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那些人

民國那些人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徐百柯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11487X
  • ISBN13:9787802114876
  • 裝訂:270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以獨立的判斷和詩一般低徊的筆觸,喚醒一段正在消逝的歷史,讓已經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曾經有那樣一個時代,曾經有那樣一批人物。他們那相樣地想著,那樣地活著。他們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但他們守護、在意、體現的精神、傳統、風骨,已與我們相去甚遠。讀著他們,我們感覺到恍若隔世;撫摸歷史,我們常常浩漢不已。民國時期的那批學人,有著與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內里全不失風骨、風趣或風雅,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著。總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本書為中國《中國青年報· 冰點周刊》最佳專欄--「鉤沉」結集,其專欄主筆徐百柯從故紙堆里或人們的記憶中,鉤起79個人物。這些人物有些是我們些許熟識的,還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寫,恐怕將會被時間或時代徹底湮沒與忘記。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故去的名校校長,鐵肩辣手的報人,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國的外交家。你可以看到那些熟識的名字:梅汝、陳望道,你也可以憶起那些或許淡忘的名字:蔣南翔、蔣百里。圍繞著他們的一幕幕鮮為人知的傳奇軼事,通過本書在歷史零散與完整的記憶中生動再現。他們曾經的理想,他們的面容和言行,他們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復活。

那批學人生活在一個很不一樣的時代:新舊交替、中西碰撞,風雲際會,因而形成一種與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謂千人千面,但內在里全不失風骨、風趣或風雅,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著。他們是學富五車的知識精英,但為人處世卻有時候像天真無邪的孩童,他們對待學術擁有無可遏制的熱忱,對於世事,常有驚世駭俗的作為,對待強權暴力,卻是傲骨錚錚,強項不屈,這樣的人,可愛可敬可嘆可歌。群體愚昧的時代,維持風骨不易。
 

目錄

1 在輝煌的余光下
李濟:中國考古學之父
李賦寧:說不盡的英語
馮友蘭:兩束雄文,一抹背影
趙元任:多「好玩兒」的語言
梅汝:孤寂大法官
顧維鈞:民國第一外交家
葉企孫:大師的大師
吳大猷:孔子式的物理學家
丁文江:出山要比在山清
何廉:經濟學一葉
譚其驤:繞不過的「悠悠長水」
陶孟和:把「社會」變成「學」
蔣廷黻:蔣廷黻的那股「勁兒」
盧作孚:一個傳奇大亨
2 守護氣節的身影
鄧廣銘:逝去的學風
雷海宗:歷史的碎片
潘光旦:教育的懺悔
吳組緗:尊重自己的尺度
徐中舒:從不說假話
傅鷹:被毛澤東「欽點」的教授
容庚:寧跳珠江,不批孔子
蔣天樞:師道的重量
楊廷寶:建築為了什麽
趙紫宸:工楷寫耶穌
蔡公時:民國第一位抗日烈士
蔣百里:亦武亦儒真豪傑
3 一校之長,今安在
周詒春:被遺忘的清華老校長
梅貽琦:中西合璧真君子
蔣南翔:兩種傳統之間
蔣夢麟:北大「功狗」
馬寅初:硬朗的「兄弟我」
傅斯年:剛正不阿真書生
張伯苓:巍巍乎南開大校長
陳垣:保住民族的文化
唐文治:如何「讀經」
陳序經:能請來大師的校長
許崇清:獨立之思想
馬相伯:一老南天身是史
李登輝:被遺忘的復旦校長
陳望道:不止譯宣言
4 前輩已逝,不可追
5 真名士自風流
6 背影漸遠,猶低徊
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張偉)
 

2004年6月《冰點周刊》創辦時,我主持《冰點·人物》版,「鉤沉」便是其中的一個專欄。事實上,這個專欄是為百柯量身定做的。說起來也沒有太多的道理,《冰點周刊》初創時,可謂兵強馬壯,僅記者就有10人,而百柯只是其中的一個新人:到報社工作尚不滿一年,還未寫出讓大家印象深刻的作品。但有關百柯沒有繼續留在北大讀博如何可惜等等傳言,我還是有所耳聞的。這讓我篤定他是這個專欄的不二人選。

此前和百柯的過從談不上甚密。他碩士畢業來報社應聘,恰巧那次我是面試人員之一。問:過去讀不讀《中國青年報》?百柯厚道一笑,但毫不忸怩,回答:沒怎麼讀過,原因是身邊找不到這份報紙。知道這以前百柯還參加過報社攝影部的一次考試,據說筆試第一。可當攝影部主任問他:過去拍過新聞照片嗎?回答竟是:沒有。又問:為什麼想到攝影部工作?回答:聽說《中國青年報》攝影部在攝影圈里最牛。

這樣的回答別人不知如何看待,反正在我這里是加分的。百柯后來留在采訪中心當記者,我們成了同事。盡管沒有業務上的直接合作,但他寫的東西我還是要讀的。很快他這一批來的記者被派往地方記者站鍛煉,百柯到了下面寫的東西不多,人像消失了一樣。直到《冰點周刊》創刊,在報社招兵買馬時,我才又想到了他。

「鉤沉」這個專欄,定位是故去的學人。有的故去久一些,有的故去不久一些,但大抵都是民國過來的那批學人。那批學人生活在一個很不一樣的時代:新舊交替、中西碰撞、風雲際會,因而形成一種與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謂千人千面,但內里全不失風骨、風趣或風雅,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着。總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這樣的調子確定下來,編輯的工作也就差不多完成了大半,接下來的工作.從選人、選材、立意,到鑽故紙堆、尋訪相關采訪對象,全由百柯來做。我是大撒手。每周到了拼版前一天或兩天,打開稿庫,「鉤沉」一准候在那里。最初幾篇,我還需要在文字上「推敲」一番,及至后來,百柯甚至連文q-「推敲」的空間也不給我留。他是一個做事情有標准的人。

從《冰點周刊》創刊之日起,百柯每周為「鉤沉」提供一篇1600字左右的文學,不間隙寫了將近兩年時間,從故紙堆里或人們的記憶中,鉤起70多個人物。這些人物有些是我們些許熟識的,而他突出的往往是其鮮為人知的那面。還有一些人物,百柯如果不寫,恐怕將會被時間或時代徹底湮沒與忘記。這些神態各異、個性多樣、觀點不一、命運多舛的學人,匯集起來便成了眼前這本《民國那些人》。作為這些文字的原始編輯,今天重讀這本書稿,一時間竟變得恍惚起來:這是經我之手編輯的那些「鉤沉」的文字嗎?盡管當初設置這個專欄時就有了將來出書的打算,但每周讀一篇和一口氣讀完的感受還是很不一樣的。這大約就是所謂「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道理吧。

百柯通過「鉤沉」,已經聚起一批小眾讀者。這個至今尚不足而立之年的年輕人,經常被擁躉們誤以為早已過了不惑之年。而他也確實從當初開「鉤沉」專欄時的那個新手,歷練成今日《冰點周刊》的核心人物之一。

我相信,百柯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中央編譯出版社又讓這種意義變得重要了起來。

杜涌濤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主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