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病證妙諦

肝膽病證妙諦
定價:240
NT $ 209
  • 作者:楊運高/主/編
  •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9118042
  • ISBN13:9787509118047
  • 裝訂:465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黃疸、脅痛、膽脹、鼓脹、積聚(肝積)、肝痛(肝膿腫)等6章,以名著經典精講、名醫經驗精粹、名方應用精析的形式探討了各種肝膽病證的成因、症狀及證候分類、病理轉歸、名醫診治經濟等,以幫助中醫醫師領悟其中的奧秘,使之悟於心中,觸類而帝通,達到切實提高臨床診治水平的作用。

該書內容豐富新穎,科學性強,具有較高臨床實用價值,主要供中醫臨床醫師使用,也可供中醫院校師生、古文獻研究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第1章 黃疸
 第一節 名著經典精講
  一、《黃帝內經》:黃疸定義、主症與病因病機
  二、張仲景《傷寒論》:黃疸治療的原則
  三、張仲景《金匱要略》:黃疸的分類、治則與預后
  四、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三十六種黃疸和急黃、陰黃
  五、孫思邈《千金翼方》:瘀血黃疸
  六、朱肱《活人書•疸病證治》:區分黃疸與瘀血
  七、王懷隱《太平聖惠方》:腎黃
  八、《聖濟總錄》:黃疸的病因病機
  九、成無己《傷寒明理論》:黃疸有濕和熱偏重之異
  十、劉完素《黃帝素問宣明論方》:積久成癉
  十一、朱丹溪《丹溪心法》:疸不必分五
  十二、元•羅天益《衛生寶鑒》:黃疸分陰黃陽黃
  十三、危亦林《世醫得效方》:酒疸
  十四、張景岳《景岳全書》:黃疸的分類和陰黃的治療
  十五、明•吳又可《溫疫論》:溫熱黃疸,大黃為主
  十六、樓英《醫學綱目》:黃疸與黃胖
  十七、林佩琴《類證治裁》:陰黃補脾
  十八、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陰陽分治
  十九、黃元御《四聖心源》:黃疸主要與肝膽脾相關
  二十、李中梓《醫宗必讀》:陰黃特征
  二十一、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瘟黃
  二十二、陳士鐸《石室秘錄》:黃疸預后
  二十三、喻昌《醫門法律》:虛黃
  二十四、錢鏡湖《辨證奇聞》:開肝氣之郁治肝疸
  二十五、程文囿《醫述》:黃胖
  二十六、張璐《張氏醫通》:瘀濕成疸
  二十七、高等學校中醫專業五版教材《中醫內科學》:陰黃陽黃辨證要點
 第二節 名醫經驗精粹
  一、張仲景治療黃疸的經驗
  二、葉天士治療黃疸經驗
  三、關幼波治療黃疸經驗
  四、姜春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經驗
  五、鄧鐵濤治療黃疸經驗
  六、朱良春治療難治性黃疸用藥經驗和特色
  七、汪承柏治療高膽紅素血症經驗
  八、徐景藩論黃疸診治
  九、王再謨治療黃疸經驗
  十、呂承全治療黃疸經驗
  十一、李昌源治療黃疸脅痛經驗
  十二、李普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經驗
  十三、張俊富治療重症肝炎退黃經驗
  十四、張雲鵬論治黃疸經驗
  十五、諶寧生論治重度黃疸型肝炎經驗
  十六、張絢邦診治胎黃經驗
  十七、蘇漣辨證治療黃疸型肝炎經驗
  十八、鄭陶萬治療黃疸型病毒性肝炎四法
 第三節 名方應用精析
  一、茵陳蒿湯
  二、茵陳術附湯
  三、茵陳五苓散
  四、甘露消毒丹
第2章 脅痛
第3章 膽脹
第4章 鼓脹
第5章 積聚(肝積)
第6章 肝癰(肝膿腫)
 

清代名醫葉天士雲:「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借術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可見多讀書、讀好書是成為一名好醫師的前提。面對浩如煙海的醫學文獻,正如晚清名醫雷少逸在《時病論》所感嘆的:「甚矣!醫道之難也。」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讀到文章的精髓,在紛呈的信息中快速獲取有用的東西,是一個難題,有許多基層的同行,大量醫學著作無法閱讀到。作為重點醫科大學的學者,占有文獻、科研和臨床的優勢,我們一直覺得有責任義務解決這個難題。

2004年,對我們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作為有光榮歷史的第一軍醫大學,響應中央軍委號召,集體轉制,脫下軍裝,投身到地方的建設之中,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有30年歷史的全軍惟一的中醫系也擴建為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於是我們決定,集中力量,編寫這套反映中醫藥學術淵源,介紹在我國歷史上有影響的醫學名著、醫家著名經驗、著名方劑的書籍,作為我們融入地方醫療保障事業後的獻禮。這一想法,得到了人民軍醫出版社和南方醫科大學的大力支持。

邵堯夫在《漁樵對問》說:「能用天下之目為己之目,其目無所不觀矣。」本套書籍的編寫目的,就是要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能使己目「無所不觀」的「天下之目」,為中醫理論和臨床提供有價值的借鑒和經驗,為中醫學術發展做出貢獻。本套叢書分肝膽病證、脾胃病證、腎系病證、心腦病證、肺系病證、氣血津液病證、急性病證、外感病證、肢體經絡病證、婦科病證、兒科病證、眼科病證共12冊,每冊按中醫病名分章,各章之下,再細分為「名著經典精講」、「名醫經驗精粹」和「名方應用精析」三部分。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始終強調既有學木性、系統性,又有理論深度;既注意到可讀性、實用性,又考慮到所選內容的權威性和指導性。力求突出中醫特色,保持中醫病證分類的規范性、完整性和科學性。所選內容包括生理病理、病因病機、治法方藥等各個方面的重要內容,文獻入選的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至今。

壁影螢光,能資志士;竹頭木屑,曾利兵家。願本叢書的出版,能夠給讀者帶來收獲。我們也真誠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改。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