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美國《商業周刊》十大好書‧雄踞《紐約時報》排行40多周

‧普利策獎得主、著名公共知識分子戴蒙德院士 最新力作

‧上海交大人文學院院長、著名專家江曉原教授 專文推薦

國家圖書館文津獎十大好書第1名!

當當網年度十大好書思想類第1名!

《南方周末》、《新京報》、《第一財經日報》、《中華讀書報》、《科學時報》、新浪讀書頻道等全國二十多家媒體聯合推薦!

2008年度重磅話題之作!

賈雷德‧戴蒙德,一位文筆優美的生理學、地理學和進化生物學專家,知道如何向大眾讀者解釋那些難懂的科學術語,本書中他對失敗的人類社會的案例研究,無與倫比。

《紐約時報》

今天的環境保護問題,首先不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發展問題,是未來世界最大的政治問題。

江曉原

我讀此書時,對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心懷虔誠敬意……有信仰的人面對危機大抵是不動聲色的,由他們所敲響的警世名聲卻還是振聾發聵。

梁曉聲

人類歷史上,當一個社會面對其復雜的環境問題,無法做出正確的應對和決策時,往往會走向崩潰。而發生在索馬里和盧旺達等地的悲劇,也警醒著我們,即便擁有現代科學和管理技術的當今社會,一旦決策錯誤,也很可能會墮入災難性的後果之中。

為什麼有些人類社會崩潰了?有些卻成功存活下來?正是帶著這樣的問題,本書以對失敗的比較案例研究,試圖為當今的人類社會提供一條生存與發展之道。

在本書的第二部分“過去社會”中,講述了一個個發人深省的失敗故事。其中,有對“復活節島”和“馬雅文明”這樣經典案例的創新分析,也有對維京人殖民浪潮中兩種截然不同命運的精彩敘述(在冰島的維京社會克服惡劣環境,成為當今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而格陵蘭島上的維京社會,則因為一系列錯誤的決策,在當地土著人的競爭和挑戰面前,潰不成軍)。同樣,這一部分也講述了過去社會的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社會早在幕府時代就推行的一系列環保政策和舉措,就讓人印象深刻。

在第三部分“現代社會”中,本書分析了發生在盧旺達的種族大屠殺,並跳脫了宗族仇恨和宗教歧視的框框,將其放入一個小型社會發生全面崩潰的視角下,加以全新解讀。對于生活在同一個島嶼上的兩個民族︰多米尼加和海地,兩種不同的國家命運的揭示,相信會給絕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思考,提供啟示。而對于中國和澳大利亞這兩個當今世界的巨人,本書各闢一章的幅度專門論述,其中所含的許多信息和觀點,將會刷新我們的原有認識。

在第四部分“實踐教訓”中,本書用大量生動的案例,講述了跨國大企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微妙關系,其中的經驗,對國內的政府和商業決策人而言,很有借鑒意義。
 

目錄

前言 兩個農場的故事
第一部分 現代蒙大拿
第一章 蒙大拿蒼穹下
第二部分 過去社會
第二章 復活節島的薄暮
第三章 最後的人類︰皮特凱恩島和漢德森島
第四章 舊日支配者︰阿納薩茲人和他們的鄰居
第五章 馬雅文明的崩潰
第六章 維京的前奏與賦格
第七章 格陵蘭維京社會的繁榮
第八章 格陵蘭維京社會的終曲
第九章 另闢蹊徑,開拓成功之路
第三部分 現代社會
第十章 馬爾薩斯在非洲︰盧旺達的種族屠殺
第十一章 一座島嶼,兩個民族,兩種歷史︰多米尼加共和國和海地
第十二章 中國︰搖擺不定的巨人
第十三章 “開采”澳大利亞
第四部分 實踐教訓
第十四章 為何有些人類社會會做出災難性的決策
第十五章 大企業與生態環境︰不同條件,不同結局
第十六章 世界是一片圩田︰這對當今的我們有何意義?
補充閱讀
 

什麼是未來世界最大的政治——《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近幾年來,我對環境保護問題有了較多的關注,也逐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2006年的一件事,給我印象尤為深刻。

那次我和一批北京學者,應邀前往我國西部某省一個著名考古發掘遺址作學術考察及研討。那個省份以污染嚴重著稱,前往遺址的路上,整個天空晦暗陰沉,空氣中煙塵彌漫。雖然我們被當地政府安排入住在市政府的賓館——那在當地也算豪華的了,但是污染的空氣並不會被賓館高高的圍牆所隔斷,大家都感到呼吸道相當難受。

我當時就感嘆︰空氣污染面前,真是人人平等啊!你看.哪怕你是身家億萬的老板,或是當地政府的高官,在污染的環境中,你不是也得和當地老百姓一樣受害嗎?等到考察研討結束,踏上回京旅途時,幾乎所有北京來的學者都患上了咽喉腫痛。大家在車上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在北京天天抱怨空氣污染,和這里一比,北京真是空氣清新呢!

這樣一次本來再平常不過的學術旅行,事後細想起來,卻竟然與許多重大問題發生了聯系——從象征的意義上來說.它筒直就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一個縮影。

現在有一個相當有力的說法——“有限地球時代”。其實我們人類從來、從一開始就是處在有限地球時代,只是我們直到很晚的時候自己才意識到這一點。

所謂有限地球時代,意思是說,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還有一個平行的說法是︰地球淨化、容忍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

這兩個“有限”,在今天早已成為普遍的常識,可是在唯科學主義的信念——相信科學早晚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之下,這個常識竟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當工廠煙囪中噴出的黑煙被政治詩人歌頌為“黑色的牡丹”時,當及時節制生育的建議被斥為“資產階級”的謬論時,這個常識就被遮蔽了。取而代之的,是所謂“人定勝天”的盲目信念,是對大自然的瘋狂征服和榨取。

在這樣的信念之下,地球上的資源,地球淨化、容忍污染的能力,似乎都已經被假想為無限的。即便在理性的層面沒有否認其有限性,但這兩個極限也被推到了無窮遠處——在眼下就可以先當作無限來盡情榨取。

在工業文明到來之前,人類在思想中將上述兩個極限推到無窮遠處,確實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那時地球上還有大片的處女地未被開墾,在已經被人類居住的土地上,低下的生產力造成的污染和今天相比也還極為有限。

但是工業文明和現代科學技術一旦出現,就顯示出驚人的加速度。以人類歷史的大時間尺度來看,幾乎是轉瞬之間,那兩個遙遠的極限就猝不及防地來到了我們面前!

所以,1962年,當蕾切爾‧卡森用她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5pring)一書,來強烈警告地球容忍污染的極限時,不啻“曠野中的一聲呼喊”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對此書的評價)。全球範圍的環境保護運動,可以說就是發端于此書。

《寂靜的春天》出版之後兩年,在藥業公司利益集團的詛咒聲中,發出“曠野中的一聲呼喊”的卡森自己死于癌癥(1964年)。之後6年,著名的“羅馬俱樂部”成立(1968年)。之後10年,羅馬俱樂部出版第一部報告,題目就是《增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1972年)。環境保護和“有限地球”的觀念,由此日益深入人心,最終匯成全球性的運動。

在中國,最初我們曾經認為,“環境污染”那是資本主義國家才有的問題,和我們毫無關系。後來我們當然被現實所教育,知道這是誰也避免不了的問題,而且有些資本主義國家在這方面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