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力先生學宗二王,現被尊為新儒學開宗大師。但他並不只重義理,而是兼綜踏實與凌空二義。據先生所下定義,所謂踏實者,乃「必將論主之經驗與思路,在自家腦蓋演過一番,始能——得其實解。若只隨文生解,不曾切實理會其來歷,是則浮泛不實,為學大忌」。
本書是中國當代哲學之傑出人物熊十力先生的另一部著作。該書起草於1959年,完成於1961年春,是熊十力先生後期思想的代表作。
全書可以分為「辨偽」和「廣義」兩部分,其旨趣在於以《易》的形式闡發《原儒》和《體用論》(包括《明心篇》)中的新儒學思想,並最終把他們完全納入了易學傳統的軌道。熊十力先生在書中不僅高度概括了其新儒學思想的哲學內涵,以示與一般唯心主義體系的區別,而且正式把他的學說取名為「新易學」,標志了熊氏新易學思想的最終完成。熊先生以此書作為自己的「衰年定論」,並在臨終前的《存齋隨筆》中說:「余之學自是歸本《大易》,詳在《乾坤衍》等書》」。
序
十力叢書單行本即將陸續出版,囑我寫序,我因年老體衰,只得請明心助我將過去寫的有關文字輯錄在一起,以介紹我對先生學術思想的粗淺理解。我雖有三年光景向先生問學求教,但還不能算是先生的及門弟子,如今先生的高足都已謝世,故這項工作只得由我來做了。
一九六二年秋,我持韋卓民先生介紹信,往淮海中路二○六八號拜見十力先生。去前,卓民先生囑告:「近年來,十力先生謝客來訪,他脾氣古怪,不知見不見你。」當我走上公寓西側一座黃色小樓,在十力先生門上看到貼着一張信箋,紙已褪色,字墨尚濃。大意說,本人年老體衰,請勿來訪。其中說到自己的身體情況十分具體,記得有面赤、氣虧、虛火上延之類的話。
我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敲了幾下門,開門的是一位六十上下的人。這就是當時正為他謄寫《乾坤衍》的封先生。他把我延至客廳,即持介紹信人里間。等候了二三分鍾,十力先生從隔壁走來。他的身材瘦弱,精神生鑠,雙目奕奕有神,留有胡須,已全白,未蓄發,平頂頭,穿的是老式褲褂。我表示了仰慕之意,他詢問我在何處工作,讀什麼書等等。這天他的心情很好。他的態度柔和,言談也極儒雅,聲調甚至近於細弱。當時我幾乎與人斷絕往來,我的處境使我變得很孤獨。我覺得他具有理解別人的力量,他的眼光似乎默默地含有對被侮辱被損害者的同情,這使我一見到他就從自己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種親和力。這種感覺似乎來得突兀,但我相信它。在我們往來的近三年內,我從未談過自己的遭遇,他也從未詢問過。直到他去世十多年后,我才從他的哲嗣世菩夫婦那里得悉,十力先生對我的坎坷經歷和當時的處境十分清楚,並且曾為之唏噓。
摘自一九九一年所寫《熊十力二三事》
我是從我個人接觸來談自己的感受,我並不想以此推翻別人的說法,如說十力先生性格怪僻,脾氣不好等等。平心生前就向我提到一些事,我想他說的是事實。十力先生自己也向我講過,他在四川復性書院講學時和馬一浮發生的一次爭吵,盡管他們是相契的朋友,馬一浮還曾以蠲叟別號為他所撰的《佛家名相通釋》簽署,為《新唯識論》寫序。十力先生師友弟子多稱他性格狂放,意氣自雄,認為他具有一種懾服人的氣概。他在自己著作上署名「黃岡熊十力造」,頗引起一些議論,因為在印度只有被尊為菩薩的人才可以用這說法,據傳他也曾經自稱「熊十力菩薩」。他在論學時往往意氣風發,情不自禁。有一次他與張東蓀論學,談得興起,一掌拍在張的肩上,張俊巡后退。諸如此類傳說,不一而足,使他在人心目中成為一個放達不羈的古怪人物。但他也有親切柔和、平易近人的一面,大概由於太平凡罷了,很少為人述及。我以為不提示這方面,就難以顯示他的完整人格。
……
一九六二年秋,我持韋卓民先生介紹信,往淮海中路二○六八號拜見十力先生。去前,卓民先生囑告:「近年來,十力先生謝客來訪,他脾氣古怪,不知見不見你。」當我走上公寓西側一座黃色小樓,在十力先生門上看到貼着一張信箋,紙已褪色,字墨尚濃。大意說,本人年老體衰,請勿來訪。其中說到自己的身體情況十分具體,記得有面赤、氣虧、虛火上延之類的話。
我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敲了幾下門,開門的是一位六十上下的人。這就是當時正為他謄寫《乾坤衍》的封先生。他把我延至客廳,即持介紹信人里間。等候了二三分鍾,十力先生從隔壁走來。他的身材瘦弱,精神生鑠,雙目奕奕有神,留有胡須,已全白,未蓄發,平頂頭,穿的是老式褲褂。我表示了仰慕之意,他詢問我在何處工作,讀什麼書等等。這天他的心情很好。他的態度柔和,言談也極儒雅,聲調甚至近於細弱。當時我幾乎與人斷絕往來,我的處境使我變得很孤獨。我覺得他具有理解別人的力量,他的眼光似乎默默地含有對被侮辱被損害者的同情,這使我一見到他就從自己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種親和力。這種感覺似乎來得突兀,但我相信它。在我們往來的近三年內,我從未談過自己的遭遇,他也從未詢問過。直到他去世十多年后,我才從他的哲嗣世菩夫婦那里得悉,十力先生對我的坎坷經歷和當時的處境十分清楚,並且曾為之唏噓。
摘自一九九一年所寫《熊十力二三事》
我是從我個人接觸來談自己的感受,我並不想以此推翻別人的說法,如說十力先生性格怪僻,脾氣不好等等。平心生前就向我提到一些事,我想他說的是事實。十力先生自己也向我講過,他在四川復性書院講學時和馬一浮發生的一次爭吵,盡管他們是相契的朋友,馬一浮還曾以蠲叟別號為他所撰的《佛家名相通釋》簽署,為《新唯識論》寫序。十力先生師友弟子多稱他性格狂放,意氣自雄,認為他具有一種懾服人的氣概。他在自己著作上署名「黃岡熊十力造」,頗引起一些議論,因為在印度只有被尊為菩薩的人才可以用這說法,據傳他也曾經自稱「熊十力菩薩」。他在論學時往往意氣風發,情不自禁。有一次他與張東蓀論學,談得興起,一掌拍在張的肩上,張俊巡后退。諸如此類傳說,不一而足,使他在人心目中成為一個放達不羈的古怪人物。但他也有親切柔和、平易近人的一面,大概由於太平凡罷了,很少為人述及。我以為不提示這方面,就難以顯示他的完整人格。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