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所輯不同時期發表的學術文本,有早期的稚拙文字,也有比較晚近的閱讀偶記。主體內容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原載《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下篇為原載《語言文字應用》、《語言教學與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它們從文學和語言的不同維度聚焦廣義修辭學視野。文章刊發時,有的有刪節,結集出版時恢復原貌。
作者簡介︰
譚學純,1953年生。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副院長。先後分管教學、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個人研究方向︰文學語言、修辭學、文藝美學等。獨著、合著的著作有《人與人的對話》、《修辭︰審美與文化》、《接受修辭學》、《廣義修辭學》、《修辭研究︰走出技巧論》、《修辭認知和語用環境》、《小說語言美學》等,發表論文160多篇。曾獲首屆“安徽文學獎”理論獎、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目錄
自序
上篇 文學語言、文學現象、文學史的廣文修辭學闡釋
再思考:語言轉向背景下的中國文學語言研究
作為對20世紀中國文學狀態的一種調整,語言轉向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文學語言研究格局。它在中國文化語境中有些晚到的“語言熱”中全面啟動,後續的研究勢頭時強時弱,但一直沒有止息。經過了20年的理論沉澱和實踐操作,重返當年的學術背景,對語言轉向拉動的文學語言研究進行再思考,既有利于清醒地審視過去,也利于在再出發的進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語言情緒:小說藝術世界的一個層面
小說創作首先起于創作主體的情感沖動,並隨之形成小說家心中的幻象世界。為了表現這一世界,存在于創作主體深層心理的主觀情緒必須借助一定的物態形式,使之表象化和客觀化。藝術作品由此獲得了一種符號集成的性質。由于創作主體的主觀介入,我們需要在雙重意義上看待小說語言:一種意義著眼于小說語言的概念功能,指的是小說家在語言系統中選擇相應符號,指稱特定的客觀對象,並把它們編碼成藝術作品;另一種意義著眼于小說語言的情感功能,指的是小說家依靠語言符號表述思想的同時,伴隨著主觀情緒的渲泄。作為前者,小說語言是一種實體符號;作為後者,小說語言是一種審美符號。語言情緒,產生于小說語言的後一種功能。
新時期小說語言變異的功能拓展
小說語言的基本功能是傳遞藝術信息,而藝術信息的傳遞是施動者和受動者互動對象的協作過程。承載藝術信息的小說語言,是小說藝術實現的必要條件。小說語言的功能實現在文本內部體現為敘述交際的圓滿完成、在文本外部體現為寫讀交際的圓滿完成。這正好提供了一個觀察點。由此切和,可以把新時期小說語言變異的功能價值測定為:敘述者——敘述接受者功能拓展和作者——讀者功能拓展的雙層建構。
回眸歷史風景:文革文學話語論
“文化大革命”是一個奇妙的組合體:無政府的表象和絕對的權力意志、浪漫的政治構想和現實的政治運作、懷疑一切和偶像崇拜、開放的大鳴大放史,文學是這歷史檔案中一份重要的證詞。以理性眼光審視當代中國人非理性生存和類宗教迷狂的文學樣本,研究文革文學的話語形態、解讀“沉淪”中的“此在”留下的話語記錄、考察文學斷代史如何采用非文學形式完成自我敘述,在本質上都是品評文革期間人的生存狀態。從文革歲月中走過來的一代人,回眸頹敗的歷史風景,既是“風景”中人,又站在“風景”之外,本文寫作即取這種雙重立場。
公開的合唱和地下的變奏:再論文革文學話語
文革公開文本產生的非文學接受,沒有泯滅文學主體的話語欲望和閱讀期待,相反,後者轉換了文學傳播與接受通道,引發 相對于文革文學公開合唱的地下變奏。是否可以這樣認為:文革公開文本在政治合唱中控制話語權,地下言說試圖書館通過一種相對于公開言說的變奏摟護衛話語權。于是,公開的人事唱和地下的變奏,合成了文革文學在共時意義上的特殊景觀。
一個同源假說及其驗證
——民間俗語“郎才女貌”和懂事故事“難題求婚”的深層結構
在分析“難題求婚”和“郎才女貌”的表象轉化為表述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一個同源相似的深層結構。“難題求婚”作為一個文化母題,講述著一個不斷重復的故事:它以“難題”為手段,驗證未婚的“郎”有無贏得“女貌”的能力,男子以“才”實現自身價值,女子以“貌”作為進入男性世界的資本,這在漫長的歷史文化過程中沉積為一種集體無意識。“才”和“貌”,因此成為傳統社會對不同性別者的價值評判和文化限定,並以相當穩定的群體思維,借助民間俗語“郎才女貌”凝固下來。當我們追問“才”、“貌”為什麼會被視為男女結合的理想前提和傳統的擇偶標準時,都可以從“難題求婚”母題見到胎記。
百年回首:一個詩學口號的修辭學批評
一個詩學口號有悖學理的預設,由相關的計學理論推動著,在近百年中國文學史進程中,有效地控制著白話詩從表達到接受的雙向運作,它的負面影響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得到理論界認真的反思。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詩界革命”的標志性口號,黃遵憲倡導的“我手寫吾口”,隱藏著預廟的多重理論疏漏:(1)口語=白話/日常話語,(2)出版“吾口”的白話/日常話語,可以直接轉換為“我手”寫出的白話詩,(3)白話詩的可接受性大于文言詩,(4)詩學建構中話語形態的“文白”之爭=意識形態建構的“新舊之爭”。對這個詩學口號的修辭學批評,在修辭學和詩學的雙重話語空間穿行。
下篇 語言教育、語言生活、語言運用的廣文修辭學考察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語言教育對策和話語權
語言教育:概念認知和修辭認知
人是語言的動物,更是修辭的動物
修辭話語建構雙重運作:陌生化和熟知化
修辭話語建構:自覺和不自覺
語用環境:語義變異和認知主體的信息處理模式
仿擬和戲擬:形式、意義、認知
數字“三”/“五”崇拜的發生、演進及相關闡釋
左、右/東、西:尊卑意識及其文化蘊含
[附錄1] 廣義修辭學:序與自序
《小說辭章學》序
《理論修辭學》序
《空靈敘事:汪曾祺創作論》序
《中國修辭學研究轉型論綱》序
《人與人的對話》前言
《廣義修辭學》自序
《修辭:審美與文化》自序
《修辭研究:走出技巧論》自序
《修辭認知和語用環境》自序
《修辭學大視野》序
[附錄2] 《光明日報》所刊一組閱讀札記
坐——在場姿態和生存寓言
把握欲望的臨界
民以食為天
人不能證明自己
中國學術研究:呼喚學派意識
學術期刊:學術話語的集散地
漢字規範和文化阻力
“棄子逐臣”:一個結構性隱喻
歷史與修辭相遇
學術傳播和話語權
[附錄3] 作者部分學術著作和系列論文目錄
上篇 文學語言、文學現象、文學史的廣文修辭學闡釋
再思考:語言轉向背景下的中國文學語言研究
作為對20世紀中國文學狀態的一種調整,語言轉向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文學語言研究格局。它在中國文化語境中有些晚到的“語言熱”中全面啟動,後續的研究勢頭時強時弱,但一直沒有止息。經過了20年的理論沉澱和實踐操作,重返當年的學術背景,對語言轉向拉動的文學語言研究進行再思考,既有利于清醒地審視過去,也利于在再出發的進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語言情緒:小說藝術世界的一個層面
小說創作首先起于創作主體的情感沖動,並隨之形成小說家心中的幻象世界。為了表現這一世界,存在于創作主體深層心理的主觀情緒必須借助一定的物態形式,使之表象化和客觀化。藝術作品由此獲得了一種符號集成的性質。由于創作主體的主觀介入,我們需要在雙重意義上看待小說語言:一種意義著眼于小說語言的概念功能,指的是小說家在語言系統中選擇相應符號,指稱特定的客觀對象,並把它們編碼成藝術作品;另一種意義著眼于小說語言的情感功能,指的是小說家依靠語言符號表述思想的同時,伴隨著主觀情緒的渲泄。作為前者,小說語言是一種實體符號;作為後者,小說語言是一種審美符號。語言情緒,產生于小說語言的後一種功能。
新時期小說語言變異的功能拓展
小說語言的基本功能是傳遞藝術信息,而藝術信息的傳遞是施動者和受動者互動對象的協作過程。承載藝術信息的小說語言,是小說藝術實現的必要條件。小說語言的功能實現在文本內部體現為敘述交際的圓滿完成、在文本外部體現為寫讀交際的圓滿完成。這正好提供了一個觀察點。由此切和,可以把新時期小說語言變異的功能價值測定為:敘述者——敘述接受者功能拓展和作者——讀者功能拓展的雙層建構。
回眸歷史風景:文革文學話語論
“文化大革命”是一個奇妙的組合體:無政府的表象和絕對的權力意志、浪漫的政治構想和現實的政治運作、懷疑一切和偶像崇拜、開放的大鳴大放史,文學是這歷史檔案中一份重要的證詞。以理性眼光審視當代中國人非理性生存和類宗教迷狂的文學樣本,研究文革文學的話語形態、解讀“沉淪”中的“此在”留下的話語記錄、考察文學斷代史如何采用非文學形式完成自我敘述,在本質上都是品評文革期間人的生存狀態。從文革歲月中走過來的一代人,回眸頹敗的歷史風景,既是“風景”中人,又站在“風景”之外,本文寫作即取這種雙重立場。
公開的合唱和地下的變奏:再論文革文學話語
文革公開文本產生的非文學接受,沒有泯滅文學主體的話語欲望和閱讀期待,相反,後者轉換了文學傳播與接受通道,引發 相對于文革文學公開合唱的地下變奏。是否可以這樣認為:文革公開文本在政治合唱中控制話語權,地下言說試圖書館通過一種相對于公開言說的變奏摟護衛話語權。于是,公開的人事唱和地下的變奏,合成了文革文學在共時意義上的特殊景觀。
一個同源假說及其驗證
——民間俗語“郎才女貌”和懂事故事“難題求婚”的深層結構
在分析“難題求婚”和“郎才女貌”的表象轉化為表述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一個同源相似的深層結構。“難題求婚”作為一個文化母題,講述著一個不斷重復的故事:它以“難題”為手段,驗證未婚的“郎”有無贏得“女貌”的能力,男子以“才”實現自身價值,女子以“貌”作為進入男性世界的資本,這在漫長的歷史文化過程中沉積為一種集體無意識。“才”和“貌”,因此成為傳統社會對不同性別者的價值評判和文化限定,並以相當穩定的群體思維,借助民間俗語“郎才女貌”凝固下來。當我們追問“才”、“貌”為什麼會被視為男女結合的理想前提和傳統的擇偶標準時,都可以從“難題求婚”母題見到胎記。
百年回首:一個詩學口號的修辭學批評
一個詩學口號有悖學理的預設,由相關的計學理論推動著,在近百年中國文學史進程中,有效地控制著白話詩從表達到接受的雙向運作,它的負面影響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得到理論界認真的反思。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詩界革命”的標志性口號,黃遵憲倡導的“我手寫吾口”,隱藏著預廟的多重理論疏漏:(1)口語=白話/日常話語,(2)出版“吾口”的白話/日常話語,可以直接轉換為“我手”寫出的白話詩,(3)白話詩的可接受性大于文言詩,(4)詩學建構中話語形態的“文白”之爭=意識形態建構的“新舊之爭”。對這個詩學口號的修辭學批評,在修辭學和詩學的雙重話語空間穿行。
下篇 語言教育、語言生活、語言運用的廣文修辭學考察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語言教育對策和話語權
語言教育:概念認知和修辭認知
人是語言的動物,更是修辭的動物
修辭話語建構雙重運作:陌生化和熟知化
修辭話語建構:自覺和不自覺
語用環境:語義變異和認知主體的信息處理模式
仿擬和戲擬:形式、意義、認知
數字“三”/“五”崇拜的發生、演進及相關闡釋
左、右/東、西:尊卑意識及其文化蘊含
[附錄1] 廣義修辭學:序與自序
《小說辭章學》序
《理論修辭學》序
《空靈敘事:汪曾祺創作論》序
《中國修辭學研究轉型論綱》序
《人與人的對話》前言
《廣義修辭學》自序
《修辭:審美與文化》自序
《修辭研究:走出技巧論》自序
《修辭認知和語用環境》自序
《修辭學大視野》序
[附錄2] 《光明日報》所刊一組閱讀札記
坐——在場姿態和生存寓言
把握欲望的臨界
民以食為天
人不能證明自己
中國學術研究:呼喚學派意識
學術期刊:學術話語的集散地
漢字規範和文化阻力
“棄子逐臣”:一個結構性隱喻
歷史與修辭相遇
學術傳播和話語權
[附錄3] 作者部分學術著作和系列論文目錄
序
30年前,中國高考制度恢復,對經歷了高考長期停牌的一代人來說,相當于人類學家所說的“過關儀式”。11年積壓的人才資源,懷著激情、懷著期待,從知識饑渴中走向命運的拐點。從這一天起,知識的尊嚴重新受到尊重。它所解放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尊重知識背後的價值信條,尊重教育公平的自然權力。
作為1977年高考兵團570萬群體中的一員,我以六八屆初中畢業生的暗淡身份,從一家日雜小店走進久違了的考試秩序。我不曾想到,那場考試是告別、也是開始。此後的學術浸染和學術漂流,孕蓄了一串屬于我的文字,連同眼前這本小書。
書中所輯不同時期發表的學術文本,有早期的稚拙文字,也有比較晚近的閱讀偶記。主體內容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原載《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下篇為原載《語言文字應用》、《語言教學與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它們從文學和語言的不同維度聚焦廣義修辭學視野。文章刊發時,有的有刪節,結集出版時恢復原貌。考慮本書體例的相對統一,編排方面做了一些技術處理。
80年代中後期刊于《文藝研究》和《文藝理論研究》的兩篇文章︰《語言情緒:小說藝術世界的一個層面》、《新時期小說語言變異的功能拓展》,是和我早期的學術搭檔唐躍先生合寫的。收入本書,包含著一種紀念和自我審視意向,也包含著我對中國學術體制的思考。
從前一種意義上說,國內學術界在語言轉向背景下強勢啟動的文學語言研究,有我和我的合作者較早的參與,那是我們對文學語言問題系列思考的起點。時過20多年,那種思想之舞和話語欲望的釋放,仍是難以忘卻的學術記憶。合作因工作原因沒能延續,但合作研究的課題在我的話語空間延伸著。2003年起,文學語言學作為我所在博士學位授權點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6年,我在《文藝研究》發表《再思考︰語言轉向背景下的中國文學語言研究》時,仍有著我對國內文學語言研究狀況持續的關注。聊以自慰的是,從早期的參與到近期的再思考,我和我的合作者的介入,沒有淹沒在這些年來同類課題的研究中。
從後一種意義上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初,我和唐躍先後在幾十家刊物發表文學語言研究系列論文時,適逢新時期學術牛市。那時候,學術研究在精神貴族和精神小資之間游走,沒有或較少今天這樣改變生存狀態的現世功能。當時我初為助教、後為講師。像很多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讀書人一樣,我們沒有申請任何科研資助,哪怕是一張稿紙。直到1997年,我甚至沒有參加過一次學術會議。這沒有影響我們的學術熱情、學術產出、以及進入當時或至今我們仍素不相識的研究者的學術史的書寫。
如今,昔日的學術風景悄然褪色。學術體制套牢的詩魂和過客,一並在高速公路上失去了生命的從容。學術不可承受之重的一個軟肋,是學術評價偏離了符合學術面貌本身的價值中樞︰從欣賞研究者的學術品質、學術氣魄、學術智慧,轉向認同集體的學術平台和研究者個人對集體平台的依托。
我不是說集體平台不重要,而是覺得我們的學術體制在重視平台的時候,忽視了一個更重要的前提︰有沒有集體平台?有什麼層次的平台?什麼時候擁有平台?這一切,不取決于純淨的學術關懷,而取決于很多學術外因素。一旦學術關懷在學術體制的運作中改變了學術坐標,它所積聚的能量,又會反過來成為學術人和學術機構的巨大壓力。如此惡性循環,偏離學術生產的初衷,南轅北轍地導向學術評價的價值扭曲。
學術研究,本質上是個人的生命承擔、個人的思想噴發、個人對學術界公共規則的信守。匯聚個人學術能量的團隊沖鋒,是個人創造力的總和。在這個意義上,學術評價體系衡量一個學者的學術成果,是否應該注意研究者個人稟賦之外的綜合因素如何成為學術評價的附加值?例如︰一個學者依托某個平台的可能性如何?依托某一個平台獲得的優越于別人的科研條件如何?擁有平台和沒有平台的個體研究者享受公共資源的自然權利是否平等?擁有平台及政府資助與沒有平台及政府資助的科研個體、科研產出分別是什麼樣的比例關系?他們的科研產出中,由本學科看好的標志性成果有多少?由本學科輻射到相關學科的學術成果顯示度有多少?用于成果研究的公共資源消耗量和個人成果影響力是什麼樣的比例關系?等等,這些都是被學術成果掩蓋著的隱形因素。如果只看成果本身,不考慮這些隱形因素,我們的學術評價,很難實現學術公正和價值公正。而學術公正和價值公正,是構建和諧的學術生態環境、控制日漸社會化的學術浮躁和學術注水的良性配方。
本書附錄,可為正文的補充︰
附錄1是為同類學術成果寫的序言和本人同類成果的序言,這些文字中有廣義修辭學的不同看點和尚待開發的領地。
附錄2輯錄《光明日報》所刊一組讀書札記,就近年閱讀中相遇的文學問題或語言問題“接著說”,長話短說鏈接正文的長篇論析。共同的寫作期待是︰希望多一分自己的語言出場,少一分我性的思想缺席。
附錄3所輯作者部分學術著作和幾組系列論文目錄,也許大致可以體現我的廣義修辭觀形成的前期積累,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的邏輯梳理和學術提煉。
作者2007年歲末記于福州
作為1977年高考兵團570萬群體中的一員,我以六八屆初中畢業生的暗淡身份,從一家日雜小店走進久違了的考試秩序。我不曾想到,那場考試是告別、也是開始。此後的學術浸染和學術漂流,孕蓄了一串屬于我的文字,連同眼前這本小書。
書中所輯不同時期發表的學術文本,有早期的稚拙文字,也有比較晚近的閱讀偶記。主體內容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原載《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下篇為原載《語言文字應用》、《語言教學與研究》等刊的一組文章,它們從文學和語言的不同維度聚焦廣義修辭學視野。文章刊發時,有的有刪節,結集出版時恢復原貌。考慮本書體例的相對統一,編排方面做了一些技術處理。
80年代中後期刊于《文藝研究》和《文藝理論研究》的兩篇文章︰《語言情緒:小說藝術世界的一個層面》、《新時期小說語言變異的功能拓展》,是和我早期的學術搭檔唐躍先生合寫的。收入本書,包含著一種紀念和自我審視意向,也包含著我對中國學術體制的思考。
從前一種意義上說,國內學術界在語言轉向背景下強勢啟動的文學語言研究,有我和我的合作者較早的參與,那是我們對文學語言問題系列思考的起點。時過20多年,那種思想之舞和話語欲望的釋放,仍是難以忘卻的學術記憶。合作因工作原因沒能延續,但合作研究的課題在我的話語空間延伸著。2003年起,文學語言學作為我所在博士學位授權點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6年,我在《文藝研究》發表《再思考︰語言轉向背景下的中國文學語言研究》時,仍有著我對國內文學語言研究狀況持續的關注。聊以自慰的是,從早期的參與到近期的再思考,我和我的合作者的介入,沒有淹沒在這些年來同類課題的研究中。
從後一種意義上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初,我和唐躍先後在幾十家刊物發表文學語言研究系列論文時,適逢新時期學術牛市。那時候,學術研究在精神貴族和精神小資之間游走,沒有或較少今天這樣改變生存狀態的現世功能。當時我初為助教、後為講師。像很多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讀書人一樣,我們沒有申請任何科研資助,哪怕是一張稿紙。直到1997年,我甚至沒有參加過一次學術會議。這沒有影響我們的學術熱情、學術產出、以及進入當時或至今我們仍素不相識的研究者的學術史的書寫。
如今,昔日的學術風景悄然褪色。學術體制套牢的詩魂和過客,一並在高速公路上失去了生命的從容。學術不可承受之重的一個軟肋,是學術評價偏離了符合學術面貌本身的價值中樞︰從欣賞研究者的學術品質、學術氣魄、學術智慧,轉向認同集體的學術平台和研究者個人對集體平台的依托。
我不是說集體平台不重要,而是覺得我們的學術體制在重視平台的時候,忽視了一個更重要的前提︰有沒有集體平台?有什麼層次的平台?什麼時候擁有平台?這一切,不取決于純淨的學術關懷,而取決于很多學術外因素。一旦學術關懷在學術體制的運作中改變了學術坐標,它所積聚的能量,又會反過來成為學術人和學術機構的巨大壓力。如此惡性循環,偏離學術生產的初衷,南轅北轍地導向學術評價的價值扭曲。
學術研究,本質上是個人的生命承擔、個人的思想噴發、個人對學術界公共規則的信守。匯聚個人學術能量的團隊沖鋒,是個人創造力的總和。在這個意義上,學術評價體系衡量一個學者的學術成果,是否應該注意研究者個人稟賦之外的綜合因素如何成為學術評價的附加值?例如︰一個學者依托某個平台的可能性如何?依托某一個平台獲得的優越于別人的科研條件如何?擁有平台和沒有平台的個體研究者享受公共資源的自然權利是否平等?擁有平台及政府資助與沒有平台及政府資助的科研個體、科研產出分別是什麼樣的比例關系?他們的科研產出中,由本學科看好的標志性成果有多少?由本學科輻射到相關學科的學術成果顯示度有多少?用于成果研究的公共資源消耗量和個人成果影響力是什麼樣的比例關系?等等,這些都是被學術成果掩蓋著的隱形因素。如果只看成果本身,不考慮這些隱形因素,我們的學術評價,很難實現學術公正和價值公正。而學術公正和價值公正,是構建和諧的學術生態環境、控制日漸社會化的學術浮躁和學術注水的良性配方。
本書附錄,可為正文的補充︰
附錄1是為同類學術成果寫的序言和本人同類成果的序言,這些文字中有廣義修辭學的不同看點和尚待開發的領地。
附錄2輯錄《光明日報》所刊一組讀書札記,就近年閱讀中相遇的文學問題或語言問題“接著說”,長話短說鏈接正文的長篇論析。共同的寫作期待是︰希望多一分自己的語言出場,少一分我性的思想缺席。
附錄3所輯作者部分學術著作和幾組系列論文目錄,也許大致可以體現我的廣義修辭觀形成的前期積累,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的邏輯梳理和學術提煉。
作者2007年歲末記于福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