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傳媒院校藝術類專業學生開設的「音樂作品賞析」課程而編寫的系列教材之一,特色是從民歌與其文化背景的多維互動關系的分析出發,對中國各民族和地域的民歌進行了較為全面和深入的介紹和賞析。
本教材適用於音樂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等藝術類學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廣播電視等傳媒的藝術節目編導人員,以及一般音樂和藝術愛好者。
作者簡介:
何曉兵,四川省成都市,音樂學碩士,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音樂教研室主任,教授。兼任中國戲曲學院、新疆藝術學院、新疆師范大學、貴州民族學院和紹興文理學院的客座教授。
已出版專著《音樂與智力》、《音樂電視導論》、《從中心到相對:電視音樂傳播價值論》等,發表學術論文逾百萬字,獲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學術獎。所創作的音樂、電視、廣播、電視作品和學術論文獲國家與省部級獎十余項。主持多項省部級和院級科研項目。講授「音樂人類」、「傳媒音樂類型研究」、「中國民族音樂理論」、「音樂電視」、「音樂作品賞析」等多門研究生和本科生課程。
目錄
序
前言
上篇:中國音樂作品賞析的基礎知識
第一章 音樂作品賞析概述
第一節 音樂作品賞析的學科位置
第二節 音樂作品賞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音樂作品賞析的背景知識
第四節 音樂作品賞析的文化學意義
思考題
第二章 遠古至中古時期的中國音樂文化概述
第一節 中國音樂文化起源簡述
第二節 上古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第三節 中古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思考題
第三章 中古至近古時期的中國音樂文化概述
第一節 隋唐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第二節 宋元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第三節 明清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思考題
下篇:中國傳統民歌
第四章 中國民歌的成因與風格分布
第一節 民歌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中國自然與文化生態對民歌生成的影響
第三節 黃河流域民歌
第四節 長江流域民歌
第五節 珠、閩江流域民歌
第六節 黑龍江流域民歌
第七節 西北地區民歌
第八節 青藏高原藏族民歌
思考題
第五章 中國民歌的文化功能
第一節 民歌的求偶媒介功能
第二節 民歌的知識傳承功能
第三節 民歌的文化認同功能
第四節 民歌的勞動組織功能
第五節 民歌的宗教語言功能
第六節 民歌的情感表現功能
思考題
第六章 中國民歌中的勞動號子
第一節 號子的文化功能與傳播方式
第二節 工程號子
第三節 搬運號子
第四節 農事號子
第五節 作坊號子
第六節 船漁號子
思考題
第七章 中國民歌中的山歌
第一節 西北地區山歌
第二節 西南地區山歌
第三節 長江中游地區山歌
第四節 東南地區山歌
第五節 閩粵地區山歌
思考題
第八章 中國民歌中的小調
第一節 小調的文化生成背景
第二節 小調的傳播流變與屬性
第三節 小調中的吟唱調
第四節 小調中的時調
思考題
附錄
附錄一 譜例索引
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上篇:中國音樂作品賞析的基礎知識
第一章 音樂作品賞析概述
第一節 音樂作品賞析的學科位置
第二節 音樂作品賞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音樂作品賞析的背景知識
第四節 音樂作品賞析的文化學意義
思考題
第二章 遠古至中古時期的中國音樂文化概述
第一節 中國音樂文化起源簡述
第二節 上古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第三節 中古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思考題
第三章 中古至近古時期的中國音樂文化概述
第一節 隋唐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第二節 宋元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第三節 明清時期中國音樂文化簡述
思考題
下篇:中國傳統民歌
第四章 中國民歌的成因與風格分布
第一節 民歌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中國自然與文化生態對民歌生成的影響
第三節 黃河流域民歌
第四節 長江流域民歌
第五節 珠、閩江流域民歌
第六節 黑龍江流域民歌
第七節 西北地區民歌
第八節 青藏高原藏族民歌
思考題
第五章 中國民歌的文化功能
第一節 民歌的求偶媒介功能
第二節 民歌的知識傳承功能
第三節 民歌的文化認同功能
第四節 民歌的勞動組織功能
第五節 民歌的宗教語言功能
第六節 民歌的情感表現功能
思考題
第六章 中國民歌中的勞動號子
第一節 號子的文化功能與傳播方式
第二節 工程號子
第三節 搬運號子
第四節 農事號子
第五節 作坊號子
第六節 船漁號子
思考題
第七章 中國民歌中的山歌
第一節 西北地區山歌
第二節 西南地區山歌
第三節 長江中游地區山歌
第四節 東南地區山歌
第五節 閩粵地區山歌
思考題
第八章 中國民歌中的小調
第一節 小調的文化生成背景
第二節 小調的傳播流變與屬性
第三節 小調中的吟唱調
第四節 小調中的時調
思考題
附錄
附錄一 譜例索引
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
本書是為傳媒領域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開設的「音樂作品賞析」課程而編寫的系列教材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傳媒大學「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的科研成果之一。按照這個科研項目的最初設想,本系列教材應分為四卷左右,涵括中國民間歌曲、中國戲曲與曲藝音樂、中國傳統器樂、中國近現代創作音樂、外國音樂等內容,而本書便是這個系列教材的第一卷。
由於本教材的適用讀者對象較廣,不僅包括本校音樂類專業的學生,也包括「廣播電視藝術學」等傳媒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因此其內容的范疇和深度選擇,以及寫作視角與方法的選擇,就與專業音樂院校(系科)同類課程的教材,存在着較大的區別。這些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首先,本教材預計的主要使用者,是與傳播媒體領域相關的高校各藝術類專業學生;對於這類專業的學生而言,「音樂作品賞析」課程的開設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他們的音樂文化視野開拓,和對多元音樂風格的經驗與積淀問題。易言之,由於他們中大多數人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的性質,既非音樂的專業創作與表演,也非專門的音樂理論研究,而是利用現代媒體進行的廣義的藝術(包括音樂)傳播,因而廣闊的音樂文化視野的拓展,和多元的音樂風格的經驗積淀,對於他們的重要性就遠甚於對特定音樂類種的深入理論探究,和對音樂創作與表演知識技能的高度把握。簡而言之,他們最需要的是對藝術(音樂)的見多識廣,而不是——如專業音樂教育中常見的那樣一一在見識與技術上單精於一隅。
出於這一基於特定教學對象的特定教學目的,本教材在音樂作品的選擇上,便需力求做到不僅具有廣泛性,而且具有涵蓋多民族(地域)文化的典型性;對於所選擇的音樂作品,則着重於其原生性音樂風格(而不是經職業音樂人演繹而趨於同質化的風格)的直接感知,以期獲得盡可能多元的音樂風格經驗積淀,而對於音樂技術理論分析則不宜過多和過深地涉及。
其次,筆者始終以為,人類的音樂造物,首先應是一類以解決自身生存問題為鶻的的文化工具,然后才是一類文化功能較為單純的藝術現象——對於起源古遠、歷史悠久的傳統音樂來說,尤其如此。而在以往的大多數音樂作品賞析類教材或參考讀物中,往往多側重於對作品音樂形態進行技術分析,而較少對作品賴以產生和作用的特殊文化背景(尤其是其特定文化功能)的描述與分析。愚以為,我們對於歷史積淀的人類音樂造物的首要認知目的,應是認識作品與其文化背景之間雙向互動的因果關系,因為只有通過這類認識,才能最充分地把握人類進行音樂創造的目的和價值;與此相比,音樂作品形態結構的技術性認識,對於少數以音樂創作為未來職業的學生來說,也許顯得比較重要,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並非如此。
基於上述認識,本教材力求將各民族(地域)文化體系中歷史積淀的音樂作品,放到其特定的生成和作用的文化背景中進行觀照,以圖揭示其何以產生,何以成長,何以傳播與傳承,何以對其文化生存背景產生多方面的作用的諸多因果關系。總之,通過音樂作品的多元文化功能來揭示其多樣的文化價值,使學生從中穎悟到應該和怎樣看待、繼承與傳播人類多元文化中的音樂造物,乃是本教材欲達到的最主要目的。
本書中的部分民歌作品及相關的文字資料,來自筆者對民歌進行的田野調查工作。尤其是其中白馬藏族民歌的資料,是筆者於1990年夏秋之間,對四川省北部白馬人聚居區進行的長達兩個多月的田野工作中所得;因這些資料在國內同類教材或學術專著中迄今尚未出現過,這使得本書在資料引用和學術研究方面,亦具有一定的獨創性。
由於筆者自身學識、資料和寫作時間的限制,同時也由於本教材的特殊針對性而較少先例可循,使得本書不能不存在諸多缺憾。譬如,關於中國民歌的分類敘述方面,國內歷來存在着多樣的分類體系。但在本書中,鑒於其特定讀者對象和教學目的的制約,為了避免過於復雜的分類(因為這樣的分類體系中,各子類的確容易相互交叉涵蓋),而采用了最為簡單的「號子——山歌——小調」三分法。但筆者也明白,這個分類框架因其過於簡單焉具有不小的局限性——譬如,許多傳統的民間宗教歌曲、史詩類敘事歌曲、民俗儀式歌曲等,就很難納入這一框架之中,從而造成一些歌類或作品在本書的描述與分析中的闕失。另外,本書中涉及的民歌作品,原本應附有相應配套的錄音資料,但由於時間和制作經費的原因,目前只能將文字部分先呈獻給讀者。上述這些缺憾,或許只能等本書在未來修訂時再設法彌補,望讀者見諒。
真誠歡迎本書的所有讀者對本書中必然存在的謬失之處,以及本系列教材以下各卷的寫作,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筆者於此預致謝忱。
何曉兵
2007年元月於北京
由於本教材的適用讀者對象較廣,不僅包括本校音樂類專業的學生,也包括「廣播電視藝術學」等傳媒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因此其內容的范疇和深度選擇,以及寫作視角與方法的選擇,就與專業音樂院校(系科)同類課程的教材,存在着較大的區別。這些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首先,本教材預計的主要使用者,是與傳播媒體領域相關的高校各藝術類專業學生;對於這類專業的學生而言,「音樂作品賞析」課程的開設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他們的音樂文化視野開拓,和對多元音樂風格的經驗與積淀問題。易言之,由於他們中大多數人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的性質,既非音樂的專業創作與表演,也非專門的音樂理論研究,而是利用現代媒體進行的廣義的藝術(包括音樂)傳播,因而廣闊的音樂文化視野的拓展,和多元的音樂風格的經驗積淀,對於他們的重要性就遠甚於對特定音樂類種的深入理論探究,和對音樂創作與表演知識技能的高度把握。簡而言之,他們最需要的是對藝術(音樂)的見多識廣,而不是——如專業音樂教育中常見的那樣一一在見識與技術上單精於一隅。
出於這一基於特定教學對象的特定教學目的,本教材在音樂作品的選擇上,便需力求做到不僅具有廣泛性,而且具有涵蓋多民族(地域)文化的典型性;對於所選擇的音樂作品,則着重於其原生性音樂風格(而不是經職業音樂人演繹而趨於同質化的風格)的直接感知,以期獲得盡可能多元的音樂風格經驗積淀,而對於音樂技術理論分析則不宜過多和過深地涉及。
其次,筆者始終以為,人類的音樂造物,首先應是一類以解決自身生存問題為鶻的的文化工具,然后才是一類文化功能較為單純的藝術現象——對於起源古遠、歷史悠久的傳統音樂來說,尤其如此。而在以往的大多數音樂作品賞析類教材或參考讀物中,往往多側重於對作品音樂形態進行技術分析,而較少對作品賴以產生和作用的特殊文化背景(尤其是其特定文化功能)的描述與分析。愚以為,我們對於歷史積淀的人類音樂造物的首要認知目的,應是認識作品與其文化背景之間雙向互動的因果關系,因為只有通過這類認識,才能最充分地把握人類進行音樂創造的目的和價值;與此相比,音樂作品形態結構的技術性認識,對於少數以音樂創作為未來職業的學生來說,也許顯得比較重要,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並非如此。
基於上述認識,本教材力求將各民族(地域)文化體系中歷史積淀的音樂作品,放到其特定的生成和作用的文化背景中進行觀照,以圖揭示其何以產生,何以成長,何以傳播與傳承,何以對其文化生存背景產生多方面的作用的諸多因果關系。總之,通過音樂作品的多元文化功能來揭示其多樣的文化價值,使學生從中穎悟到應該和怎樣看待、繼承與傳播人類多元文化中的音樂造物,乃是本教材欲達到的最主要目的。
本書中的部分民歌作品及相關的文字資料,來自筆者對民歌進行的田野調查工作。尤其是其中白馬藏族民歌的資料,是筆者於1990年夏秋之間,對四川省北部白馬人聚居區進行的長達兩個多月的田野工作中所得;因這些資料在國內同類教材或學術專著中迄今尚未出現過,這使得本書在資料引用和學術研究方面,亦具有一定的獨創性。
由於筆者自身學識、資料和寫作時間的限制,同時也由於本教材的特殊針對性而較少先例可循,使得本書不能不存在諸多缺憾。譬如,關於中國民歌的分類敘述方面,國內歷來存在着多樣的分類體系。但在本書中,鑒於其特定讀者對象和教學目的的制約,為了避免過於復雜的分類(因為這樣的分類體系中,各子類的確容易相互交叉涵蓋),而采用了最為簡單的「號子——山歌——小調」三分法。但筆者也明白,這個分類框架因其過於簡單焉具有不小的局限性——譬如,許多傳統的民間宗教歌曲、史詩類敘事歌曲、民俗儀式歌曲等,就很難納入這一框架之中,從而造成一些歌類或作品在本書的描述與分析中的闕失。另外,本書中涉及的民歌作品,原本應附有相應配套的錄音資料,但由於時間和制作經費的原因,目前只能將文字部分先呈獻給讀者。上述這些缺憾,或許只能等本書在未來修訂時再設法彌補,望讀者見諒。
真誠歡迎本書的所有讀者對本書中必然存在的謬失之處,以及本系列教材以下各卷的寫作,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筆者於此預致謝忱。
何曉兵
2007年元月於北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