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的書名取自蘇珊·桑塔格最後一次演說的標題,之所以以此為書名,是為了紀念本書多種聲音的性質,紀念她的文學活動與政治活動、美學思考與倫理思考、內心生活與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
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作者一些甚少發表、不為人知的傑作。第二部分是時事評論。由於桑塔格寫作這些評論文章的期間,正是美國外交政策急轉彎和世界局勢動盪的時期。作者當時對局勢的尖銳評估和對布什政府的猛烈抨擊現在回顧起來是極具預見性的,而對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的犀利剖析並不只是局限於事件本身,而是秉承作者兩部有關攝影專著(《論攝影》和《疾病的隱喻》)的洞察力,對美國暴力文化提出嚴厲的批判。但更重要的還是她在惡劣環境中堅守知識分子的獨立性。
第三部分是演說稿。這些講稿是桑塔格一生寫作與行動的融通,是隨筆家、小說家、公共知識分子、行動主義者這些她從一開始就具備,但常常經渭分明的角色的重疊、浸透和深化。可以說,她一生在理論上贊揚的,在實踐中都做到了:她以自己「內省的能量、熱情的求知、自我犧牲的准則和巨大的希望」、「從一生深刻而漫長地接觸美學所獲得的智慧」、「勇氣與抵抗」、「道德考量」,而最終成為了「自己的仰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