並不孤單
5.11 移情
5.12 交流的模式
5.13 網絡化的知識產權
第6章 普遍主義與統一性
6.1 概括與抽象
6.2 把“事實”分類
6.3 系統分類學
6.4 理論當作地圖
6.5 地圖當作理論
6.6 形式化
6.7 數學
6.8 合理性
6.9 系統化
6.10 模型和隱喻
6.11 科學領域
第7章 祛私利性和客觀性
7.1 力求客觀性
7.2 什麼使科學“有趣”?
7.3 什麼使科學可靠?
7.4 利益和價值
7.5 自然科學中的社會利益
7.6 然而是誰在制定研究議程?
7.7 人文科學中的祛私利性
7.8 遠離利益,抑或避免注意?
7.9 應用語境中的問題解決
7.10 是客觀性還是解放?
第8章 獨創性和新穎性
8.1 問題
8.2 項目
8.3 專業
8.4 學科及其範式
8.5 認真考慮基礎
8.6 常規科學
8.7 誰設置問題?
8.8 學科際性
8.9 發現
8.10 假說
8.11 預言
8.12 假想實體
8.13 建構論
8.14 科學家在想什麼?
第9章 懷疑主義與知識增長
9.1 好爭論的因素
9.2 共識——抑或只是終止爭論
9.3 編碼的知識
9.4 把事情弄錯
9.5 神秘、驚奇和魔術
9.6 認識變化
9.7 進化類比
9.8 復雜性與進步
第10章 那麼,我們能相信什麼?
10.1 理解和解釋
10.2 生活世界知識
10.3 生活世界的認識論
10.4 文化語境
10.5 科學、宗教及其他信仰系統
10.6 科學與常識
10.7 實在論
10.8 靠還原統一
10.9 後學院知識
尾注
參考文獻與作者索引
譯後記
 

如同它歷史上那樣,中國再度走向領先世界事業的民族之林,這對于熱愛科學的人們來說,是再令人愉快不過的了。眾所周知,中國的學問家、哲學家和發明家昔日曾有過輝煌的成就。這種引以為榮的傳統經歷20世紀後得以復活,亦有目共睹。當然,這種復活是必定要出現的。當代的任何一個民族,如果不立刻利用最新的科學知識,就沒有希望養活其公民,為之提供物質生活必需品,使之保持健康並抵御天災人禍。積極參與全球科學事業,並非只是一種地位象征、一種文化奢侈或是一種在國際貿易中成功競爭的方式。 它對于一個國家及其人民的福祉,從農業興旺、工業繁榮、人身安全、金融穩定到其他種種使得日常生活美好的因素,都是根本性的。

但是,科學是一種並非主動成長的復雜的社會活動。它必須由置身于許多不同權威和影響層次上的從事科學或為科學而工作的人們來培育,來維護。每一位科學工作者,無論他資歷深淺,都對其職業發展方式承擔著某種責任。因此,他們對科學知識的一般本性有一定的了解就是重要的。

不幸的是,“好科學”的配方頗有爭議。一些學者堅持認為,它擁有正確的“方法”——一種理論與實驗、經驗事實與想象概念、猜想與反駁、承諾與懷疑等緊張的混合物。另外一些人強調個人的專長,這是通過系統的教育、嚴格的訓練以及在使用精致工具技術中的職業經驗所獲得的。常常有這樣一種斷言,研究的真正推動力只不過是為了贏得尊重而進行的競爭。或者斷言,它僅僅是人天生的好奇心的一種展現?一些人認為,真正的科學知識局限于這個世界的物理學和生物學方面;另一些人認為,它必須包括我們生活中社會的和人文的特征。還有一些人認識到,從書籍、雜志、圖書館到電子數據庫、專利文獻和因特網網址,科學交流系統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而且,諸如大學、研究機構、工業實驗室、學術團體和國際會議這樣的組織和會議,顯然也是不可缺少的。某些人大聲疾呼,科學知識的生產需要仔細的規劃、有見識的政策制定、批判性的預見、企業式的管理和可核算的資助。與此形成對照的是,一些虔誠而又嚴肅的學者,以邏輯上無法證明科學發現是否“確實為真”作為論據,認為整個科學事業都是“建構的”——常常有利于權力精英們的利益!這使得情況更加撲朔迷離,而科學從來都處在不斷的生長和進化之中。

在我看來,真科學(real science)包含著所有這些要素。它的確是哲學的、專門的、競爭性的、探索性的、多元的、信息化的、體制化的、經濟的、進步的事業。為了把握“它是什麼,它指什麼”,人們必須調和許多明顯的矛盾。在本書中,我試圖表明,科學既是個體性的,也是集體性的;既是自由無約束的,也是科層體制化的;既是權威性的,也是可修正的;既是開拓創新的,也是高度保守的;既是能人統治的,也是寡頭政治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