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政治正當性的概念結構
一 政治正當性問題的第一次提出
二 為什麼需要政治正當性
三 何謂政治正當性
四 兩次正當性危機
五 三重理論結構
六 四個結構性因素及本書基本結構
第2章 正當性與證成性︰道德評價國家的兩條進路
一 阿倫特論正當性與證成性
二 概念上區分正當性與證成性的可能
三 概念史上的論據
四 洛克傳統中的正當性與證成性
五 補充說明︰正當性與證成性的關系
六 區分正當性與證成性的理論後果
七 小結
第3章 政治正當性/證成性概念框架下的政治義務
一 義務與責任之辨
二 何謂政治義務
三 政治義務的自願主義因素
四 個人自我決斷的重要性
第4章 政治義務的公平游戲解釋
一 相互性原則
二 公平游戲理論的主要特點
三 公平游戲理論的困難
四 公共利益能夠被主動接受嗎?
第5章 政治義務的認可理論
一 屬守許諾的道德義務從何而來
二 虛假的認可和真正的認可
三 洛克認可理論的問題
四 投票行為與默示認可
五 政治正當性與政治義務存在邏輯關聯嗎
六 政治義務理論的限度
七 小結
第6章 再論正當性與證成性︰洛克主義與康德主義之別
一 正義、正當性與證成性
二 羅爾斯論政治正當性
三 西蒙斯批評康德與羅爾斯
四 範式轉換——從洛克主義到康德主義
五 成員資格VS公民資格
六 程序正當性VS實質性正義
七 民主制國家能實現最大程度的正當性與證成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