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敘事學研究

《史記》敘事學研究
定價:156
NT $ 136
  • 作者:劉寧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73222
  • ISBN13:9787500473220
  • 裝訂:平裝 / 28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中國,歷史敘事成熟早、影響大,處于權威地位,而《史記》作為中國歷史敘事的經典作品,具有敘事學研究的可能性與典範性。

本書運用西方敘事學理論解釋《史記》,從敘事者、文本到讀者,從結、話語到細節,從敘事立場、敘事視角到敘事時間諸多方面展開,同時也間接回簽了歷史敘事文本的主體性與客觀性、真實性與虛構性等問題。


劉寧,女,陝西西安人,1971年1月出生,2006年畢業于陝西師範大學,獲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為西安文理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十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已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目錄

序言
緒論
一 歷代《史記》敘事研究回顧
二 本書研究的方法及意義
第一章 中國敘事傳統溯源與早期歷史敘事的發展
一 中國敘事傳統溯源
二 中國早期歷史敘事的發展
第二章 《史記》敘事視點研究
一 敘事者及敘事動機
二 敘事立場
三 敘事視角
四 聚焦
五 盲點
第三章 《史記》敘事情節研究
一 情節類型及其隱喻性
二 情節組織的意義︰反諷意味的生成
第四章 《史記》敘事時間研究
一 時間觀念的產生
二 時間觀念與歷史敘事在哲理上的融通
三 歷史敘事時間
四 敘事的時間順序
五 敘事的時間速度
六 敘事中的時間意識分析
第五章 《史記》敘事結構研究
一 整體結構的深層意義
二 編排順序的密碼破譯
三 內部結構的關鍵︰命意
四 具體篇章的組織︰謀篇
第六章 《史記》敘事話語分析
一 敘事話語的外語境
二 敘事話語的內語境
三 敘事話語模式及意識形態
四 敘事話語的特點︰復調
第七章 《史記》敘事接受研究
一 傳播與接受的途徑
二 接受者分析
三 接受與經典化
余論︰實錄與虛構——關于歷史敘事本質的思考
參考文獻
後記
 

劉寧同志的《〈史記〉敘事學研究》一書是她在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即將付梓,她囑我寫幾句話。作為劉寧同志的指導教師、也是該論文的第一個讀者,我很樂意借這個機會談一點感想。

說起《史記》,我們自然會想到它的作者司馬遷。司馬遷處于西漢武帝的盛世時期,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時代,但司馬遷個人的命運卻是很不幸的,由于李陵之禍而受宮刑,奇恥大辱使他痛不欲生,但為了《史記》,他堅強地面對災難,正如他在《報任少卿書》中所說︰ “所以隱忍苟活9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後也。”他忍辱負重,終于以頑強的毅力、畢生的心血鑄成了歷史的長城——《史記》。他把個人對歷史的認識、對社會的認識、對人生的認識都灌注在《史記》之中,使《史記》不再是簡單的資料匯編,而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經典之作,也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明珠,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由于它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敘事生動、語言多彩,而成為史學家、文學家學習的榜樣,歷代對于它的研究也一直沒有中斷。根據史書記載,《史記》在魏晉南北朝以後流傳到了國外,引起國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日本,已經形成了勢力強大的《史記》研究隊伍。目前, 《史記》研究方興未艾,以至于形成了一門重要的學問——“史記學”。“史記學”涉及史學、文學、哲學、民族學、地理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檔案學、新聞學、天文學、醫學等多個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劉寧同志在認真閱讀《史記》的基礎上,廣泛查閱了從古至今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的成果資料,最終選定從敘事學角度對《史記》進行研究,這個選題頗有意義。因為歷史敘事是中國敘事文學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成熟早、影響大。甲骨卜辭、卦爻辭、銘文作為現存最早的文字記錄之一,已具有了一些敘事的因素和特點,對整個中國文化的後續發展,尤其對敘事文本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歷史敘事文本中,《尚書》《春秋》處于早期歷史敘事的起步階段,各有一定的特點。《漢書‧藝文志》說“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記言、記事是早期歷史記載的主要特征,有較明確的時間觀念,但這些記事還缺少必要的文學色彩。到了《左傳》《戰國策》《國語》等,歷史敘事已經成熟,而且成就突出。就以《左傳》來說,張高評先生在《左傳之文學價值》一書中概括前人評點之說,歸納《左傳》有正敘、原敘、順敘、逆敘、對敘、類敘、側敘、預敘、插敘、暗敘、倒敘、補敘等30種敘法。 《史記》在前代歷史敘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達到了中國歷史敘事的輝煌頂峰,代表了中國歷史敘事的最高成就。可以說,以《史記》為對象展開敘事學的研究具有典範性的意義。

敘事學理論,是當今西方學術界重要的文學理論,20世紀80年代以來被譯介到國內,對中國文學研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並出現了一些有影響的成果。借用西方敘事學的理論來研究《史記》的文學形式和文學特征,這是一項很有新意的嘗試。劉寧同志從敘事視點、敘事情節、敘事時間、敘事結構、敘事話語、敘事接受等方面進行《史記》敘事學的研究,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如,敘事視點部分通過與之相關的敘事者、敘述立場、敘述角度等方面對《史記》的敘事進行解釋,由此揭示敘事者主體性對敘事文本以及讀者所產生的影響。對《史記》情節的研究,作者認為《史記》敘事存在浪漫、諷刺與悲劇三種情節類型,它們分別隱喻著敘事者的理想、批判和同情,這三種情節的存在,形成了《史記》敘事的張力,也形成了《史記》的反諷意味。對《史記》敘事時間的研究,作者注意從歷史敘事時間與歷史時間的區分上探索敘事主體的方式特征,揭示了“復調”在敘事中的運用效果,指出《史記》敘事中司馬遷所關心的不是宏觀歷史的經驗與教訓,而是人的情感生活和命運,因而體現在敘事中的時間過程,就不是體現普通道德意義的客觀事件邏輯,而是體現特定個人性格和命運的生命歷程。《史記》結構研究,主要從《史記》的外部結構和內部結構進行分析,認為作品的外部結構、內部結構都是作者主體性的很好的表現,體現了作者深層的意識形態選擇。《史記》歷史話語分析,作者認為敘事話語的策略與技巧並不是純粹的形式問題,成功的敘事向來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形式中實際蘊含了意識形態內容,帶有一定程度的話語權力,並從《史記》歷史話語的外語境、內語境、話語模式及意識形態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總體來看,作者對敘事學這一基本理論理解掌握得比較好,運用自如,盡管個別地方的論述還顯薄弱,但作者能夠自立一說,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對于《史記》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這是難能可貴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