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語言文字習俗之演變,古代文字原為通俗者,在今日頗多不可解。以故,讀古書者,尤以在具有數千年文化之我國中,往往苦其文義之難通。余為協助現代青年對古書之閱讀,在距今四十余年前,曾為本館創編學生國學叢書數十種,其凡例如下:
—、中學以上國文功課,重在課外閱讀,自力攻求,教師則為之指導焉耳。惟重篇巨帙,釋解紛繁,得失互見,將使學生披沙而得金,貫散以成統,殊非時力所許。是有需乎經過整理之書篇矣。本館鑒此,遂有學生國學叢書之輯。
二、本叢書所收,均重要著作,略舉大凡:經部如詩、禮、春秋;史部如史、漢、五代;子部如庄、孟、荀、韓,並皆列入;文辭則上溯漢、魏,下迄五代;詩歌則陶、謝、李、杜,均有單本;詞則多采五代、兩宋;曲則潁取元、明大家;傳奇、小說,亦選其英。
三、諸書選輯各篇,以足以表現其書,其作家之思想精神、文學技術者為准;其無關宏旨者,概從刪削。所選之篇類不省節,以免割裂之病。
四、諸書均為分段落,作句讀,以便省覽。
五、諸書均有注釋;古籍異釋紛如,即采其較長者。
六、諸書較為罕見之字,均注音字母,以便諷涌。
七、諸書卷首,均有新序,述作者生平、本書概要。凡所以示學生研究門徑者,不厭其詳。
然而此叢書,僅各選輯全書之若干片段,猶之嘗其一臠,而未窺全豹。及一九六四年,余謝政后重主本館,適國立編譯館有《今注資治通鑒》之編纂,甫出版三冊,以經費及流通兩方面,均有借助於出版家之必要,商之於余,以其系就全書詳注,足以彌補余四十年前編纂學生國學叢書之闕,遂予接受。甫歲余,而全書十五冊,千余萬言,已全部問世矣。
余又以《今注資治通鑒》,雖較學生國學叢書已進一步,然因若干古籍,文義晦澀,今注以外,能有今譯,則相互為用,今注可明個別意義,今譯更有助於通達大體,寧非更進一步歟?
本館所任之古籍今注今譯十二種,經慎選專家定約從事,閱時最久者將及二年,較短者不下一年,則以屬稿諸君,元不敬恭將事,求備求詳;迄今只有《尚書》及偷⒗已》二種繳稿,所有注譯字數,均超出原預算甚多,以《禮記》一書言,竟超過倍數以上。茲當第一種之《尚書今注今譯》排印完成,問世有日,謹述緣起及經過如上。
—九六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王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