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中國文化史的沉潛之作。該書雖以純文學面貌出現,但在其語詞、事物的背後,卻蘊涵著大量歷史文化信息,是我們今天了解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生活、禮俗文化、物質文明的絕好材料。本書正文19篇,以傳統的訓詁學方法為基礎,援引近幾十年考古學界的大量研究成果,以實物資料證史、證詩,對《詩經》中的草木、鳥獸、蟲魚、宮室、車服、官制等名物加以考證闡釋,力求在《詩經》所詠與具體實物二者之間的遙相呼應處,接通它們的聯系,去透現歷史風貌。
浙江諸暨人,1954年生。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從事名物研究。著有《詩經名物新證》、《詩經別裁》、《先秦詩文史》等。
目錄
序
詩:文學的,歷史的
大雅·公劉
小雅·大田
豳風·七月
大雅·綿
小雅·斯干
小雅·楚茨
小雅·賓之初筵
秦風·小戎
鄭風·清人
小雅·出車
大雅·韓奕
小雅·鼓鍾
小雅·大東
小雅·都人士
墉風·君子偕老
秦風·終南
附論
駟馬車中的詩思
詩之旗
詩之酒
後記
再版後記
引用文獻
索引
詩:文學的,歷史的
大雅·公劉
小雅·大田
豳風·七月
大雅·綿
小雅·斯干
小雅·楚茨
小雅·賓之初筵
秦風·小戎
鄭風·清人
小雅·出車
大雅·韓奕
小雅·鼓鍾
小雅·大東
小雅·都人士
墉風·君子偕老
秦風·終南
附論
駟馬車中的詩思
詩之旗
詩之酒
後記
再版後記
引用文獻
索引
序
撰寫《詩經名物新證》,原是沈從文先生於六十年代初提出來的。當時先生有感於《紅樓夢》的新注「務實不夠,務虛不深,對本文缺少應有認識,因此不能把所提到的事物,放在當時歷史社會背景中去求理會」。而縱觀中國文學史,他認為無論《詩經》、《楚辭》或樂府詩、唐詩中出現的起居服用等萬千種名詞,讀起來問題都隨處可見。所以他希望結合文獻與實物,寫出一系列名物「新證」。但接踵而至的災害與動亂,使這類工作陷於停頓。直到四十年後的今天,揚之水同志才在《詩經》方面,完成了宗旨與之相合的一部書。
《詩經》與同時代的其它著作不同,它是以純文學的面貌出現的。盡管《雅》、《頌》和一部分《國風》包含看豐富的史料,在對先的頌揚中,歷數其功烈,又不妨看作是用詩的語言敘迷的古史;但由於先民「重實際而黜玄想」的氣質及周代社會的審美趨尚,詩人的激情往往以雍雅蘊藉的形式表達,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幾乎從不在怪力亂神的基調上大聲喧嘩,和西方英雄時代之史詩的面貌大不相同o這種風格在當時且備受推崇,被認為是遣詞的典范,連孔子都說:「不學《詩》,無以言!」貴族議政時引《詩》,宴享時賦《詩》,極盡附庸《風》、《雅》之能事o而為「代言」的實用性目的所剪裁,《詩經》常被斷章取義,引譬連類,以致《詩》無定指;也就是董仲舒說的「《詩》無達詁,《易》無達占」。《易》是卜筮之書,卦與卦、爻與爻之間干變萬化,講說時容涉玄虛。而《詩經》作為春秋中葉以前我國社會生活之形像的反映,讀者本應從其多彩的畫面中接觸到那個時代的脈搏;「無達詁」就把它們都推到迷霧中去了。這和後世所謂「觀詩各隨所得」(劉辰翁),「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譚獻)等強調審美之差異性的見解,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事,董仲舒的本意也並非從審美著眼。遺憾的是,自漢迄清,對《詩經》的研究大體上總不外講義理與重訓詁二途。講義理者或遵《詩序》,標榜褒貶美刺;或廢《詩序》,宣揚天理人欲,各持一端。其說解常借題發揮,而與《詩》之本身若即若離。重訓詁者或將整首詩分割,雖對一詞一事的解釋矜慎精審,但對全詩的意義即往往置之弗論。不過縱使如此,兩千年來的《詩經》研究畢竟為我們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遺產。簡言之,今人雖擁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又可以占有兩重證據,即仍不能不通過訓詰和考證的方法,先認識《詩》中提及之事物的性狀,繼而由表及里,探討其隱約的指喻,再從時代背景和人事際遇上,聯系通貫,理清詩旨。也說是說,仍然要在前人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再作橫向的擴展和縱深的開fiBo
說到我們今天的優勢,首先是通過科學唯物史觀的闡釋,對周代社會丐蓓級構成、政治體制、經濟狀況和發展動向的大絡已能掌握;古文獻、古文字、多項歷史課題的深入探研和古文物的大量出土,使我們對《詩》中之內容的理解更有依據,對《詩》中之形象的識別更有憑借,更有條件把《詩經》真正讀懂。但這樣的研究常被認為是「注釋型」的,認為它未走出「傳統的模式」,缺乏開拓與突破。實際上由於兩手多年的時空對許多詩篇的了解並不透徹。俞平伯先生就曾說:「求之訓故則苦分歧,求之名物則苦茫味。」從俞先生的感慨中不難想見一般讀者面臨的窘況。而且從若干《詩經》語譯本中出現的幾近離奇的訛誤上,還可看到它對專業工作者也形成困擾。因此,在上述分歧和茫味得以解決之前,詩意頗難准確把握,系統的綜合研究和比較研究就不能說已經具備充足的前提。
┅┅
《詩經》與同時代的其它著作不同,它是以純文學的面貌出現的。盡管《雅》、《頌》和一部分《國風》包含看豐富的史料,在對先的頌揚中,歷數其功烈,又不妨看作是用詩的語言敘迷的古史;但由於先民「重實際而黜玄想」的氣質及周代社會的審美趨尚,詩人的激情往往以雍雅蘊藉的形式表達,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幾乎從不在怪力亂神的基調上大聲喧嘩,和西方英雄時代之史詩的面貌大不相同o這種風格在當時且備受推崇,被認為是遣詞的典范,連孔子都說:「不學《詩》,無以言!」貴族議政時引《詩》,宴享時賦《詩》,極盡附庸《風》、《雅》之能事o而為「代言」的實用性目的所剪裁,《詩經》常被斷章取義,引譬連類,以致《詩》無定指;也就是董仲舒說的「《詩》無達詁,《易》無達占」。《易》是卜筮之書,卦與卦、爻與爻之間干變萬化,講說時容涉玄虛。而《詩經》作為春秋中葉以前我國社會生活之形像的反映,讀者本應從其多彩的畫面中接觸到那個時代的脈搏;「無達詁」就把它們都推到迷霧中去了。這和後世所謂「觀詩各隨所得」(劉辰翁),「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譚獻)等強調審美之差異性的見解,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事,董仲舒的本意也並非從審美著眼。遺憾的是,自漢迄清,對《詩經》的研究大體上總不外講義理與重訓詁二途。講義理者或遵《詩序》,標榜褒貶美刺;或廢《詩序》,宣揚天理人欲,各持一端。其說解常借題發揮,而與《詩》之本身若即若離。重訓詁者或將整首詩分割,雖對一詞一事的解釋矜慎精審,但對全詩的意義即往往置之弗論。不過縱使如此,兩千年來的《詩經》研究畢竟為我們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遺產。簡言之,今人雖擁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又可以占有兩重證據,即仍不能不通過訓詰和考證的方法,先認識《詩》中提及之事物的性狀,繼而由表及里,探討其隱約的指喻,再從時代背景和人事際遇上,聯系通貫,理清詩旨。也說是說,仍然要在前人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再作橫向的擴展和縱深的開fiBo
說到我們今天的優勢,首先是通過科學唯物史觀的闡釋,對周代社會丐蓓級構成、政治體制、經濟狀況和發展動向的大絡已能掌握;古文獻、古文字、多項歷史課題的深入探研和古文物的大量出土,使我們對《詩》中之內容的理解更有依據,對《詩》中之形象的識別更有憑借,更有條件把《詩經》真正讀懂。但這樣的研究常被認為是「注釋型」的,認為它未走出「傳統的模式」,缺乏開拓與突破。實際上由於兩手多年的時空對許多詩篇的了解並不透徹。俞平伯先生就曾說:「求之訓故則苦分歧,求之名物則苦茫味。」從俞先生的感慨中不難想見一般讀者面臨的窘況。而且從若干《詩經》語譯本中出現的幾近離奇的訛誤上,還可看到它對專業工作者也形成困擾。因此,在上述分歧和茫味得以解決之前,詩意頗難准確把握,系統的綜合研究和比較研究就不能說已經具備充足的前提。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