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解詩學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現代解詩學的理論與實踐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孫玉石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31127
  • ISBN13:9787301131121
  • 裝訂:205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自現代漢語詩歌尤其是現代派新詩產生以來,就一直面臨「難懂」的質疑。本書針對這一問題,在朱自清、聞一多等人「解詩」努力的基礎上,從新詩的內部建構和外部環境出發,試圖建立起解讀現代漢語詩歌尤其是現代派新的路徑。

作者簡介:

孫玉石,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現實的與哲學的——魯迅〈野草〉重釋》、中國現代詩歌及其他》、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中國現代詩歌藝術》、《中國初期象征派詩歌研究》、《〈野草〉研究》等。
 

目錄

代序:完成自我與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
——關於當代詩歌傳達與接受關系的沉思
第一章 朱自清與中國現代解詩學
一 中國現代解詩學的誕生
二 朱自清對現代解詩學的倡導
三 現代解詩學的理論內涵
四 現代解詩學的公共原則
第二章 現代詩人的玄想思維與文化結構
一 解詩的必要與解詩學的確立
二 讀詩解詩與「詩的思維術」
三 閱讀接受與思維差異的誤讀
四 閱讀接受與文化差異的誤讀
第三章 對話:互動形態的闡釋與解詩
一 雙向經驗交匯與批評主體意識的強化
二 對話的介入與走向深化的解詩
三 解詩者的尷尬與解詩的美麗
四 經驗差異的對接與詩作傳達的窗口
第四章 朱自清現代解詩學思想的理論資源
一 解詩學思想的西方理論接受
二 古典詩歌文本的解詩實踐
三 反思春秋漢儒的賦詩與說詩
四 「詩無達詁」與「多義當以合為准」
第五章 聞一多的現代解詩學思想
一 進入文本:神秘·幻象·文字
二 現代眼光:解讀原初世界
三 多重接受:隱喻、象征、多義
第六章 聞一多對於新詩神秘美的構建
一 神秘美詩學觀念的自覺
二 詩歌創作中的神秘美的探求
三 最高的情感與《奇跡》解讀
四 神秘美與新詩觀念的現代性
第七章 朱光潛關於解詩觀念與欣賞思想的闡釋
一 詩不能解與經驗的重合
二 追蹤背景與詩的再創造
三 距離·想象·聯想空間
第八章 40年代:現代性視角的闡釋與解讀
一 廢名:以新詩文本解說進入大學課堂
二 袁可嘉:新綜合傳統探索中的解詩
三 唐湜:意象背後的文本關注與闡釋
後記
 

當我想著進入這個題目文章寫作的時候,偶然看到了電視里轉播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深圳演出的部分節目。它們震撼人心的精彩給了我超越於創造藝術美之上的意義與啟示。這些孩子們的演出,用美麗的藝術的形式,將人自身潛在的頑強的精神力量與心靈的高尚和美詮釋到了最高的境界。它本身就是我們這個世紀的人創造的一首最完美的詩,一首令人震撼的生命與精神的贊歌。由此我聯想到,比起他們在生理上與肢體上的自我殘缺中創造出的完美來,在當前,我們的詩歌創作,卻似乎在自我完美的追求中,總給人們一種令人遺憾的殘缺感。

20年來,我們的詩歌,在與傳統思想和藝術束縛的抗爭與探索中,走完了從沒有主體沒有個人到書寫個人與主體的美學追求確立的過程。從舒婷、北島、顧城的「朦朧詩」的艱難崛起,到「後朦朧詩」浩浩大軍的眾聲喧嘩,再到「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或「超現實主義」,以及「知識分子寫作」與「平民寫作」的第三代、第四代詩人的創造與紛爭,新詩經歷並戰勝了巨大的歷史挑戰,迎來了夢寐以求的歷史圖景:一個以政治呼喊代替藝術美的探求,以集體意志的聲音代替個人心靈悸動的歌唱的時代終於永遠結束了。代之而起的個體性寫作,或純「私人化」的寫作,成為許多青年詩人詩歌創作新的生存狀態與美學原則。無論是知識分子書寫,平民口語的書寫,還是其他無論什麽姿態的邊緣性的書寫,這種個性化與主體性統一的追求,幾乎成為他們創作中的一種共同的夢想。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詩歌發展,雖然有許多混亂,但仍在突進中獲得了可以自慰的成績。誠然如有的詩歌評論家說的那樣:「『個人化』意味著自我的解放!」「從服從於、服務於某種統一的創作原則,到個體主體性的普遍確立,近十年來新詩的發展極其鮮明地體現出這一歷史進程。『回到人本身』、『回到詩本身』早已成為公認的創作原則,它同時提供了一種新的藝術道德規范。」(唐曉渡《不斷重臨的起點》(問題在於,幾乎所有的詩人和喜歡詩歌的讀者,都不能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私人化」書寫給詩歌創作帶來了異彩紛呈局面的同時,也帶來了與廣大個人的精神需求,與整個民族精神建設需求之間越來越大的疏離。

我們不能不這樣追問自己:在充分地獲得了詩歌創作的主體與個性之後,詩人的藝術創造,是不是也應該好好思考一下這樣一個問題:除了確立自我主體與個性以外,詩歌自身究竟還缺少一些什麽東西?

我總是這樣覺得:憂患於個人生命與藝術的創造者也應該憂患於民族精神的鑄造。當然不能期望詩歌像其他藝術品種那樣走進人們的精神生活。比起上個世紀80年代那種詩與時代的「蜜月」期來,我們的詩歌確然越來越處於邊緣化的地位了。這也是伴隨市場經濟與消費文化的發展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我們為此而采取平常心的姿態的時候,也總是伴隨著一些真誠的藝術創造者的深層憂慮。當我們為詩歌的這種邊緣化憂心忡忡的時候,更使我們憂心忡忡的應該是民族精神所受的物質生活的病態擠壓。當前,最嚴重的問題,是物質的進步與民族精神的提升之間的極大不平衡。膨脹的物質及其文化擠壓著人們的心靈。90年代以來,人們的「精神生活是越來越粗鄙了,除了金錢和時尚,別的都沒有興趣,不讀詩歌,不習慣沉思,稍微抽象一點的東西就看不明白,甚至迎面遇上了美妙的事物,他都毫無感覺——這樣的精神和生活狀態,在今天的社會中非常普遍」(王曉明:《90年代與新意識形態》(。這種非正常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是隨處可見的。20年來我們的經濟迅速發展了,物資極大地豐富了,我們人的精神生活怎樣呢?民族的整體素質怎樣呢?

20年前,從國外任教歸來,有人問我:「我們和人家比較一下,究竟還差多遠?」當時我信口說:「物質上,要趕上人家,大約需要二三十年,或更長一點的時間。而民族素質,沒有50年,甚至100年,不花大功夫的努力,要完全趕上人家,是沒有希望的。」20年的光陰過去了,時間證明了我的這種感覺並不是自暴自棄的胡說。今天,可以這樣說,就某些地方來講,在物質的發達上,在先進科技的運用上,別人有的,我們有了;別人沒有的,我們也可以擁有了。但是,社會的文明呢?人的精神呢?民族的整體素質呢?有的提升了,有的改變了,有的幾乎是原地未動,有的卻越來越倒退了。近20年前的1985年,我國發現了第一例艾滋病人,到2002年,我們的艾滋病患者,已經增加到了200萬。如果搞不好,預計2010年要達到1000萬!至今,我們還有成千萬計的適齡兒童因為窮困而不能上學,其中失學女童就占80%的大半邊天。一個鄉下來北京謀生的外地青年農民,夜里偷竊高速路、立交橋上的路牌,把它當廢鐵去賣了,國家損失的是二十幾個億。警察問他:「你一共賣了多少錢?」他木然地答道:「2000塊錢。」這些,僅僅是我偶然從媒體上看到的個別的極端事例。這樣的事情,還可以舉出很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愚昧,無知,貧窮,落后,甚至是沒有一點文化知識和教養,沒有一點法律意識的最原始人的精神與生活狀態。而且,即使有了先進的物質與科技,人的頭腦里的意識又怎樣呢?還可能是一片「沙漠」。有一件也是媒體上報道的小事,讓我深思。北京一家麥當勞店,貼出供應最簡單的免費早餐的招攬生意的廣告,第二天一大早,就有許多人去排隊領取。有的老太太,領完了一份,再到隊尾,重新排第二次;有的人,一邊排隊,一邊給家里人打手機,告訴他們:「快來!快來!」和他一樣排隊領取這份「可憐的」免費早餐。對於至今還生活在水平線下的窮苦的老百姓來說,幾塊錢甚至幾毛錢的節省,也是很在意的。我無意嘲笑他們的占不便宜、貪婪和自私,而是覺得這幅圖景中隱含着一個很有諷刺意味的生存現狀:一面,是使用着最現代化的手機,一面,傳達的卻是人的精神深處存在的令人酸苦的信息。在這幅圖景中,我看到了某種象征:人的精神素質落后與物質發展先進的極度傾斜。在講解中國現代新詩的課堂上,我把這個「故事」說給學生聽,並且告訴他們說:在今天的中國,在全球化的時代里,提升民族精神是多麼重要。無論將來經濟發達到了什麼樣子,一個民族,決不能成為物質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我們研究歌,研究人類精神美創造結晶的奧秘,應該在這一方面,盡到一點微薄的責任。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