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詩選》系「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系列之一。泰戈爾多才多藝,才華超人。他的作品於文、史、哲、藝、政、經范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泰戈爾的詩歌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為了幫助中學生進行無障礙閱讀,邀請了全國各地知名的一線教師組成編委會,他們從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出發,在完整呈現名著原貌的基礎上,又撰寫了書路領航,對作者及其作品進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介紹,便於同學們在閱讀前,對作品的全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序
羅賓德拉那特·泰戈爾(Raf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年)是印度著名的詩人、小說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他1861年5月7日出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那是英印帝國政治和經濟的中心。他的祖父生活豪華,又樂善好施,成了商業時代的「王子」。他的父親對吠陀和奧義書很有研究,生活簡朴純潔,人稱「大仙」。
「大仙」生了十四個子女,羅賓是他最小的兒子。孩子從小喜歡寫詩,大仙喜歡在喜馬拉雅山區旅行。羅賓十一歲,「大仙」把孩子帶往山區。白天,高山叢林,目不暇接,孩子「總擔心,別把那兒的美景遺漏了」,晚上,兒子給父親唱他所喜歡的頌神曲,父親給兒子講天文學。羅賓十四歲時發表敘事詩《野花》,長達1600行,便是以喜馬拉雅山為背景的。
1878年,羅賓赴英國學法律,興致索然,改入倫敦大學學英國文學,兼攻西方音樂。1880年,奉父命中途輟學回家。他對國內外的學校教育都不喜歡,覺得收獲不大。他的家庭植根於印度哲學思潮,浸潤於印度文學、藝術的傳統,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羅賓主要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的熏陶中自學成才的。
1891年奉父命下鄉管理祖傳田產,常乘木筏在河上游弋,與佃戶有些接觸,從而觸發了改造農村,「更合理地分配財富」的幻想。乃在1901年於聖諦尼克坦創力了一所學校(1921年發展成為「國際大學」)。
二十世紀初,參加反英的人民運動,以詩歌抨擊殖民主義君 -天對暴力.也反對妥協,逐漸與群眾運動格格不入,便退隱了1913年,以臨高三番文英文的詩歌《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15年結識甘地。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泰戈爾憤而放棄英國政礻封他的「爵士」稱號。從此重新面對現實,關心印度的命運和世界大事。他幾次出國,訪問過中國、日本、英國、美國、拉美、西歐和蘇聯,譴責法西斯主義的猖獗。1941年10月,他寫下《文明的危機》,控訴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深信祖國必將獲得民族獨立。同年8月17日,泰翁溘然長逝。
泰戈爾多才多藝,一生用孟加拉文創作了五十多部詩集,十二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個短篇小說,二十多個劇本,一千五百多幅畫,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總體看來,他首先是個詩人。他在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乃是由於他自己一篇又一篇地譯成英文的詩集《吉檀迦利》。
泰戈爾在《散文詩和自由體詩》里說: 「我一時興起,把《吉檀迦利》譯成了英文。我的譯文得到了當時著名的英國文學家們的承認。他們認為,這是對他們的文學的一個貢獻。《吉檀迦利》的英譯本受到了贊揚,我簡直不知道如何辦才好——我覺得贊揚言過苴實了。我是個外國人,在譯文中韻押得不對,格律也不齊。但總算他們感受到了我詩中的激情ε應當承認,他們是對的。我覺得,我的詩並未因為用散文形式譯出而有所失色。假若我是用詩的形式譯出的話。那麼可能會令人感到不足和不可取。」見倪培耕、陸宗榮等譯《泰戈爾論文學》140-141頁。
泰戈爾自己譯自己的詩,實際上是梅開二度。泰戈爾曾在寫給英迪拉·算維的信里說過一句話:「從前某種情感的和風喚醒了心中的歡愉情趣;如今,不知為什麼又通過其他語言的媒介,焦急不安地體驗着它。」可見.泰戈冬筍拿譯是一種再體驗和再創作。泰戈爾五十歲時,曾去心愛的帕德瑪河畔蒔什拉依德赫休養,第一次在那里翻譯了幾首《吉檀迦利》中的詩,后來身體康復.重葑上幸去倫敦,又有兒子和兒媳陪同,大海風平浪靜,他有充裕的時間翻譯《吉檀迦利》。他隨身帶着一個小本子。「我本來打算,在茫茫的大海上感到煩惱時.我可安適地坐在甲板上,不時地翻譯一首半首詩。情況就是如此。寫滿了一個本子,就換一本。」羅賓德拉那特·泰戈爾抵達倫敦,舉目無親,便直奔曾結識他的叔叔、卻不知道他是何許人的畫家威廉·羅森斯坦爵士處。
……
「大仙」生了十四個子女,羅賓是他最小的兒子。孩子從小喜歡寫詩,大仙喜歡在喜馬拉雅山區旅行。羅賓十一歲,「大仙」把孩子帶往山區。白天,高山叢林,目不暇接,孩子「總擔心,別把那兒的美景遺漏了」,晚上,兒子給父親唱他所喜歡的頌神曲,父親給兒子講天文學。羅賓十四歲時發表敘事詩《野花》,長達1600行,便是以喜馬拉雅山為背景的。
1878年,羅賓赴英國學法律,興致索然,改入倫敦大學學英國文學,兼攻西方音樂。1880年,奉父命中途輟學回家。他對國內外的學校教育都不喜歡,覺得收獲不大。他的家庭植根於印度哲學思潮,浸潤於印度文學、藝術的傳統,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羅賓主要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的熏陶中自學成才的。
1891年奉父命下鄉管理祖傳田產,常乘木筏在河上游弋,與佃戶有些接觸,從而觸發了改造農村,「更合理地分配財富」的幻想。乃在1901年於聖諦尼克坦創力了一所學校(1921年發展成為「國際大學」)。
二十世紀初,參加反英的人民運動,以詩歌抨擊殖民主義君 -天對暴力.也反對妥協,逐漸與群眾運動格格不入,便退隱了1913年,以臨高三番文英文的詩歌《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15年結識甘地。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泰戈爾憤而放棄英國政礻封他的「爵士」稱號。從此重新面對現實,關心印度的命運和世界大事。他幾次出國,訪問過中國、日本、英國、美國、拉美、西歐和蘇聯,譴責法西斯主義的猖獗。1941年10月,他寫下《文明的危機》,控訴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深信祖國必將獲得民族獨立。同年8月17日,泰翁溘然長逝。
泰戈爾多才多藝,一生用孟加拉文創作了五十多部詩集,十二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個短篇小說,二十多個劇本,一千五百多幅畫,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總體看來,他首先是個詩人。他在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乃是由於他自己一篇又一篇地譯成英文的詩集《吉檀迦利》。
泰戈爾在《散文詩和自由體詩》里說: 「我一時興起,把《吉檀迦利》譯成了英文。我的譯文得到了當時著名的英國文學家們的承認。他們認為,這是對他們的文學的一個貢獻。《吉檀迦利》的英譯本受到了贊揚,我簡直不知道如何辦才好——我覺得贊揚言過苴實了。我是個外國人,在譯文中韻押得不對,格律也不齊。但總算他們感受到了我詩中的激情ε應當承認,他們是對的。我覺得,我的詩並未因為用散文形式譯出而有所失色。假若我是用詩的形式譯出的話。那麼可能會令人感到不足和不可取。」見倪培耕、陸宗榮等譯《泰戈爾論文學》140-141頁。
泰戈爾自己譯自己的詩,實際上是梅開二度。泰戈爾曾在寫給英迪拉·算維的信里說過一句話:「從前某種情感的和風喚醒了心中的歡愉情趣;如今,不知為什麼又通過其他語言的媒介,焦急不安地體驗着它。」可見.泰戈冬筍拿譯是一種再體驗和再創作。泰戈爾五十歲時,曾去心愛的帕德瑪河畔蒔什拉依德赫休養,第一次在那里翻譯了幾首《吉檀迦利》中的詩,后來身體康復.重葑上幸去倫敦,又有兒子和兒媳陪同,大海風平浪靜,他有充裕的時間翻譯《吉檀迦利》。他隨身帶着一個小本子。「我本來打算,在茫茫的大海上感到煩惱時.我可安適地坐在甲板上,不時地翻譯一首半首詩。情況就是如此。寫滿了一個本子,就換一本。」羅賓德拉那特·泰戈爾抵達倫敦,舉目無親,便直奔曾結識他的叔叔、卻不知道他是何許人的畫家威廉·羅森斯坦爵士處。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