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早期開始,在精神分析領域里,許多學者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特征、形成機制、心理病理以及治療方法開展了長期持久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其中,美國當代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克恩伯格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研究領域影響最為突出。有關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研究和著作很少有不引用克恩伯格的研究成果的,這足以反映了克恩伯格在該領域的影響力。
作者簡介︰
林萬貴,男,1963年出生于河南信陽。現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副教授,博士。中德精神分析培訓班學員,我國首批精神分析師之一。從事心理治療的臨床和教學工作18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深的理論修養。擅長治療種類神經癥和人格障礙。在專業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參編醫學心理學教材四部;主譯健康心理學教材一部。2001年獲南京市政府科技成果進步二等獎。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概念演變及其多學科研究
第一節 對邊緣性人格的早期認識
第二節 心理測驗對邊緣性人格的研究
第三節 描述性精神病學對邊緣性人格的研究
第四節 實證和認知心理學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研究
第五節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亞型
第六節 DSM-ICO-10中的邊緣性人格障礙
第二章 精神分析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研究
第一節 傳統精神分析學家的貢獻
第二節 現代客體關系理論家的貢獻
第三章 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體關系理論
第一節 弗洛伊德之後精神分析運動的發展
一、精神分析運動的內部演變
二、客體關系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克恩伯格的客體關系理論的基本概念
一、客體和客體關系
二、自體—客體發展的機制
第三節 克恩伯格對情感、驅力和客體關系的整合
一、自體與自我的誕生
二、驅力誕生于帶有情感投注的客體關系之中
三、情感及其在驅力及客體關系形成中的作用
四、小結︰客體關系、情感及驅力三者的關系
第四節 克恩伯格對心理發展階段的劃分
一、正常“自閉”或原始未分化階段
二、原始的自體—客體表象未分化階段
三、自體表象與客體表象的分化
四、自體表象和客體表象的整合和內部心理結構的發展
五、超我的整固和自我的整合
第五節 克恩伯格與科赫特的分歧與爭論
第四章 克恩伯格的邊緣性人格組織理論
第一節 三種結構化的人格組織
第二節 邊緣性人格組織的“假定性”診斷
第三節 對邊緣性人格的結構性分析
一、邊緣性人格的自我功能分析
二、邊緣性結構中的伊底和超我
第四節 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發生動力學分析
第五章 克恩伯格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治療學
第一節 精神分析治療學的基本原理
一、治療過程
二、治療技術
三、治療師的作用
四、治療過程的心理動力學
五、技術的修正
六、治療結果
第二節 從表達性心理治療到移情焦點治療
一、克恩伯格治療方法的演變
二、移情焦點治療
第三節 克恩伯格的移情焦點治療案例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六章 移情焦點治療方法在我國的臨床應用
第一節 對一例女大學生患者的移情焦點治療
一、一般情況和現病史
二、成長史
三、診斷評估與治療合同簽訂
四、治療過程
五、小結
第二節 對一例離異女患者的移情焦點治療
一、一般情況和現病史
二、成長史
三、診斷
四、心理結構性分析
五、治療過程
六、小結
第三節 對移情焦點治療方法的本土化反思
第七章 對克恩伯格理論的總體評價
第一節 理論貢獻
第二節 理論局限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概念演變及其多學科研究
第一節 對邊緣性人格的早期認識
第二節 心理測驗對邊緣性人格的研究
第三節 描述性精神病學對邊緣性人格的研究
第四節 實證和認知心理學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研究
第五節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亞型
第六節 DSM-ICO-10中的邊緣性人格障礙
第二章 精神分析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研究
第一節 傳統精神分析學家的貢獻
第二節 現代客體關系理論家的貢獻
第三章 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體關系理論
第一節 弗洛伊德之後精神分析運動的發展
一、精神分析運動的內部演變
二、客體關系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克恩伯格的客體關系理論的基本概念
一、客體和客體關系
二、自體—客體發展的機制
第三節 克恩伯格對情感、驅力和客體關系的整合
一、自體與自我的誕生
二、驅力誕生于帶有情感投注的客體關系之中
三、情感及其在驅力及客體關系形成中的作用
四、小結︰客體關系、情感及驅力三者的關系
第四節 克恩伯格對心理發展階段的劃分
一、正常“自閉”或原始未分化階段
二、原始的自體—客體表象未分化階段
三、自體表象與客體表象的分化
四、自體表象和客體表象的整合和內部心理結構的發展
五、超我的整固和自我的整合
第五節 克恩伯格與科赫特的分歧與爭論
第四章 克恩伯格的邊緣性人格組織理論
第一節 三種結構化的人格組織
第二節 邊緣性人格組織的“假定性”診斷
第三節 對邊緣性人格的結構性分析
一、邊緣性人格的自我功能分析
二、邊緣性結構中的伊底和超我
第四節 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發生動力學分析
第五章 克恩伯格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治療學
第一節 精神分析治療學的基本原理
一、治療過程
二、治療技術
三、治療師的作用
四、治療過程的心理動力學
五、技術的修正
六、治療結果
第二節 從表達性心理治療到移情焦點治療
一、克恩伯格治療方法的演變
二、移情焦點治療
第三節 克恩伯格的移情焦點治療案例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六章 移情焦點治療方法在我國的臨床應用
第一節 對一例女大學生患者的移情焦點治療
一、一般情況和現病史
二、成長史
三、診斷評估與治療合同簽訂
四、治療過程
五、小結
第二節 對一例離異女患者的移情焦點治療
一、一般情況和現病史
二、成長史
三、診斷
四、心理結構性分析
五、治療過程
六、小結
第三節 對移情焦點治療方法的本土化反思
第七章 對克恩伯格理論的總體評價
第一節 理論貢獻
第二節 理論局限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2006年是精神分析運動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誕辰150周年。許多國際精神分析組織將2006年定為“弗洛伊德年”,世界各地紛紛組織各種紀念活動,包括舉行研討會、學術報告、藝術展覽、電影欣賞等。在弗洛伊德的故鄉奧地利.總統菲舍爾(}~einz
Fischer)親自領導官方的系列紀念活動。我國學界和媒體也做出了積極的反應,如北京大學舉行了“中國——奧地利弗洛伊德誕辰15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新聞周刊》、《南方周末》和《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對此做了報道。
如果以1895年的《 癥研究》一書作為起點,精神分析運動已經跨過100多年的歷史長河,然而其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精神分析在創立之初不太被人們所接受。如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的被後人視為“20世紀人類大事記的開端”的《釋夢》一書,首印僅印了600本,卻花了8年時間才賣完。直到1909年,應霍爾(G.S.HalI,1844~1924)之邀,弗洛伊德等人到美國參加克拉克大學20周年校慶,與詹姆斯(W.Janles,1842~1911)、鐵欽納(E.B.Tjtchcmer,1867~1927)、卡特爾(J.M.Cattell,1860~1944)等名家會面,並做系列講演,才使精神分析逐漸被國際社會所公認。兩次世界大戰促進了精神分析的快速發展,因為戰爭造成人類的巨大心理創傷,迫切需要心理安慰和治療。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發展,精神分析受到嚴峻的挑戰。1990年美國《時代》周刊甚至刊發了《弗洛伊德已經死去》的封面報道。不過,神經科學發展的日新月異,又為精神分析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精神分析學家們力圖借助神經科學使精神分析科學化。1999年《神經一精神分析雜志》創刊,2000年國際神經一精神分析學會成立。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埃里克‧坎德爾(Eric R.Kandel)主張把現代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結合起來,打造精神病學的“新知識框架”。這也是弗洛伊德曾經的夢想。2004年馬克‧索姆斯(Mark Solms)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發表《弗洛伊德歸來》一文,闡述了現代神經科學為弗洛伊德理論找到的諸多證據。2006年美國《新聞周刊》做了《弗洛伊德並未死去》的封面報道,這是針對1990年《時代》周刊報道做出的積極回應。
由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種潛意識的心理學說,又是一種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它最初是從神經癥治療實踐中產生的,逐漸發展成為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流派,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二大勢力。後來精神分析逐漸超越了心理學的範圍,擴展到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涉及心理學、醫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教育、歷史、神話、宗教、法學、語言學、文學、藝術等廣泛領域,開創了一場人類思想文化運動,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弗洛伊德主義”。目前,經過一百多年發展的精神分析早已成為一種常識,成為我們文化記憶的一部分,夢、性、潛意識、戀母情結等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話題。因此,2006年杰里‧阿德勒(Jerry.Adler)在美國《新聞周刊》上發表了《弗洛伊德就在我們的身邊》一文。正如他所說,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弗洛伊德是我們文化的重要推動力。我們可以說,弗洛伊德猶如幽靈一樣在我們周圍徘徊了一個多世紀。
一、百年歷程︰精神分析運動的發展邏輯
在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精神分析運動並非一帆風順,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後繼者不斷地對精神分析理論和實踐進行修正和變革。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運動大致遵循著內部發展與外部發展兩條路徑。內部發展路徑指的是,精神分析內部的不斷分裂與重組、演變與發展。其邏輯線索是︰弗洛伊德所倡導的驅力模式,經過榮格(Carl Gustav Lung,1875~1961),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9)等人的過渡之後,進一步演化為自我模式、客體關系模式和自體模式,分別對應著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客體關系學派和自體心理學等,它們從學科內部推動著精神分析運動向前發展。外部發展路徑指的是︰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從外部學科,如醫學、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哲學、語言學等積極汲取養分,一些精神分析學家把傳統精神分析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分別出現了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存在分析學、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學和後現代精神分析學等,它們推動了精神分析運動向外發展。
……
如果以1895年的《 癥研究》一書作為起點,精神分析運動已經跨過100多年的歷史長河,然而其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精神分析在創立之初不太被人們所接受。如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的被後人視為“20世紀人類大事記的開端”的《釋夢》一書,首印僅印了600本,卻花了8年時間才賣完。直到1909年,應霍爾(G.S.HalI,1844~1924)之邀,弗洛伊德等人到美國參加克拉克大學20周年校慶,與詹姆斯(W.Janles,1842~1911)、鐵欽納(E.B.Tjtchcmer,1867~1927)、卡特爾(J.M.Cattell,1860~1944)等名家會面,並做系列講演,才使精神分析逐漸被國際社會所公認。兩次世界大戰促進了精神分析的快速發展,因為戰爭造成人類的巨大心理創傷,迫切需要心理安慰和治療。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發展,精神分析受到嚴峻的挑戰。1990年美國《時代》周刊甚至刊發了《弗洛伊德已經死去》的封面報道。不過,神經科學發展的日新月異,又為精神分析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精神分析學家們力圖借助神經科學使精神分析科學化。1999年《神經一精神分析雜志》創刊,2000年國際神經一精神分析學會成立。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埃里克‧坎德爾(Eric R.Kandel)主張把現代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結合起來,打造精神病學的“新知識框架”。這也是弗洛伊德曾經的夢想。2004年馬克‧索姆斯(Mark Solms)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發表《弗洛伊德歸來》一文,闡述了現代神經科學為弗洛伊德理論找到的諸多證據。2006年美國《新聞周刊》做了《弗洛伊德並未死去》的封面報道,這是針對1990年《時代》周刊報道做出的積極回應。
由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種潛意識的心理學說,又是一種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它最初是從神經癥治療實踐中產生的,逐漸發展成為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流派,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二大勢力。後來精神分析逐漸超越了心理學的範圍,擴展到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涉及心理學、醫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教育、歷史、神話、宗教、法學、語言學、文學、藝術等廣泛領域,開創了一場人類思想文化運動,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弗洛伊德主義”。目前,經過一百多年發展的精神分析早已成為一種常識,成為我們文化記憶的一部分,夢、性、潛意識、戀母情結等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話題。因此,2006年杰里‧阿德勒(Jerry.Adler)在美國《新聞周刊》上發表了《弗洛伊德就在我們的身邊》一文。正如他所說,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弗洛伊德是我們文化的重要推動力。我們可以說,弗洛伊德猶如幽靈一樣在我們周圍徘徊了一個多世紀。
一、百年歷程︰精神分析運動的發展邏輯
在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精神分析運動並非一帆風順,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後繼者不斷地對精神分析理論和實踐進行修正和變革。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運動大致遵循著內部發展與外部發展兩條路徑。內部發展路徑指的是,精神分析內部的不斷分裂與重組、演變與發展。其邏輯線索是︰弗洛伊德所倡導的驅力模式,經過榮格(Carl Gustav Lung,1875~1961),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9)等人的過渡之後,進一步演化為自我模式、客體關系模式和自體模式,分別對應著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客體關系學派和自體心理學等,它們從學科內部推動著精神分析運動向前發展。外部發展路徑指的是︰弗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從外部學科,如醫學、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哲學、語言學等積極汲取養分,一些精神分析學家把傳統精神分析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分別出現了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存在分析學、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學和後現代精神分析學等,它們推動了精神分析運動向外發展。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