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地分析和考察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治理改革的軌跡,特別是民主選舉、政治參與、行政管理、公共決策、依法治國、政府責任、公共服務、政治透明、權力監督等領域的變化發展。各章作者均為國內政治學界知名專家學者,他們不僅全面觀察了中國30年治理變遷的歷程,深入分析了治理改革的原因,總結了治理改革的經驗和教訓,而且直面中國在民主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相關政策建議。
俞可平,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德國杜伊斯堡大學名譽博士,哲學和政治學雙學科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基本觀點研究」課題首席專家、「中國地方政府改革創新研究與獎勵計划」總負責人,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校教授,曾任聯合國政府創新咨詢專家,及台灣東華大學、美國杜克大學、德國自由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政治哲學、中國政治、比較政治、治理與善治、全球化、公民社會、政府創新。
目錄
作者簡介
第一章 走向善治:30年來中國的治理變遷及其未來趨勢
第二章 民主選舉
第三章 政治參與
第四章 行政管理
第五章 社會政策
第六章 依法治理
第七章 政府責任
第八章 公共服務
第九章 政治透明
第十章 權力監督
附錄 30年中國治理改革大事記
第一章 走向善治:30年來中國的治理變遷及其未來趨勢
第二章 民主選舉
第三章 政治參與
第四章 行政管理
第五章 社會政策
第六章 依法治理
第七章 政府責任
第八章 公共服務
第九章 政治透明
第十章 權力監督
附錄 30年中國治理改革大事記
序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今年,在我們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我們可以像孔子一樣,非常有信心地說中國是真的「三十而立」了,盡管今後的路還很長,中國仍要「志於學」。
想要了解世界在過去30年中發生的變化,我們需要研究中國發生了哪些變化。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回首過去,即便是最樂觀的改革擁躉者們也會吃驚於中國發展的步伐和規模。中國國內曾經敦促中國趕超英國的有關人士也驚奇地發現,他們的國家已經在國際貿易方面趕上了美國。30年前,國外的很多經濟學家曾預言日本是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家,那個時候,他們絕不會想到,中國在幾十年中會取代日本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在此之際出版這套叢書,其首要目的是對中國在過去30年發生的變化做一個全面綜述。在這30年當中的大部分時間里,福特基金會有幸親歷和親睹了中國的發展變化。 世紀80年代,福特基金會啟動了它在中國的第一個資助項目——資助中國學生和學者到國外學習和研究。從那時起,基金會就為中國傑出的研究人員、有才干的政府官員以及堅定的社會和文化工作者們提供資助,以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2007年,為了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時任基金會首席代表華安德先生邀請中國知名研究人員和專業人士一起編寫這套叢書,內容涵蓋基金會這些年資助過的九個領域。這套叢書意義非凡,展現了中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所走過的路程。
本叢書的第二個目的,是汲取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經驗,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厘清方向。如果把中國今天的發展和繁榮與「文化大革命」後期的情況作比較,我們有一切理由為此感到驕傲,但許許多多專業人士和研究人員們不滿足於此,他們希望知道中國在經濟改革中的成功是否可以轉化到其他有需求的領域,如法律、行政或治理改革。
作者們的評價和結論都是各持己見。一方面,經濟學家們有足夠的理由來慶祝,因為中國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其既定目標;放眼未來,他們還要向更高的目標奮斗。另一方面,社會、法律和行政學專家們則剛剛開始界定衡量進行法治和治理改革所需的目標和指標。
本叢書的第三個目的,是讓世界關注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世界不僅需要了解中國,而且要給中國了解全球化創造空間。國外發表了很多關於中國改革經驗的傑出實證研究,但迄今為止,從更廣闊的理論或者普遍的意義上而言,中國的經驗並沒有給國際學術界留下深刻印象。這套叢書將促進國際社會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發生的巨變,也有助於加強有關中國這30年在世界歷史當中的重要意義的比較性和理論性研究,同時有助於在未來幾十年里更准確地評價中國在世界中的作用。
最後,到目前為止,中國尚未有一個綜合的研究領域可以把30年改革開放所涉及的所有領域——經濟 社會、文化、法律、行政 政治 外交、教育 環境及健康等——都整合在一起,為過去所取得的成就和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提供一個綜合的回顧和展望。這套叢書是邁向這個方向的第一步,它試圖把各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專家聲音集中在一起。
沒有編者、作者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不懈努力,這套叢書不可能得以出版。在此特別感謝本套叢書的編者、作者,感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先生和他能干的同事,同時也要感謝福特基金會北京辦事處的同事們。
想要了解世界在過去30年中發生的變化,我們需要研究中國發生了哪些變化。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回首過去,即便是最樂觀的改革擁躉者們也會吃驚於中國發展的步伐和規模。中國國內曾經敦促中國趕超英國的有關人士也驚奇地發現,他們的國家已經在國際貿易方面趕上了美國。30年前,國外的很多經濟學家曾預言日本是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家,那個時候,他們絕不會想到,中國在幾十年中會取代日本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在此之際出版這套叢書,其首要目的是對中國在過去30年發生的變化做一個全面綜述。在這30年當中的大部分時間里,福特基金會有幸親歷和親睹了中國的發展變化。 世紀80年代,福特基金會啟動了它在中國的第一個資助項目——資助中國學生和學者到國外學習和研究。從那時起,基金會就為中國傑出的研究人員、有才干的政府官員以及堅定的社會和文化工作者們提供資助,以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2007年,為了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時任基金會首席代表華安德先生邀請中國知名研究人員和專業人士一起編寫這套叢書,內容涵蓋基金會這些年資助過的九個領域。這套叢書意義非凡,展現了中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所走過的路程。
本叢書的第二個目的,是汲取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經驗,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厘清方向。如果把中國今天的發展和繁榮與「文化大革命」後期的情況作比較,我們有一切理由為此感到驕傲,但許許多多專業人士和研究人員們不滿足於此,他們希望知道中國在經濟改革中的成功是否可以轉化到其他有需求的領域,如法律、行政或治理改革。
作者們的評價和結論都是各持己見。一方面,經濟學家們有足夠的理由來慶祝,因為中國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其既定目標;放眼未來,他們還要向更高的目標奮斗。另一方面,社會、法律和行政學專家們則剛剛開始界定衡量進行法治和治理改革所需的目標和指標。
本叢書的第三個目的,是讓世界關注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世界不僅需要了解中國,而且要給中國了解全球化創造空間。國外發表了很多關於中國改革經驗的傑出實證研究,但迄今為止,從更廣闊的理論或者普遍的意義上而言,中國的經驗並沒有給國際學術界留下深刻印象。這套叢書將促進國際社會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發生的巨變,也有助於加強有關中國這30年在世界歷史當中的重要意義的比較性和理論性研究,同時有助於在未來幾十年里更准確地評價中國在世界中的作用。
最後,到目前為止,中國尚未有一個綜合的研究領域可以把30年改革開放所涉及的所有領域——經濟 社會、文化、法律、行政 政治 外交、教育 環境及健康等——都整合在一起,為過去所取得的成就和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提供一個綜合的回顧和展望。這套叢書是邁向這個方向的第一步,它試圖把各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專家聲音集中在一起。
沒有編者、作者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不懈努力,這套叢書不可能得以出版。在此特別感謝本套叢書的編者、作者,感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先生和他能干的同事,同時也要感謝福特基金會北京辦事處的同事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