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慶東的《空山瘋語》中,他引導讀者穿越中國文化的沙漠和密林,會帶領讀者走進古代妓院 「尋花問柳」,會陪伴讀者暢游在金庸的小說世界┅┅你想感受博雅塔下的書卷氣嗎?你想了解青樓里的奇聞艷遇嗎?你想在武俠故事中笑傲江湖嗎?孔慶東和他的這本書,可以滿足你!
假如《47樓207》更多的體現了老孔的「荒唐言」,《空山瘋語》則更多地袒露出他的「辛酸淚」。《空山瘋語》更有分量也更耐讀,除了妙語連珠的短文以外,還有不少一氣呵成、氣貫長虹的產片隨筆。
本書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孔先生淵博豐厚的學識和輕松活潑的語言天賦。他對北大書人書事的記述、對當下文化狀況的一些感受,雋永深刻,莞爾之余引人深思。其中,《百年回眸話女裝》和其對金庸小說的研究點評,能讓人兩眼不由為之一亮;而書中研究青樓文化的系列文章上掛下連、直指現實,更是讓人愛不釋手。
孔慶東 男,1964年9月22日生。筆名孔醉、醉嬰、周三、叢劍、孤島獨一郎等。祖籍魯國沂蒙山區。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獲博士。現在北大中文系教授20世紀中國文學。著有《超越雅俗》、《誰主沉浮》、《47樓207》等專著。近年在多家電視台和多所大專院校講授金庸小說,廣受歡迎。江湖人稱「北大醉俠」。
目錄
序「荒唐言」背後的「辛酸淚」(余傑)
第一輯 空山瘋語
空山瘋語起蒼黃,背著書包上學堂。
我不幽默
語不坑人死不休
賈政讀《紅樓夢》
聖誕與荒誕
「共和國」質疑
人文學者的道義
獨立性:堅持與懷疑
痛心的偏激
毛選的人格魅力
要客觀看待語言代溝
如此對話
夕陽照高樓
醉嬰
孔慶東歪詩選
第二輯 陰山煮酒
陰山訪鬼閑無事,剖心煮酒論英雄。
北大四博士
十八天大樓的棋
史成芳與保爾
我看錢理群
嚴家炎:豪華落盡見真淳
陳寅恪對文學史研究的意義
送余傑序
第三輯 書山剪徑
書山有路勤剪徑,學海無牙便喝粥。
蒼涼的碑林
略說《萬象》的廣告
遲到的光復
百年一老舍
扁平人物的高峰~讀《(莫里哀喜劇》
悍婦猛於虎——Ⅸ江城》與《馬介甫》的藝術表現
比而後鑒——金批水滸一窺
第四輯 火山取栗
最愛被人當槍使,一片丹心向陽開。
百年回眸看女裝
偉大的二重性格——魯迅精神一解
現代派詩歌的東方色彩
端木蕻良與東北文化
俳句意境與中國古典詩歌
宋詞中的蒙太奇
第五輯 金山觀潮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金庸萬古流。
金庸小說萬古傳
金庸小說情海拾貝
新派武俠五十年
英雄難得是知音
語到極致是平常
沁園春二首:讀金庸
第六輯 雪山窺狐
曾卧西嶺千秋雪,不惑東山九尾狐。
誰家子弟誰家院——何謂青樓
夢里真真語真幻——詩化青樓
向來痴,從此醉——青樓風光
雖萬千人吾往矣——青樓魅力
酒罷問君三語——青樓規矩
枯井底,污泥處——青樓黑幕
燭畔鬢雲有舊盟——青樓之愛
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青樓與家
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青樓與士
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名妓風采
卻試問,幾時把痴心斷——妓女詩文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妓女歸宿
教單於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青樓俠氣
昔時恩,今日意——青樓悲劇
奈天昏地暗,斗轉星移——青樓流變
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十——青樓末日
悄立雁門,絕壁無余字——青樓追憶
為誰開,茶花滿路——青樓功罪
第一輯 空山瘋語
空山瘋語起蒼黃,背著書包上學堂。
我不幽默
語不坑人死不休
賈政讀《紅樓夢》
聖誕與荒誕
「共和國」質疑
人文學者的道義
獨立性:堅持與懷疑
痛心的偏激
毛選的人格魅力
要客觀看待語言代溝
如此對話
夕陽照高樓
醉嬰
孔慶東歪詩選
第二輯 陰山煮酒
陰山訪鬼閑無事,剖心煮酒論英雄。
北大四博士
十八天大樓的棋
史成芳與保爾
我看錢理群
嚴家炎:豪華落盡見真淳
陳寅恪對文學史研究的意義
送余傑序
第三輯 書山剪徑
書山有路勤剪徑,學海無牙便喝粥。
蒼涼的碑林
略說《萬象》的廣告
遲到的光復
百年一老舍
扁平人物的高峰~讀《(莫里哀喜劇》
悍婦猛於虎——Ⅸ江城》與《馬介甫》的藝術表現
比而後鑒——金批水滸一窺
第四輯 火山取栗
最愛被人當槍使,一片丹心向陽開。
百年回眸看女裝
偉大的二重性格——魯迅精神一解
現代派詩歌的東方色彩
端木蕻良與東北文化
俳句意境與中國古典詩歌
宋詞中的蒙太奇
第五輯 金山觀潮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金庸萬古流。
金庸小說萬古傳
金庸小說情海拾貝
新派武俠五十年
英雄難得是知音
語到極致是平常
沁園春二首:讀金庸
第六輯 雪山窺狐
曾卧西嶺千秋雪,不惑東山九尾狐。
誰家子弟誰家院——何謂青樓
夢里真真語真幻——詩化青樓
向來痴,從此醉——青樓風光
雖萬千人吾往矣——青樓魅力
酒罷問君三語——青樓規矩
枯井底,污泥處——青樓黑幕
燭畔鬢雲有舊盟——青樓之愛
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青樓與家
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青樓與士
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名妓風采
卻試問,幾時把痴心斷——妓女詩文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妓女歸宿
教單於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青樓俠氣
昔時恩,今日意——青樓悲劇
奈天昏地暗,斗轉星移——青樓流變
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十——青樓末日
悄立雁門,絕壁無余字——青樓追憶
為誰開,茶花滿路——青樓功罪
序
本來,老孔屬於我的老師輩,我確實是老老實實地在課堂上聽過他講授《中國現代通俗小說》。老師的書,怎麽能夠讓學生來寫序呢?可是,老孔說,讓你寫,你就寫吧,何必有那麽多顧慮呢?好在我也是一個不太講究「師道尊嚴」的調皮學生,便堂而皇之地拿起了筆。
第一次見到老孔,是我剛剛念大二的時候,那時我還是一個晚上四處奔波找講座聽的愣頭青。有一天晚上學生會舉辦一個規模龐大的「博士論壇」,參加論壇的全是各個學科卓有成就的老、中、青三代博士。正聽得迷迷糊糊,忽然講台上站起一個大漢,短短的平頭,一身藍色牛仔服.聲如洪鍾地講起金庸武俠小說來。這是哪路英雄?我連忙向旁邊的同學打聽,同學告訴我,他是中文系的博士,名叫孔慶東。與台上個個文質彬彬、衣冠楚楚的學者們相比,這位孔博士像一個工廠里地地道道的「工人階級兄弟」,不知天高地厚地闖進了「組織部」。他講金庸講得頭頭是道、滔滔不絕,贏得了那天晚上最多的掌聲。而給我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的是他回答學生提問時所說的幾句話。有學生問,目前北大學風不正,學生厭學,精神的北大已經日益被物質的北大所侵蝕,對此孔博士有何看法?一般入對這樣尖銳的問題往往是「顧左右而言他」,一個在讀博士,當然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利益,怎麽敢在公開場合批評校方呢?然而,孔博士口無遮攔,歷數他所觀察到的北大近年來的丑惡現象,例如舞廳散場後若干女生隨大款的名車絕塵而去等等,然後他斬釘截鐵地說:「北大,你不該如此墮落!」話音未了,掌聲雷動。在90年代初的北大,我聽了無數場精彩或者不精彩、相當著名的人物或者不怎麽著名的人物的講座,卻是第一次聽到這樣隨心所欲的發言,第一次遇到這樣真正達到了「我口說我心」的北大人。於是,我記下了他的名字。
我念到大三的時候,孔慶東畢業留校了,系里的傳達室里增添了一個寫著「孔慶東」三個字的信箱。那時,我自己所寫的作品還無法公開發表,我把它們打印好並裝訂成小冊子送給朋友和老師看。我很自信,我所寫的一定是好東西,因此常常把小冊子塞進中文系老師們的信箱中。當我看到有了一個「孔慶東」的信箱時,就毫不猶豫地塞了一本剛編印的文集《明天》進去。不久,他就托同學捎口信給我,約我見面,一見面,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我們立刻成了好朋友——盡管我還是叫他「孔老師」,但我更多的是把他當做朋友看待。到了我大四的時候,編印了本科時代最後的一本文集《思入》。完稿後,我請孔慶東寫篇序,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這篇序便是收在本書中的《送余傑序》。再後來,我上了研究生,出版了《火與冰》等集子,而老孔的《47樓207》也橫空出世。世上的事情就有那麽巧:我也恰恰住在老孔住過的47號樓。
老孔的《47樓207》出版後,許多讀者把他看成是「幽默大師」。這個桂冠讓老孔很是尷尬。在現實生活中,老孔不是一個幽默的人,相反,他很嚴肅。他的文章,骨子里的東西也並不是幽默。一般人讀他的「荒唐言」,覺得有趣、好笑,卻很少有入能夠讀出他「荒唐言」背後的「辛酸淚」,感受到他內心的悲愴和憂傷。我想,假如說《47樓207》更多地體現了老孔「荒唐言」的一面,那麽,《空山瘋語》則更多地袒露出他的「辛酸淚」。當年曹翁寫《紅樓夢》,感嘆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今日的老孔,何嘗沒有這樣的心緒。所以,《空山瘋語》的第一篇,題目就叫《我不幽默》。老孔說,他真心想學習的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好像也很幽默,但他最好的作品卻是不幽默的、讓人落淚的《駱駝祥子》、《茶館》等等。「我立志要嚴肅,非常『幽默』的嚴肅。當劊子手的子彈沒有打中牛虻的心臟時.牛虻捂著傷口說:小伙子,沉著點,瞄准了打。你會認為這是幽默嗎?朋友,請你意識到這是一種『不幽默』吧,因為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你才會穿透語言的迷霧,在『嚴肅』與『幽默』之間自由地翱翔。一時達不到這個境界也不要緊,只要你首先記住這句話:我不幽默。」對於老孔的被「誤讀」,我跟他一樣痛心。為什麽「被理解」是如此的艱難?
我讀老孔的文章,當然也時不時地開懷大笑,但笑過之後,我常常被一種深沉的悲哀所籠罩。我讀老孔的文章,就像讀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瑪的小說一樣,笑是暫時的,而傷感則是漫長的。克里瑪的作品,敘事風格輕松幽默,其目的卻是為了「對抗我們生活中的荒誕」。在《一個傷感的故事》中,克里瑪面對的是這樣一個時代——「一些最傑出、最有創見和創造性的人沉默了,而某些精神貧乏而最無創造性的作家和哲學家卻正在受到吹捧和拔高。┅┅他們毀壞了大量的書籍,禁止許多電影上演,搜查了所有的圖書館。他們還取消了國際新聞,盡力在廣播中塞滿他們的節目,以便取代外台廣播,以致把語言濫用到不再像我們祖先創造出來的語言。他們還廢除教會、劇院、雜志、出版社、科學學會以及其他文化社團,甚至把這座城市街道上古老的鵝卵石都連根拔起來」。主人公選擇了留下,他認為作為一個作家便意味著緊密關注人民的命運,不能忽視它,應該為那些不能為自己辯護的人辯護,表達他們對自由和對一種更具尊嚴的生存方式的渴望。他用「幽默」(它的背後是智慧)來對抗「荒誕」(它的背後是邪惡),「生活正是這樣,它只讓你在兩種苦難、兩種虛無和兩種絕望之間進行選擇。你所能做的,也只是從兩者之間選擇你認為比較容易忍受的,比較吸引人的,使你至少駝保持一點自尊的」。我覺得,這段話可以作為理解老孔的文章的鑰匙。含則,僅僅是抱著「好玩」的態度來讀老孔的文章,你只可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
第一次見到老孔,是我剛剛念大二的時候,那時我還是一個晚上四處奔波找講座聽的愣頭青。有一天晚上學生會舉辦一個規模龐大的「博士論壇」,參加論壇的全是各個學科卓有成就的老、中、青三代博士。正聽得迷迷糊糊,忽然講台上站起一個大漢,短短的平頭,一身藍色牛仔服.聲如洪鍾地講起金庸武俠小說來。這是哪路英雄?我連忙向旁邊的同學打聽,同學告訴我,他是中文系的博士,名叫孔慶東。與台上個個文質彬彬、衣冠楚楚的學者們相比,這位孔博士像一個工廠里地地道道的「工人階級兄弟」,不知天高地厚地闖進了「組織部」。他講金庸講得頭頭是道、滔滔不絕,贏得了那天晚上最多的掌聲。而給我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的是他回答學生提問時所說的幾句話。有學生問,目前北大學風不正,學生厭學,精神的北大已經日益被物質的北大所侵蝕,對此孔博士有何看法?一般入對這樣尖銳的問題往往是「顧左右而言他」,一個在讀博士,當然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利益,怎麽敢在公開場合批評校方呢?然而,孔博士口無遮攔,歷數他所觀察到的北大近年來的丑惡現象,例如舞廳散場後若干女生隨大款的名車絕塵而去等等,然後他斬釘截鐵地說:「北大,你不該如此墮落!」話音未了,掌聲雷動。在90年代初的北大,我聽了無數場精彩或者不精彩、相當著名的人物或者不怎麽著名的人物的講座,卻是第一次聽到這樣隨心所欲的發言,第一次遇到這樣真正達到了「我口說我心」的北大人。於是,我記下了他的名字。
我念到大三的時候,孔慶東畢業留校了,系里的傳達室里增添了一個寫著「孔慶東」三個字的信箱。那時,我自己所寫的作品還無法公開發表,我把它們打印好並裝訂成小冊子送給朋友和老師看。我很自信,我所寫的一定是好東西,因此常常把小冊子塞進中文系老師們的信箱中。當我看到有了一個「孔慶東」的信箱時,就毫不猶豫地塞了一本剛編印的文集《明天》進去。不久,他就托同學捎口信給我,約我見面,一見面,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我們立刻成了好朋友——盡管我還是叫他「孔老師」,但我更多的是把他當做朋友看待。到了我大四的時候,編印了本科時代最後的一本文集《思入》。完稿後,我請孔慶東寫篇序,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這篇序便是收在本書中的《送余傑序》。再後來,我上了研究生,出版了《火與冰》等集子,而老孔的《47樓207》也橫空出世。世上的事情就有那麽巧:我也恰恰住在老孔住過的47號樓。
老孔的《47樓207》出版後,許多讀者把他看成是「幽默大師」。這個桂冠讓老孔很是尷尬。在現實生活中,老孔不是一個幽默的人,相反,他很嚴肅。他的文章,骨子里的東西也並不是幽默。一般人讀他的「荒唐言」,覺得有趣、好笑,卻很少有入能夠讀出他「荒唐言」背後的「辛酸淚」,感受到他內心的悲愴和憂傷。我想,假如說《47樓207》更多地體現了老孔「荒唐言」的一面,那麽,《空山瘋語》則更多地袒露出他的「辛酸淚」。當年曹翁寫《紅樓夢》,感嘆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今日的老孔,何嘗沒有這樣的心緒。所以,《空山瘋語》的第一篇,題目就叫《我不幽默》。老孔說,他真心想學習的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好像也很幽默,但他最好的作品卻是不幽默的、讓人落淚的《駱駝祥子》、《茶館》等等。「我立志要嚴肅,非常『幽默』的嚴肅。當劊子手的子彈沒有打中牛虻的心臟時.牛虻捂著傷口說:小伙子,沉著點,瞄准了打。你會認為這是幽默嗎?朋友,請你意識到這是一種『不幽默』吧,因為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你才會穿透語言的迷霧,在『嚴肅』與『幽默』之間自由地翱翔。一時達不到這個境界也不要緊,只要你首先記住這句話:我不幽默。」對於老孔的被「誤讀」,我跟他一樣痛心。為什麽「被理解」是如此的艱難?
我讀老孔的文章,當然也時不時地開懷大笑,但笑過之後,我常常被一種深沉的悲哀所籠罩。我讀老孔的文章,就像讀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瑪的小說一樣,笑是暫時的,而傷感則是漫長的。克里瑪的作品,敘事風格輕松幽默,其目的卻是為了「對抗我們生活中的荒誕」。在《一個傷感的故事》中,克里瑪面對的是這樣一個時代——「一些最傑出、最有創見和創造性的人沉默了,而某些精神貧乏而最無創造性的作家和哲學家卻正在受到吹捧和拔高。┅┅他們毀壞了大量的書籍,禁止許多電影上演,搜查了所有的圖書館。他們還取消了國際新聞,盡力在廣播中塞滿他們的節目,以便取代外台廣播,以致把語言濫用到不再像我們祖先創造出來的語言。他們還廢除教會、劇院、雜志、出版社、科學學會以及其他文化社團,甚至把這座城市街道上古老的鵝卵石都連根拔起來」。主人公選擇了留下,他認為作為一個作家便意味著緊密關注人民的命運,不能忽視它,應該為那些不能為自己辯護的人辯護,表達他們對自由和對一種更具尊嚴的生存方式的渴望。他用「幽默」(它的背後是智慧)來對抗「荒誕」(它的背後是邪惡),「生活正是這樣,它只讓你在兩種苦難、兩種虛無和兩種絕望之間進行選擇。你所能做的,也只是從兩者之間選擇你認為比較容易忍受的,比較吸引人的,使你至少駝保持一點自尊的」。我覺得,這段話可以作為理解老孔的文章的鑰匙。含則,僅僅是抱著「好玩」的態度來讀老孔的文章,你只可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