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何在:科學家如何解釋疾病

病因何在:科學家如何解釋疾病
定價:177
NT $ 154
 

內容簡介

科學家如何提出疾病新解釋?那些解釋如何被接受為真?當醫生們面對新的科學證據,醫學診斷又是如何變化的?這些都是在這本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綜合性科學研究方法、具有突破性的著作中所追索的問題。.

本書既對把科學視為邏輯的傳統科學哲學,又對把科學視為權力的當代科學論研究提出了挑戰。利用分布計算和人工智能理論,保羅-薩加德建立了新的模型,將科學變化看作是一個認知互動、社會互動和物理互動的復雜系統。

保羅·薩加德,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哲學教授、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教授,認知科學系主任。1998—1999年任認知科學學會理事會主席,1999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2007年6月,他被授予加拿大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莫爾森獎。著有《思想與行動的一致》、《概念革命》、《心智:認知科學導論》、《精神飛躍:創造性思想類比》、《歸納:推斷、學習和發現的過程》(合著),以及《心理學哲學和認知科s學》。
 

目錄

圖表目錄.
對本書的評價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中文版序

致謝
第一篇 解釋
第一章 解釋科學
第二章 解釋疾病
第二篇 消化性潰瘍的細菌學說
第三章 潰瘍與細菌:發現..
第四章 潰瘍與細菌:接受
第五章 潰瘍與細菌:儀器和實驗
第六章 潰瘍與細菌:社會互動
第三篇 認知過程
第七章 原因、相關和機制
第八章 發現病因:壞血病、瘋牛病、艾滋病和慢性疲勞綜合征
第九章 醫學類比
第十章 疾病、病菌和概念變化
第四篇 社會過程
第十一章 合作的知識
第十二章 醫學認同
第十三章 因特網上的科學和醫學
第五篇 總結
第十四章 科學作為一個復雜系統
參考文獻
 

我很樂意為我的這本關於醫學發現和解釋的著作的中文版作序。我很高興我的教科書《心智:認知科學導論》被譯成中文,非常感謝我這本關於科學和醫學的新著也能夠與中國讀者見面。 在這篇序中,我的主要目的是描述一下最近幾年《病因何在》中的一些主題的部分研究工作的進展。 許多最新的論文可以從我的網站http://cogsci.uwaterloo.ca/獲得。

對中國讀者來說,最令人感興趣的近期論文可能是我和我的學生未菁合寫的「針灸、不可通約性和概念變化」。 我們對現代西方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兩者的概念體系和解釋模式作了比較。 我們主要著眼於針灸的實踐及其能否在西方醫學的概念框架內被理解。 我們得出結論,盡管西方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之間不存在直譯,在這種意義上說,兩者是不可通約的,但是在相互理解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

《病因何在》第十二章討論了醫學認同,但是當這本書寫完的時候,我還沒有建立起一個關於認同形成的計算模型,而這樣一個模型在我的著作《思想與行動的一致》(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七章中得到了描述。 其中,我描述了對潰瘍源起持不同學說的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如何使他們在個體一致判斷的基礎上取得共同結論的仿真。

我最近的許多研究工作與情感在認知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關,並已完成了論文「激情科學家:科學認知中的情感」,它彌補了《病因何在》中的一大缺陷,即我忽視了情感在新理論的發現和評價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這篇新論文則對情感如何促進科學知識的發展提供了綜述。

我希望中國的科學家、醫生、哲學家、心理學家和其他讀者能喜歡這個譯本。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