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秀文化傳統的民族,自先秦以迄兩宋,中華文化發展到一個高峰。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就曾自豪地說:「國朝文明之盛,剛世莫及。」七二近人王國維也說:「故天水二朝人智之活動于文化之多方面二剛之漠唐,後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陳寅恪更加以精確的概括︰「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確實如此,趙宋一朝的文化,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就文學而言,散文中的唐宋八大家,宋代就佔了六位。而別具一格的宋詩,又與唐詩分庭抗禮,各領風騷。特別是宋詞,更是一代文學之標志,與唐詩元曲,分別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三座里程碑。說到宋詞,人們自然會想到豪放與婉約兩大流派。明人張蜒說:「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婉約者欲其詞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大抵詞體以婉約為正,故陳坡稱吵游為今之詞手,後山評陳坡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由此可見,蘇軾是豪放詞派的宗匠,秦觀是婉約詞派的杰出代表。
本書舊版承原日本大阪女子大學教授橫山弘先生以宋干道高郵車學本之復印件見贈,又承復旦大學教授章培恆師、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典文學研究室主任龔炳蓀同志審閱部分稿件,此次修訂,復承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關領導及責任編輯嚴格把關,仁棣羅立剛教授又協助整理資料,在此一並致以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