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陶淵明的祖父做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到淵明時,家境已經衰落,他從小就過着比較貧困的生活。
陶淵明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潯陽柴桑的農村里度過的。潯陽東臨、彭蠡湖(今鄱陽湖),北面長江,南倚廬山,風景十分優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五首其一);「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盡管家境貧困,但那種生活畢竟是恬靜而適意的。「目倦川塗異,心念山澤居」(《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故鄉的一草一木,時時縈繞心頭,勾起甜蜜的回憶。早年的這種生活,對陶淵明日后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性格,有着極為深刻的影響。
目錄
《東方文化集成》編輯委員會
《東方文化集成》總序
前言
卷之一 詩四言
停雲並序
時運並序
榮木並序
賬長沙公並序
酬丁柴桑
答龐參軍並序
勸農
命子
歸鳥
卷之二 詩五言
形影神並序
九日閑居並序
歸園田居五首
游斜川並序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乞食
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答龐參軍並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連雨獨飲
移居二首
和劉柴桑
酬劉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於王撫軍座送客
與殷晉安別並序
贈羊長史並序
歲暮和張常侍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 詩五言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
卷之四 詩五言
卷之五 賦辭
卷之六 記傳贊述
卷之七 疏祭文
附錄
陶淵明研究
《東方文化集成》總序
前言
卷之一 詩四言
停雲並序
時運並序
榮木並序
賬長沙公並序
酬丁柴桑
答龐參軍並序
勸農
命子
歸鳥
卷之二 詩五言
形影神並序
九日閑居並序
歸園田居五首
游斜川並序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乞食
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答龐參軍並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連雨獨飲
移居二首
和劉柴桑
酬劉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於王撫軍座送客
與殷晉安別並序
贈羊長史並序
歲暮和張常侍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 詩五言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
卷之四 詩五言
卷之五 賦辭
卷之六 記傳贊述
卷之七 疏祭文
附錄
陶淵明研究
序
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的「世紀末」中。所謂「世紀」和「世紀末」,本來是人為地創造出來的。非若大自然中的春、夏、秋、冬,秩序井然,不可更易,而且每歲皆然,決不失信。「世紀」則不同,沒有耶穌,何來「世紀」?沒有「世紀」,何來「世紀末」?道理極明白易懂。然而一旦創造了出來,它就產生了影響,就有了威力。上一個「世紀末」,19世紀的「世紀末」,在西方文學藝術等意識形態領域中就出現過許多怪異現象,甚至有了「世紀末病」這樣的名詞,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無待辯論與爭論。
當前這一個「世紀末」怎樣呢?
我看也不例外。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政治方面天翻地覆的變化,不能不令人感到吃驚。就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內,也不平靜。文化或文明的辯論或爭論就很突出。平常時候,人們非不關心文化問題,只是時機似乎沒到,爭論不算激烈。而今一到世紀之末,人們非常敏感起來,似乎是憬然醒悟,於是東西各國的文人學士討論文化的興趣突然濃烈起來,寫的文章和開的會議突然多了起來。許多不同的意見,如懸河泄水,滔滔不絕,五光十色,紛然雜陳。這樣就形成了所謂「文化熱」。
在這一股難以抗御的「文化熱」中,我以孤陋寡聞的「野狐」之身,雖無意隨喜,卻實已被卷入其中。我是一個有話不說輒如骨鯁在喉的人,在許多會議上.在許多文章中,大放厥詞,多次談到我對文化,特別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聯系,以及東方文化在未來的新世紀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地位等等的看法。頗引起了一些不同的反響。
為說明問題計,現無妨把我個人對文化和與文化有關的一些問題的看法簡要加以闡述。我認為,在過去若干千年的人類歷史上,民族和國家,不論大小久暫,幾乎都在廣義的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貢獻大小不同,性質不同,內容不同,影響不同,深淺不同,長短不同:但其為貢獻則一也。人類的文化寶庫是眾多的民族或國家共同建造成的。使用一個文縐縐的術語,就是「文化多元主義」。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民族創造了文化,是法西斯分子的話,為我們所不能取。
文化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文化一旦產生,立即向外擴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化交流」。文化決不獨占山頭,進行割據,從而稱王稱霸,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世襲珍藏,把自己孤立起來。文化是「天下為公」的。不管膚色,不擇遠近,傳播擴散。人類到了今天,之所以能隨時進步,對大自然,對社會,對自己內心認識得越來越深入細致,為自己謀的福利越來越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交流。
文化雖然千差萬殊,各有各的特點;但卻又能形成體系。特點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組成了一個體系。據我個人的分法,紛紜復雜的文化,根據其共同之點,共可分為四個體系: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自古希臘、羅馬一直到今天歐美的文化體系。再擴而大之,全人類文化又可以分為兩大文化體系:前三者共同組成東方文化體系,后一者為西方文化體系。人類並沒有創造出第三個大文化體系。
東西兩大文化體系有其共同點,也有不同之處。既然同為文化,當然有其共同點,茲不具論。其不同之處則亦頗顯著。其最基本的差異的根源,我認為就在於思維方式之不同。東方主綜合,西方主分析,倘若仔細推究,這和差異在在有所表現,不論是在人文社會科學中,還是在理工學科中。我這個觀點曾招致不少的爭論。贊成者有之,否定者有之,想同我商榷者有之,持保留意見者亦有之。我總覺得,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對東西方文化了解研究得都還不夠深透,有的人連我的想法了解得也還不夠全面,不夠實事求是,卻惟爭論是尚,所以我一概置之不答。
當前這一個「世紀末」怎樣呢?
我看也不例外。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政治方面天翻地覆的變化,不能不令人感到吃驚。就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內,也不平靜。文化或文明的辯論或爭論就很突出。平常時候,人們非不關心文化問題,只是時機似乎沒到,爭論不算激烈。而今一到世紀之末,人們非常敏感起來,似乎是憬然醒悟,於是東西各國的文人學士討論文化的興趣突然濃烈起來,寫的文章和開的會議突然多了起來。許多不同的意見,如懸河泄水,滔滔不絕,五光十色,紛然雜陳。這樣就形成了所謂「文化熱」。
在這一股難以抗御的「文化熱」中,我以孤陋寡聞的「野狐」之身,雖無意隨喜,卻實已被卷入其中。我是一個有話不說輒如骨鯁在喉的人,在許多會議上.在許多文章中,大放厥詞,多次談到我對文化,特別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聯系,以及東方文化在未來的新世紀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地位等等的看法。頗引起了一些不同的反響。
為說明問題計,現無妨把我個人對文化和與文化有關的一些問題的看法簡要加以闡述。我認為,在過去若干千年的人類歷史上,民族和國家,不論大小久暫,幾乎都在廣義的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貢獻大小不同,性質不同,內容不同,影響不同,深淺不同,長短不同:但其為貢獻則一也。人類的文化寶庫是眾多的民族或國家共同建造成的。使用一個文縐縐的術語,就是「文化多元主義」。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民族創造了文化,是法西斯分子的話,為我們所不能取。
文化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文化一旦產生,立即向外擴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化交流」。文化決不獨占山頭,進行割據,從而稱王稱霸,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世襲珍藏,把自己孤立起來。文化是「天下為公」的。不管膚色,不擇遠近,傳播擴散。人類到了今天,之所以能隨時進步,對大自然,對社會,對自己內心認識得越來越深入細致,為自己謀的福利越來越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交流。
文化雖然千差萬殊,各有各的特點;但卻又能形成體系。特點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組成了一個體系。據我個人的分法,紛紜復雜的文化,根據其共同之點,共可分為四個體系: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自古希臘、羅馬一直到今天歐美的文化體系。再擴而大之,全人類文化又可以分為兩大文化體系:前三者共同組成東方文化體系,后一者為西方文化體系。人類並沒有創造出第三個大文化體系。
東西兩大文化體系有其共同點,也有不同之處。既然同為文化,當然有其共同點,茲不具論。其不同之處則亦頗顯著。其最基本的差異的根源,我認為就在於思維方式之不同。東方主綜合,西方主分析,倘若仔細推究,這和差異在在有所表現,不論是在人文社會科學中,還是在理工學科中。我這個觀點曾招致不少的爭論。贊成者有之,否定者有之,想同我商榷者有之,持保留意見者亦有之。我總覺得,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對東西方文化了解研究得都還不夠深透,有的人連我的想法了解得也還不夠全面,不夠實事求是,卻惟爭論是尚,所以我一概置之不答。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