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民俗體育文化

中西方民俗體育文化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王俊奇
  • 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1100979X
  • ISBN13:9787811009798
  • 裝訂:230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西民俗體育文化》是一本將學理研究與事實解讀相結合的學術著作。作者從建立民俗體育學學科建設着眼,比較系統地討論了傳統體育研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別就民族體育、民間體育、民俗體育等概念的異同與關系,通過詞源學的討論,解讀了它們各自的內涵,界定了它們各自的領域,分析了它們之間的關系,為民俗體育學建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認識基礎和理論框架。

該書的主要亮點在於:一是用民俗學的視角對古代奧運會進行了文化解讀,開拓了奧林匹克研究的新領域;二是以民俗風氣變遷為主線審視了傳統體育活動形式、內容的演進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推動或深化了我國古代體育活動的研究。該書以「中西方民俗體育文化」命名,而西方僅局限於古代奧運會,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缺陷。但瑕不掩瑜,總體上《中西民俗體育文化》是近年來體育文化研究難得的力作之一。
 

目錄

第一章 民俗體育的概念與民俗體育學
第二章 秋林匹克與民俗
第三章 中國民俗體育
第四章 歲時民俗體育文化
第五章 康代民俗體育文化
第六章 宋代民俗體育
第七章 中國古代都市民俗體育文化
第八章 明朝民俗體育
第九章 地域性民俗體育文化
第十章 民俗體育的現代特點與課程開發
后記
 

俊奇君與我謀面不多,大約也就是兩三次吧。但我們神交已久,並一直保持着對對方的欣賞。早在⒛世紀80年代中期,我就認識了俊奇君,不過,那是通過他的文章而知道其人。現在我已經記不起那篇文章的題目和內容了,但當時給我的興奮則記憶猶新。此后,由於工作關系,我時時關注着他的學術動向,也有過幾次探討不同見解的通信。而正是這些通信,建立了我們彼此的信任和欣賞。

20世紀80年代,是體育史學發展的興盛期。特別是1985年中國體育史學會成立以后,圍繞地方志的編寫工作和體育史學科發展,形成了兩支基本隊伍。一支是各地體育文史資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為主體的體育文史工作干部,一支是各高等院校教師為主體的體育史研究和教學人員。當時,具體負責全國體育文史研究和體育史學會工作的畢世明先生,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心胸廣博,能容納和聽取不同意見,甚至與其相左的意見的領導人,所以能把不同學術觀點的人、不同工作系統的人團結在體育史學會周圍。那時的論文報告會,打破了門第、年齡、資歷的禁錮,基本土以學術質量為標准,真正實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討論與學術交流。一批年輕人在學術論爭中脫穎而出,他們大多成為今天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的中堅。俊奇君也是這批年輕人中的一員。

由於俊奇君當時所在學校的地理位置和基礎條件,按今天的說法,他是處在一種「邊緣化」境地,而常常被人遺忘。但俊奇君並沒有因為「寂寞」而放棄。他的《近代二十家體育思想論稿》和《中國唐宋體育史》,以及一批學術論文,頑強地證明了他的學術存在,也提醒人們在那個小地方,存在一位不遜於任何「趨時學者」的讀書人。這擺在我案頭的《中西民俗體育文化》就又是一個新證。

我國民族體育自引進現代體育以來,一直就處於被邊緣化的窘境。盡管不同時期的行政當局,都不同程度的對發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給予了一定的關注,但真正為其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則是改革開放以后。⒛世紀80年代恢復的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和開展的武術挖整工作,可謂正式拉開了民族體育全面發展的序幕。不過,這一時期更多的工作在於整理和開發利用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形式,而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理論研究並不多見。我國在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至今差強人意,發展中所產生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民族、民俗體育的理論研究滯后不無關系。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傳統體育的學術研究,濫觴於體育文化研究的興起。人們在比較中西體育文化的差異時,一部分研究者,不滿足於照搬文化學研究的成果泛泛而論,而是通過「尋根」或「溯源」,去認知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特色與民族傳統體育賴以存在的社會文化基礎。俊奇君的《中西民俗體育文化》正是這樣的一本書。

《中西民俗體育文化》是一本將學理研究與事實解讀相結合的學術著作。作者從建立民俗體育學學科建設着眼,比較系統地討論了傳統體育研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別就民族體育、民間體育、民俗體育等概念的異同與關系,通過詞源學的討論,解讀了它們各自的內涵,界定了它們各自的領域,分析了它們之間的關系,為民俗體育學建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認識基礎和理論框架。該書的主要亮點在於:一是用民俗學的視角對古代奧運會進行了文化解讀,開拓了奧林匹克研究的新領域;二是以民俗風氣變遷為主線審視了傳統體育活動形式、內容的演進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推動或深化了我國古代體育活動的研究。該書以「中西方民俗體育文化」命名,而西方僅局限於古代奧運會,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缺陷。但瑕不掩瑜,總體上《中西民俗體育文化》是近年來體育文化研究難得的力作之一。

雖然這不是第一次寫序,但為人作序則是生平第一次。在當今中國,能為人作序者,大多不是握有行政資源,就是握有投票權或其它什麼權力。而我一介布義,何能何德,也敢恭列作序者之列,實在是慚愧得很。特別是聽說有所體育學院是按行政級別來確定對學校貢獻的大小,更是讓我惶恐得很哦。難怪那個曾經煌煌於體育學術界的體育史研究所幾近人去樓空,可悲!可嘆!

受朋友之托,盛情難卻,發一陣胡言亂語,但願不要影響俊奇君學術成果的流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