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時代·歸來,報告政府·人在江湖·在后台的后台,大題小作·馬橋詞典·暗示。
小說只意味着一種精神自由,為現代人提供和保護着精神的多種可能性空間。包括小說在內的文學使人接近神。如此而已。
本文集收入了韓少功的一些主要作品,收錄作品《地圖上的微點》、《山南水北》、《小紅點的故事》、《牆那邊的前蘇聯》、《尋找主人的船》、《帶着丈夫出嫁》等。
目錄
自序
1 撲進畫框
2 地圖上的微點
3 回到從前
4 殘碑
5 耳醒之地
6 拍眼珠及其他
7 智蛙
8 笑臉
9 准制服
10 特務
11 懷舊的成本
12 開荒第一天
13 治蟲要點
14 村口瘋樹
15 月夜
16 瞬間白曰
17 太陽神
18 蠢樹
19 再說草木
20 紅頭文件
21 CULTURE
22 每步見藥
23 養雞
24 小紅點的故事
25 無形來客
26 晴晨聽鳥
27 鳥巢
28 憶飛飛
29 雷擊
30 守靈人
31 中國式禮拜
32 開會
33 船老板
34 藏身入山
35 塌鼻子
36 神醫續傳
37 老地主
38 衛星佬
39 意見領袖
40 面子
41 詩貓
42 貓狗之緣
43 山中異犬
44 三毛的來去
45 感激
46 窗前一軸山水
47 牆那邊的前蘇聯
48 當年的鏡子
49 知情人
50 隱者之城
51 鄰家有女
52 笑大爺
53 垃圾戶
54 最后的戰士
55 老逃同志
56 尋找主人的船
57 一塊錢-搖
58 月下狂歡
59 農痴
60 一師教
61 非典時期
62 青龍偃月刀
63 瓜菜
64 非法法也
65 疑似腳印
66 哲學
67 空山
68 天上的愛情
69 廟婆婆
70 野人
71 野人另一說
72 氣死屈原
73 兵荒馬亂
74 帶着丈夫出嫁
75 豪華倉庫
76 蠻師傅
77 歡樂之路
78 口碑之疑
79 很多人
80 認識了華子
81 也認識了老應
82 蛇販子黑皮
83 雨讀
84 時間
85 你來了
86 守秋
87 夜半歌聲
88 各種抗稅理由
89 另有一說
90 李家兄弟
91 十八扯
92 相遇
93 老公路
94 老地方
95 待宰的馬沖着我流淚
96 另一片太空
97 秋夜夢醒
98 遍地應答
99 在天空
附錄:理想的、或非理想的生活——對話韓少功
1 撲進畫框
2 地圖上的微點
3 回到從前
4 殘碑
5 耳醒之地
6 拍眼珠及其他
7 智蛙
8 笑臉
9 准制服
10 特務
11 懷舊的成本
12 開荒第一天
13 治蟲要點
14 村口瘋樹
15 月夜
16 瞬間白曰
17 太陽神
18 蠢樹
19 再說草木
20 紅頭文件
21 CULTURE
22 每步見藥
23 養雞
24 小紅點的故事
25 無形來客
26 晴晨聽鳥
27 鳥巢
28 憶飛飛
29 雷擊
30 守靈人
31 中國式禮拜
32 開會
33 船老板
34 藏身入山
35 塌鼻子
36 神醫續傳
37 老地主
38 衛星佬
39 意見領袖
40 面子
41 詩貓
42 貓狗之緣
43 山中異犬
44 三毛的來去
45 感激
46 窗前一軸山水
47 牆那邊的前蘇聯
48 當年的鏡子
49 知情人
50 隱者之城
51 鄰家有女
52 笑大爺
53 垃圾戶
54 最后的戰士
55 老逃同志
56 尋找主人的船
57 一塊錢-搖
58 月下狂歡
59 農痴
60 一師教
61 非典時期
62 青龍偃月刀
63 瓜菜
64 非法法也
65 疑似腳印
66 哲學
67 空山
68 天上的愛情
69 廟婆婆
70 野人
71 野人另一說
72 氣死屈原
73 兵荒馬亂
74 帶着丈夫出嫁
75 豪華倉庫
76 蠻師傅
77 歡樂之路
78 口碑之疑
79 很多人
80 認識了華子
81 也認識了老應
82 蛇販子黑皮
83 雨讀
84 時間
85 你來了
86 守秋
87 夜半歌聲
88 各種抗稅理由
89 另有一說
90 李家兄弟
91 十八扯
92 相遇
93 老公路
94 老地方
95 待宰的馬沖着我流淚
96 另一片太空
97 秋夜夢醒
98 遍地應答
99 在天空
附錄:理想的、或非理想的生活——對話韓少功
序
我投入文學寫作已三十年。回顧身后這些零散足跡,不免常有惶愧之感。以我當年濃厚的理科興趣和自學成果,當一個工程師或醫生大概是順理成章的人生前景。如果不是「文革」造成的命運拋擲,我是不大可能滑入寫作這條路的。我自以為缺乏為文的稟賦,也不大相信文學的神力,拿起筆來不過是別無選擇,應運而為,不過是心存某種積郁和隱痛,難舍某種長念和深願,便口無遮攔地不平則鳴。我把自已的觀察、經驗、想像、感覺與思考錄之以筆,以求叩問和接通他人的靈魂,卻常常覺得力不從心,有時候甚至不知道這種紙上饒舌有何意義。人過中年的我不時羨慕工程師或醫生的職業——如果以漫長三十年的光陰來架橋修路或救死扶傷,是否比當一個作家更有堅實的惠人之效?
我從事寫作、編輯、翻譯的這三十年,正是文學十分艱難和困惑的時期。一是數千年之未有的社會大變局,帶來了經濟、政治、倫理、習俗、思潮的廣泛震盪和深度裂變,失序甚至無名的現實狀況常常讓人無所適從。二是以電子技術和媒體市場為要點的文化大變局,粉碎了近千年來大體恆穩的傳統和常規,文學的內容、形式、功能、受眾、批評標准、傳播方式等各個環節,都卷入了可逆與不可逆的交織性多重變化,使一個寫作者常在革新和投機、堅守和迂愚之間,不易做出是非的明察,更不易實現富有活力的選擇和反應。身逢其亂,我無法回避這些變局,或者說應該慶幸自己遭遇了這樣的變局,就像一個水手總算碰上了值得一搏的狂風巨浪。
積累在這個文集里的作品不過是記錄了自己在風浪中的一再莘扎,呈元甚可觀,卻也許可為后人審思,從中取得一些教訓。
精神的彼岸還很遙遠,在地平線之下的某個地方。我之所以還在寫下去,是因為不願放棄和背叛,還因為自己已無法回到三十年前,如此而已。
這套文集收入了我的主要作品,占發表總量的七八成左右。借此次結集出版機會,我對其中部分作品做了修訂。
所涉及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是恢復性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以來,中國內地的出版審查尺度有一個逐步放寬的過程,作者自主權一開始並不是很充分。有些時候,特別是在文學解凍初期,有些報刊編輯出於某種顧忌,經常強求作者大刪大改,甚至越俎代庖地直接動手——還不包括版面不夠時的偶然剪裁。這些作品發表時的七折八扣並非作者所願,在今天看來更屬歷史遺憾,理應得到可能的原貌恢復。
二是解釋性的。中國現實生活的快速變化,帶來公共語境的頻繁更易。有些時隔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常用語,如「四類分子」「生產隊」「公社」「工分」「家庭成分」等,現在已讓很多人費解。「大哥大」「的確良」一類特定時期的俗稱,如繼續保留也會造成后人的閱讀障礙。為了方便代際溝通,我對某些過時用語給予了適當的變更,或者在保留原文的前提下略加解釋性文字。
三是修補性的。翻看自己舊作,我少有滿意的時候,常有重寫一遍的沖動。但真要這樣做,精力與時間不允許,篡改歷史軌跡是否正當和必要,也是一個疑問。因此在此次修訂過程中,筆者大體保持舊作原貌,只是針對某些刺吸收斂失做一些適當修竅}、有時寫得順手,寫得興起,使個別舊作出現局部的較大變化,也不是不可能的。據說俄國作家老托爾斯泰把《復活》重寫了好幾遍,變化出短、中、長篇的不同版本。中國作家不常下這種工夫,但如遇到去蕪存菁和補舊如新的良機,白白放過也許並不是一種對讀者負責的態度。
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熱情支持這一套文集的出版, 感謝文友東超、單正平等多次對拙作給予文字勘誤,還應感許三十三年來啟發、感動、支持過我的各位親人、師友以及廣大人民。
我從事寫作、編輯、翻譯的這三十年,正是文學十分艱難和困惑的時期。一是數千年之未有的社會大變局,帶來了經濟、政治、倫理、習俗、思潮的廣泛震盪和深度裂變,失序甚至無名的現實狀況常常讓人無所適從。二是以電子技術和媒體市場為要點的文化大變局,粉碎了近千年來大體恆穩的傳統和常規,文學的內容、形式、功能、受眾、批評標准、傳播方式等各個環節,都卷入了可逆與不可逆的交織性多重變化,使一個寫作者常在革新和投機、堅守和迂愚之間,不易做出是非的明察,更不易實現富有活力的選擇和反應。身逢其亂,我無法回避這些變局,或者說應該慶幸自己遭遇了這樣的變局,就像一個水手總算碰上了值得一搏的狂風巨浪。
積累在這個文集里的作品不過是記錄了自己在風浪中的一再莘扎,呈元甚可觀,卻也許可為后人審思,從中取得一些教訓。
精神的彼岸還很遙遠,在地平線之下的某個地方。我之所以還在寫下去,是因為不願放棄和背叛,還因為自己已無法回到三十年前,如此而已。
這套文集收入了我的主要作品,占發表總量的七八成左右。借此次結集出版機會,我對其中部分作品做了修訂。
所涉及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是恢復性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以來,中國內地的出版審查尺度有一個逐步放寬的過程,作者自主權一開始並不是很充分。有些時候,特別是在文學解凍初期,有些報刊編輯出於某種顧忌,經常強求作者大刪大改,甚至越俎代庖地直接動手——還不包括版面不夠時的偶然剪裁。這些作品發表時的七折八扣並非作者所願,在今天看來更屬歷史遺憾,理應得到可能的原貌恢復。
二是解釋性的。中國現實生活的快速變化,帶來公共語境的頻繁更易。有些時隔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常用語,如「四類分子」「生產隊」「公社」「工分」「家庭成分」等,現在已讓很多人費解。「大哥大」「的確良」一類特定時期的俗稱,如繼續保留也會造成后人的閱讀障礙。為了方便代際溝通,我對某些過時用語給予了適當的變更,或者在保留原文的前提下略加解釋性文字。
三是修補性的。翻看自己舊作,我少有滿意的時候,常有重寫一遍的沖動。但真要這樣做,精力與時間不允許,篡改歷史軌跡是否正當和必要,也是一個疑問。因此在此次修訂過程中,筆者大體保持舊作原貌,只是針對某些刺吸收斂失做一些適當修竅}、有時寫得順手,寫得興起,使個別舊作出現局部的較大變化,也不是不可能的。據說俄國作家老托爾斯泰把《復活》重寫了好幾遍,變化出短、中、長篇的不同版本。中國作家不常下這種工夫,但如遇到去蕪存菁和補舊如新的良機,白白放過也許並不是一種對讀者負責的態度。
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熱情支持這一套文集的出版, 感謝文友東超、單正平等多次對拙作給予文字勘誤,還應感許三十三年來啟發、感動、支持過我的各位親人、師友以及廣大人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