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別裁集》原名《宋詩百一鈔》,清人張景星、姚培謙、王永祺合編。後人將此書及他們合編的《元詩百一鈔》同沈德潛編選的《唐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I表詩別裁集》合刻,稱為《五朝詩別裁》,故名。
本書的主要編選者張景星,字行之,江西奉新人,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進士,曾為河南魯山知縣。後去官,寓居河南南陽,主講于衍疇書院。編選者崇奉宋代理學,因而在本書入選的一百三十七名作者的六百四十五首詩作中,不僅選了一些理學家的作品,並且在本提到周敦頤、朱熹這些人時,竟不直書其名,而尊為「周子」、「朱子」;這就說明了他們的頭腦迂腐及其唯心主義的思想傾向。但他們還注意到「嘗鼎臠,窺豹一斑,亦可見宋詩宗派」,因而也選取了不同流派、不同詩人的作品,仍可作為我們今天借鑒之用。
為了便于讀者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研究歷代的文學遺產,了解我國詩歌發展演變的歷史面貌,本社在校點、出版《唐詩別裁集》的同時,請蔣天樞同志據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誦芬樓刊本加以校點出版,以供讀者參考。
本書用簡體字排印,但其中少數易致歧義的簡體字,酌用繁體字。一九八二年曾據一九七八年紙型重版,對個別錯字和標點作了必要的訂證。這次應讀者需要而再次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