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後二十年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後二十年
定價:90
NT $ 78
 

內容簡介

孔子七十三歲去世,在古代算是高壽,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中,周游列國,處處踫壁,大概只能用“挫敗”、“流離”、“焦慮”、“傷懷”來形容。因為“不合時宜”,所以他的努力注定是失敗的,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讓他一生的故事更增添了無可排遣的悲劇意味。

對孔子來說,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結局,但是幸而如此,才成就了歷史上永恆的聖者圖像。

作者簡介︰

王健文,生于台灣花蓮,讀書在台北,成家在台南。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教于成功大學歷史系。著有《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等。
 

目錄

尋找紅氣球——代序
楔子
流離
我待賈者也
曠野的聲音
問津
最後的挫敗
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傷逝
孔子的兩個世界
尾聲
如果君子不再流浪——三聯版後記
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
 



季冬時節,小寒初入,南台灣的艷陽兀自熾熱多情,春蘭自美濃歸來,像個小女孩般興奮地述說著︰她見到夢想中的小學了。

從通往美濃鎮上的道路,左轉折入鄉間小路,才五十公尺,還來不及轉換心情,學校正敞開著迎接訪客。進了校門,正面的磚瓦白牆建築,是仿煙樓造型的視听教室;“煙樓”右側,一排兩層樓素淨雅致的教室,二樓垂著綠色的盆栽,一樓地面則招展著長長一列的小紅花;教室牆上,瓖嵌著一方方孩子們的美濃窯陶藝作品;穿過教室當中、如同美濃東門城樓般造型的樓梯間,鐘理和筆下的笠山悠然立在眼前;紅土跑道被一片綠色草原包圍,笠山在幾里外,和學校間沒有圍牆阻隔。晃蕩著秋千,迎面山風輕拂,不知不覺中,藍天白雲轉為暮色蒼茫,終至大地一片寂靜。

“我們遷居美濃,讓安棣到那小學念書,好嗎?”春蘭渴切地說。于是當天夜里,我們一同編織著不知能否實現的美濃夢想︰如果春蘭能在那小學得到個教職,我將成大的課程集中在三天。每天,安棣就在學校里盡情地歡笑,在美濃的好山好水中恣意優游。春蘭還是教歷史與文學,帶著孩子們在鄉野間,在笠山腳下讀詩、說鐘理和的文學和他那奇宕悲苦的生命故事。下課後,安棣在院子里作畫、嬉戲、尋找含羞草與小瓢蟲;春蘭則照料她的植栽,閱讀、寫作,然後,做幾道美味佳肴等著我自台南歸來。

難眠的夜,安棣早已沉靜入夢,春蘭和我也墜入了一個新的夢境,夢中有泥土與花草的芳香,也有著蟬鳴與雀鳥的歌聲。



男孩無意問遇見了紅氣球[法國導演Albert Lamorisse執導的影片《紅氣球》(Ballon rouge,Le),曾在1956年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短片獎,及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那真是個碩大渾圓而鮮紅的氣球。氣球飄在街道一角,行人匆匆,無人聞問,只有男孩伸手拾起絲線,將自己和紅氣球系在一起。

男孩牽著紅氣球,歡喜地走在冷漠城市的街道中,公車不讓氣球搭乘,他便走著漫漫長路回家。下雨了,男孩尋找著一把又一把的傘,讓紅氣球能在傘下听到滴滴答答的雨聲,換來了一雙雙錯愕但依然冰冷的眼神。

回到家中,母親不許紅氣球入門,氣球在門外飄蕩,找到了男孩的窗口,男孩知道,氣球和他不能分離了。于是,上學、放學,不論何處,男孩與紅氣球如影隨形。但是老師不許,同學戲謔爭搶,紅氣球總是機靈地永遠陪伴著男孩,男孩也忠誠地守候著紅氣球。他們曾經互相戲弄,在街頭玩起迷藏;也曾惑于另一個女孩手中的藍氣球,紅氣球偷偷背著男孩,與藍氣球互通款曲;但是,最終還是回到了男孩身邊。

城里某區,有一群大男孩也看上了紅氣球,他們追逐著紅氣球,以彈弓瞄準,將紅氣球作為最有趣的標靶。男孩跑著、跳著,無法與大孩子們力爭。紅氣球逃亡、男孩奔跑,終于,紅氣球被打了下來,無力地躺在地上,大男孩走過來,眼神空洞而有凶光,大腳一踏……

男孩絕望悲傷地看著他的紅氣球,正在觀看這影片的人,恐怕也和男孩一樣地絕望無助,心中憤怒,卻知道所有的悲憤都無濟于事。讓男孩和觀看影片的人同樣驚奇的,城里所有的氣球都被召喚了,飛 在天空中,紅的、藍的、黃的……,所有的氣球到了男孩的身邊。男孩忘了悲傷,收集著一條又一條的絲線,氣球們帶著男孩飄上天,男孩笑著,受傷的心靈得到撫慰,城市在他的腳下,愈來愈遠。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