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既為資本主義辯護,又是反資本主義的有力武器的經濟學名著。
以邊沁的功利主義為出發點,把分配問題作為論述的中心,運用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發展起來的抽象法。里嘉圖認為,人類行為的準則是個人利益,是追求個人功利,即尋求快樂和避免痛苦,而個人追求個人利益同整個社會的利益是一致的,符合社會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他實際上是站在工業資產階級立場上,把資本家追求利潤的個人利益與生產發展、社會財富增加和社會進步看作是一致的。
里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批判地繼承了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並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論述了工資、利潤和地租,說明了工資和利潤、利潤和地租的對立,從而揭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對立和斗爭。他還論述了貨幣理論、對外貿易中的比較成本學說、賦稅的一般原理和原則。該書對政治經濟學理論作出了重要發展,使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達到了完成階段。
里嘉圖(Ricardo,David)(1772~1823)英國經濟學家,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在經濟理論上,制定了在資產階級眼界內所能所能達到的最徹底的勞動價值論;並以此為基礎,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內部聯系,指出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利益的沖突,對經濟學科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是他的代表作。
郭大力(1905~1976),著名經濟學家、翻譯家。江南南康人。早期曾在廣東文理學院、夏門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三聯書店副總編輯、中共中央黨校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等。在上世紀30年代,他與王亞南合譯了《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國富論》、《資本論》等經濟學著作,獨自翻譯了《人口原理》、《經濟學理論》、《政治經濟學理論》、《剩余價值學說史》等。
王亞南(1901~1969)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湖北黃岡人。上世紀30年代,同郭大力合譯了《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國富論》、《資本論》等。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廈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等。譯著還有《經濟學史》、《世界政治經濟概論》等4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