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有關「錢」的林林總總的專輯。輯錄中國古人關於錢財的各種見解和有趣故事400余條,緊緊圍繞錢、財、銀、貴、賤、窮、富、利、害、得、失、爵、祿、功、名等30多個主題展開,集中國古人錢財觀念之大成,看歷代社會錢財故事之百態,警世醒人,對今人形成健康向上的錢財觀、價值現有一定借鑒意義,汲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
本書輯錄中國古人關於錢財的各種見解和有趣故事400余條,緊緊圍繞錢、財、銀、貴、賤、窮、富、利、害、得、失、爵、祿、功、名等30多個主題展開,集中國古人錢財觀念之大成,看歷代社會錢財故事之百態,警世醒人,對今人形成健康向上的錢財觀、價值現有一定借鑒意義,汲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
目錄
序
說錢(自序)
卷一 積小錢是福根
卷二 聚大財是禍水
卷三 斂不義財命危
卷四 聚(斂)財有度
卷五 古人說錢
卷六 錢可通神
卷七 聚(斂)財名目
卷八 錢比命貴
卷九 錢多何用
卷十 錢財典故
附錄 趙公元帥訓世歌
參考書目
編者後記
說錢(自序)
卷一 積小錢是福根
卷二 聚大財是禍水
卷三 斂不義財命危
卷四 聚(斂)財有度
卷五 古人說錢
卷六 錢可通神
卷七 聚(斂)財名目
卷八 錢比命貴
卷九 錢多何用
卷十 錢財典故
附錄 趙公元帥訓世歌
參考書目
編者後記
序
這是一本有關「錢」的林林總總的專輯。編者采日忠實於原著的「輯錄體」,廣征博引各類書籍170余種,搜集史料近20萬字,成稿10卷,收細目450余條,可謂包羅萬象,洋洋大觀,稱得上是一本錢的「百科全書」。
讀此書可以啟心智。錢能福人、亦可禍身。關鍵在於是否取之有道,積之有度,散之有法。該書圍繞「錢」字,做足了文章,讀後令人茅塞頓開D如卷一「錢忌盈滿」條,說的是古代有一種瓦器叫「朴滿」,用於蓄錢,有入無出,積而不散,一旦到了盈滿的程度,只有把它打碎,方可將錢散開。由此看來,人若只知聚財而不知散金,終究會有「破碎」的危險。推而廣之,不僅金錢忌盈戒滿,一切名聲權勢。也以盈滿為戒。卷六「錢神論」條,這是一篇鞭撻「金錢萬能」的奇文,為晉人魯褒所作,與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一文對金錢本質的揭露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時間卻比莎翁早了1300年。「世稱錢物日東西」。古往今來,人們對金錢褒貶不一。東方有人視「金錢如糞土」,西方《聖經》則以為「金錢是萬惡之源」。其實,這都是對金錢的誤解。金錢本身並無過錯,人的欲壑才是墮落的深淵。相反,金錢永遠是一面折射人間善惡美丑的明鏡。讀《錢『說》,對「錢」的理解更深了一層。
讀此書又可以得教益。歷史往往會有驚人的相似。在金錢面前,既有曠古貪官,也有一代廉吏,自古而然。「閑來偶讀《錢神論》,始識人情今亦古」(袁宏道詩)。《錢說》既搜羅了石崇、蔡京、嚴嵩、魏忠賢、和坤等大貪官的丑行,又匯集了范仲淹、海瑞、於謙、劉統勛、蔡鍔、馮玉祥、吉鴻昌等名臣名將的清廉故事,從正反兩面給人以警醒。卷五「金錢·權力」條說明,一個人如果不遏制自己的貪欲,得隴望蜀,就會永受心靈的折磨。卷三「做人詩」條,說的是古代某考官見一考生拾得銅錢而不交,便在他的試卷上題了四句詩,告誡他「貪心從此須改過,要做文章先做人」。這位考生也因此而名落孫山。故事雖小,卻發人深省,儆古鑒今。
讀此書可以長知識。《錢說》取材於古代各種警世賢文和閑情趣事,寬嚴相濟,雅俗共賞。卷十向讀者介紹了一些有關錢的起源,錢的知識,很多鮮為人知。例如,最初「錢」為何物?「錢」「財」二字本義何解?「錢」又何以得名?原來是仿照古代一種稱之為「錢」的農具形狀鑄成了貨幣,因此日「錢」。錢為什麽又叫「孔方兄」?錢的別名知多少?又如,世間有無「搖錢樹」?原來是漢代的能工巧匠制作的一種造型如樹的工藝品,貴州和四川曾有實物出土,難得一見。
讀此書可以添情趣。《錢說》的文章涉獵廣泛,嬉笑怒罵均有之。卷七「老婆屬牛」條,將一個縣官貪得無厭的嘴臉暴露無遺。卷八把那些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要錢不要臉」的燈謎故事更讓人噴飯。錢的流通也有文化的內涵。明代的「詩錢」將詩歌、聯語、書畫集於幣身,別開生面。清代有一種「康熙通寶」,背文用滿漢文記載各省名稱,並連成一首四句五言詩,朗朗上口,情趣盎然,也算是「錢文化」的一種創造吧。
這本《錢說》是編者離休後苦苦「追求」的成果之一。其實周老是最不看重金錢的。我忽然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初,周老曾在《揚州日報》上發表過一篇題為《金子閃光時》的文章,講述的是80年代中期,他在「位尊權重」的人事部門工作時,拒收別人金戒指的故事。此文獲得征文一等獎第一名。我敬佩他的為人,更敬佩他公開自已當年拒「賄」的勇氣。值此《錢說》即將付梓之時,承蒙錯愛,征序於我,實不敢當,寫點感想,權充作序。
吳獻中
2008年4月
讀此書可以啟心智。錢能福人、亦可禍身。關鍵在於是否取之有道,積之有度,散之有法。該書圍繞「錢」字,做足了文章,讀後令人茅塞頓開D如卷一「錢忌盈滿」條,說的是古代有一種瓦器叫「朴滿」,用於蓄錢,有入無出,積而不散,一旦到了盈滿的程度,只有把它打碎,方可將錢散開。由此看來,人若只知聚財而不知散金,終究會有「破碎」的危險。推而廣之,不僅金錢忌盈戒滿,一切名聲權勢。也以盈滿為戒。卷六「錢神論」條,這是一篇鞭撻「金錢萬能」的奇文,為晉人魯褒所作,與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一文對金錢本質的揭露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時間卻比莎翁早了1300年。「世稱錢物日東西」。古往今來,人們對金錢褒貶不一。東方有人視「金錢如糞土」,西方《聖經》則以為「金錢是萬惡之源」。其實,這都是對金錢的誤解。金錢本身並無過錯,人的欲壑才是墮落的深淵。相反,金錢永遠是一面折射人間善惡美丑的明鏡。讀《錢『說》,對「錢」的理解更深了一層。
讀此書又可以得教益。歷史往往會有驚人的相似。在金錢面前,既有曠古貪官,也有一代廉吏,自古而然。「閑來偶讀《錢神論》,始識人情今亦古」(袁宏道詩)。《錢說》既搜羅了石崇、蔡京、嚴嵩、魏忠賢、和坤等大貪官的丑行,又匯集了范仲淹、海瑞、於謙、劉統勛、蔡鍔、馮玉祥、吉鴻昌等名臣名將的清廉故事,從正反兩面給人以警醒。卷五「金錢·權力」條說明,一個人如果不遏制自己的貪欲,得隴望蜀,就會永受心靈的折磨。卷三「做人詩」條,說的是古代某考官見一考生拾得銅錢而不交,便在他的試卷上題了四句詩,告誡他「貪心從此須改過,要做文章先做人」。這位考生也因此而名落孫山。故事雖小,卻發人深省,儆古鑒今。
讀此書可以長知識。《錢說》取材於古代各種警世賢文和閑情趣事,寬嚴相濟,雅俗共賞。卷十向讀者介紹了一些有關錢的起源,錢的知識,很多鮮為人知。例如,最初「錢」為何物?「錢」「財」二字本義何解?「錢」又何以得名?原來是仿照古代一種稱之為「錢」的農具形狀鑄成了貨幣,因此日「錢」。錢為什麽又叫「孔方兄」?錢的別名知多少?又如,世間有無「搖錢樹」?原來是漢代的能工巧匠制作的一種造型如樹的工藝品,貴州和四川曾有實物出土,難得一見。
讀此書可以添情趣。《錢說》的文章涉獵廣泛,嬉笑怒罵均有之。卷七「老婆屬牛」條,將一個縣官貪得無厭的嘴臉暴露無遺。卷八把那些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要錢不要臉」的燈謎故事更讓人噴飯。錢的流通也有文化的內涵。明代的「詩錢」將詩歌、聯語、書畫集於幣身,別開生面。清代有一種「康熙通寶」,背文用滿漢文記載各省名稱,並連成一首四句五言詩,朗朗上口,情趣盎然,也算是「錢文化」的一種創造吧。
這本《錢說》是編者離休後苦苦「追求」的成果之一。其實周老是最不看重金錢的。我忽然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初,周老曾在《揚州日報》上發表過一篇題為《金子閃光時》的文章,講述的是80年代中期,他在「位尊權重」的人事部門工作時,拒收別人金戒指的故事。此文獲得征文一等獎第一名。我敬佩他的為人,更敬佩他公開自已當年拒「賄」的勇氣。值此《錢說》即將付梓之時,承蒙錯愛,征序於我,實不敢當,寫點感想,權充作序。
吳獻中
2008年4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