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的西漢王朝是怎樣建立的?其中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傳奇?為什麼稱西漢為“被腰斬的王朝”?在漢王朝興盛近二百年後,又是誰謀逆篡國,竟將劉氏江山攔腰截為“西漢”和“東漢”?這究竟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是什麼造成了西漢王朝的衰落?是美色禍國,還是外戚干政?《被腰斬的王朝——西漢歷史的九個斷面》為您解讀另類的西漢歷史,破解種種不為人知的歷史謎團!
劉江華,1973年7月出生,愛好文史。199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考古系,1998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攻讀研究生。2001年畢業後進入《北京青年報》文化部任記者。現為《北京青年報》副刊版組編輯。發表論文多篇,與人合作的《百年電影娛樂眼》2006年3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錄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西漢王朝(代序)
總述 王朝縮影 國號、名號與都城
一、國號的緣起
二、皇位的承襲
三、避諱與觸諱
四、年號的由來
五、皇帝的名號(年號、謚號、廟號、陵號)
六、西漢的都城
七、外戚的干政
八、西漢的官制
九、西漢的性、婚姻與家庭
十、漢晉時代的單名現象
十一、西漢的歷法
十二、西漢的度量衡
第一個斷面 權力交棒 皇位傳承與立儲
一、漢高祖︰“商山四皓”鼎力陳說,最終選定太子
二、漢文帝︰因為勢力小,最終得繼位
三、漢景帝︰雖得父親賞識,難贏母親歡心
四、漢武帝︰金屋藏嬌,飛來好運
五、漢昭帝︰霍光廢立兩皇帝
六、漢宣帝︰宣帝念舊情,元帝得登基
七、漢成帝︰後宮有女人,膝下無子嗣
八、漢哀帝︰祖母行賄,孫兒登基
九、王莽︰殺婿自立
第二個斷面 制衡藝術 宗室、朝臣和外戚之間的三角“練”
一、漢高祖︰非劉氏而為王,普天下共擊之
二、漢文帝︰殺母舅薄昭,抑老臣周勃
三、漢景帝︰千古奇冤誅晁錯
四、漢武帝︰主少國疑,外戚多事
五、漢昭帝︰年輕明理,君臣互信
六、漢宣帝︰為君不可忘本,重封開國功臣
七、漢元帝︰優柔寡斷,朋黨為禍
八、漢成帝︰權落外戚,後患無窮
九、漢哀帝︰王朝風雨飄搖,最終敗于外戚
十、王莽︰陰謀篡位,公關策略得逞
第三個斷面 意識形態 治國理念,獨尊儒術
一、從漢高祖到漢景帝︰無為而治,休養生息
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三、漢武帝之後的儒生命運
四、王莽新儒學︰托古改制,難收實效
第四個斷面 後宮情色 名亡于王莽,實亡于色
一、漢高祖︰究竟有幾個妻子
二、漢惠帝︰皇後死時還是處女身
三、漢文帝︰恩準寵臣發行鄧氏錢
四、漢武帝︰擴充後宮,美女如雲
五、漢宣帝︰宮闈驚變,皇後中毒
六、漢元帝︰美女王昭君,畫中失顏色
七、漢成帝︰三宮攪亂朝政
八、漢哀帝︰為免男寵驚好夢,天子割袍見情意
第五個斷面 官員選拔 前親賢臣,後近小人
一、漢高祖︰問才重于問德
二、漢文帝︰賈誼受屈,非無聖主
三、漢武帝︰任用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功
四、漢宣帝︰重視太守一職
五、漢成帝與漢哀帝︰不拘成法,改革官制
第六個斷面 王朝四至 與匈奴的恩怨情仇
一、漢高祖︰白登受困,幸得脫險
二、漢惠帝、漢文帝︰和親匈奴,收效甚微
三、漢武帝︰三場大戰解除匈奴威脅
四、漢宣帝︰匈奴單于歸漢
五、漢元帝︰邊將矯詔,痛殲敵酋
第七個斷面 道德法則 提倡以孝治國
一、漢景帝︰為孝順母親,想傳位皇弟
二、漢武帝︰沒有袒護舅舅,母親竟敢責備
三、漢成帝︰外戚避暑,竟然借住宮殿
四、漢哀帝︰孝順太後,帶來尊位難題
第八個斷面 皇帝之死 “陵”落黃泥碾作塵
一、漢高祖︰死後四天,密不發喪
二、漢惠帝︰惠帝駕崩發喪,呂後哭靈無淚
三、漢文帝︰順天地之理,依山丘為陵
四、漢景帝︰臨終誅殺功臣,殉葬陶俑無臂
五、漢武帝︰死前殺盡奸佞,陵墓墳丘壯觀
六、漢成帝︰死于昭儀床第之間,陵墓成為“爛尾工
七、王莽︰無道亂臣賊子,死無葬身之地
第九個斷面 王朝滅亡 外戚干政,釀成惡果
一、兩次劫財︰漢武帝的“告緡”與漢成帝的外戚
二、兩個皇帝︰漢元帝與漢成帝
三、兩對矛盾︰內與外,忠與孝
四、兩個女人︰趙飛燕與趙合德
五、兩位太後︰呂太後與王太後
後記
總述 王朝縮影 國號、名號與都城
一、國號的緣起
二、皇位的承襲
三、避諱與觸諱
四、年號的由來
五、皇帝的名號(年號、謚號、廟號、陵號)
六、西漢的都城
七、外戚的干政
八、西漢的官制
九、西漢的性、婚姻與家庭
十、漢晉時代的單名現象
十一、西漢的歷法
十二、西漢的度量衡
第一個斷面 權力交棒 皇位傳承與立儲
一、漢高祖︰“商山四皓”鼎力陳說,最終選定太子
二、漢文帝︰因為勢力小,最終得繼位
三、漢景帝︰雖得父親賞識,難贏母親歡心
四、漢武帝︰金屋藏嬌,飛來好運
五、漢昭帝︰霍光廢立兩皇帝
六、漢宣帝︰宣帝念舊情,元帝得登基
七、漢成帝︰後宮有女人,膝下無子嗣
八、漢哀帝︰祖母行賄,孫兒登基
九、王莽︰殺婿自立
第二個斷面 制衡藝術 宗室、朝臣和外戚之間的三角“練”
一、漢高祖︰非劉氏而為王,普天下共擊之
二、漢文帝︰殺母舅薄昭,抑老臣周勃
三、漢景帝︰千古奇冤誅晁錯
四、漢武帝︰主少國疑,外戚多事
五、漢昭帝︰年輕明理,君臣互信
六、漢宣帝︰為君不可忘本,重封開國功臣
七、漢元帝︰優柔寡斷,朋黨為禍
八、漢成帝︰權落外戚,後患無窮
九、漢哀帝︰王朝風雨飄搖,最終敗于外戚
十、王莽︰陰謀篡位,公關策略得逞
第三個斷面 意識形態 治國理念,獨尊儒術
一、從漢高祖到漢景帝︰無為而治,休養生息
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三、漢武帝之後的儒生命運
四、王莽新儒學︰托古改制,難收實效
第四個斷面 後宮情色 名亡于王莽,實亡于色
一、漢高祖︰究竟有幾個妻子
二、漢惠帝︰皇後死時還是處女身
三、漢文帝︰恩準寵臣發行鄧氏錢
四、漢武帝︰擴充後宮,美女如雲
五、漢宣帝︰宮闈驚變,皇後中毒
六、漢元帝︰美女王昭君,畫中失顏色
七、漢成帝︰三宮攪亂朝政
八、漢哀帝︰為免男寵驚好夢,天子割袍見情意
第五個斷面 官員選拔 前親賢臣,後近小人
一、漢高祖︰問才重于問德
二、漢文帝︰賈誼受屈,非無聖主
三、漢武帝︰任用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功
四、漢宣帝︰重視太守一職
五、漢成帝與漢哀帝︰不拘成法,改革官制
第六個斷面 王朝四至 與匈奴的恩怨情仇
一、漢高祖︰白登受困,幸得脫險
二、漢惠帝、漢文帝︰和親匈奴,收效甚微
三、漢武帝︰三場大戰解除匈奴威脅
四、漢宣帝︰匈奴單于歸漢
五、漢元帝︰邊將矯詔,痛殲敵酋
第七個斷面 道德法則 提倡以孝治國
一、漢景帝︰為孝順母親,想傳位皇弟
二、漢武帝︰沒有袒護舅舅,母親竟敢責備
三、漢成帝︰外戚避暑,竟然借住宮殿
四、漢哀帝︰孝順太後,帶來尊位難題
第八個斷面 皇帝之死 “陵”落黃泥碾作塵
一、漢高祖︰死後四天,密不發喪
二、漢惠帝︰惠帝駕崩發喪,呂後哭靈無淚
三、漢文帝︰順天地之理,依山丘為陵
四、漢景帝︰臨終誅殺功臣,殉葬陶俑無臂
五、漢武帝︰死前殺盡奸佞,陵墓墳丘壯觀
六、漢成帝︰死于昭儀床第之間,陵墓成為“爛尾工
七、王莽︰無道亂臣賊子,死無葬身之地
第九個斷面 王朝滅亡 外戚干政,釀成惡果
一、兩次劫財︰漢武帝的“告緡”與漢成帝的外戚
二、兩個皇帝︰漢元帝與漢成帝
三、兩對矛盾︰內與外,忠與孝
四、兩個女人︰趙飛燕與趙合德
五、兩位太後︰呂太後與王太後
後記
序
讀者諸君可能要問,我們為什麼要關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王朝?國灰它至今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1.漢族名稱的起源和漢朝有關
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佔大多數,而漢族名稱的由來,就和漢朝密切相關。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國家得以重新統一,他的後繼者們進一步鞏固了漢王朝。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而接下來是更為興隆的“漢武盛世”。中國以強大先進的面貌屹立在世界東方,威名遠播,燦爛的中華文明影響及于海外,當時世界上只有羅馬帝國能與之媲美。所以,外民族尊稱中國人為“漢人”,中原民族也被稱為“漢族”。
2.太初歷︰漢朝最早確立了以正月這一年之首的歷法
秦朝和漢朝初年都以十月為歲首。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實行太初歷,改以正月為歲首。太初的含義是宇宙的開端,漢武帝以此命名歷法,象征太初年間“改元更化”。從此,以正月為歲著的做法為後世所遵行。
3.五岳的名字在漢朝時得以確立
五岳為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它們以中原為中心,分別屬于東、南、西、北、中的五座大山。自古至今,五岳的名望甚高,因其山勢具雄、奇、險、秀等特點,有“五岳歸來不看山”之說。
五岳的得名,據說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代,堯命羲和氏四子分管四岳。那時,“四岳”是主管方岳的官吏職稱。天子巡狩時,各主管方岳的官吏在駐地選擇一座高山,放火發出信號,以召集諸侯。于是,最早的幾座發信號的山便成了岳官的首府。堯時,岳官的職稱開始與這些名山的山名統一起來。至于作為一種制度,則始于漢武帝之時,到了漢宣帝,才確定五岳為︰東岳——山東泰山,西岳——陝西華山,中岳——河南嵩山,南岳——安徽天柱山,——北岳——河北大茂山。以後,隋代改南岳為湖南衡山,明代改北岳為山西恆山,最後始成今日之五岳。
4.漢唐雄風的源頭
清代開媽閉關鎖國,國人的眼界、思想變窄,國民也變得懦弱。但在西漢,民內是剽悍的,時人多以“男兒立志出邊關”為志向︰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國共擊匈奴,跨漫漫征途,穿關山,越險隘,雖被匈奴拘禁士年,但使命未敢遺忘;漢元帝時陳湯假傳皇帝命令,帶兵行軍千里殺死匈奴皇帝郅支單于。西漢流風所及,東漢班超率36人就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深入險境殺死匈奴在鄯善的使者,威震西域。我們今天所推崇的漢唐雄,由此發源。
……
1.漢族名稱的起源和漢朝有關
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佔大多數,而漢族名稱的由來,就和漢朝密切相關。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國家得以重新統一,他的後繼者們進一步鞏固了漢王朝。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而接下來是更為興隆的“漢武盛世”。中國以強大先進的面貌屹立在世界東方,威名遠播,燦爛的中華文明影響及于海外,當時世界上只有羅馬帝國能與之媲美。所以,外民族尊稱中國人為“漢人”,中原民族也被稱為“漢族”。
2.太初歷︰漢朝最早確立了以正月這一年之首的歷法
秦朝和漢朝初年都以十月為歲首。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實行太初歷,改以正月為歲首。太初的含義是宇宙的開端,漢武帝以此命名歷法,象征太初年間“改元更化”。從此,以正月為歲著的做法為後世所遵行。
3.五岳的名字在漢朝時得以確立
五岳為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它們以中原為中心,分別屬于東、南、西、北、中的五座大山。自古至今,五岳的名望甚高,因其山勢具雄、奇、險、秀等特點,有“五岳歸來不看山”之說。
五岳的得名,據說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代,堯命羲和氏四子分管四岳。那時,“四岳”是主管方岳的官吏職稱。天子巡狩時,各主管方岳的官吏在駐地選擇一座高山,放火發出信號,以召集諸侯。于是,最早的幾座發信號的山便成了岳官的首府。堯時,岳官的職稱開始與這些名山的山名統一起來。至于作為一種制度,則始于漢武帝之時,到了漢宣帝,才確定五岳為︰東岳——山東泰山,西岳——陝西華山,中岳——河南嵩山,南岳——安徽天柱山,——北岳——河北大茂山。以後,隋代改南岳為湖南衡山,明代改北岳為山西恆山,最後始成今日之五岳。
4.漢唐雄風的源頭
清代開媽閉關鎖國,國人的眼界、思想變窄,國民也變得懦弱。但在西漢,民內是剽悍的,時人多以“男兒立志出邊關”為志向︰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國共擊匈奴,跨漫漫征途,穿關山,越險隘,雖被匈奴拘禁士年,但使命未敢遺忘;漢元帝時陳湯假傳皇帝命令,帶兵行軍千里殺死匈奴皇帝郅支單于。西漢流風所及,東漢班超率36人就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深入險境殺死匈奴在鄯善的使者,威震西域。我們今天所推崇的漢唐雄,由此發源。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